AI手機的背後,是廠商們的焦慮

2024年3月2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2024年一開始,手機廠商在AI上就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

一邊是OPPO在AI上的熱火朝天,從陳明永內部信到AI戰略發布會,下注「AI「賽道的決心可見一斑。另一邊是魅族宣布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的開發,全力「All in AI」。

不禁讓觀眾產生一個疑問,AI真的能夠徹底革新手機體驗嗎?

手機上的AI發展到什麼階段了?

AI在手機行業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更多的是因為去年ChatGPT火熱之後的又一輪大模型革新。作為當下距離用戶最近的電子設備,手機廠商責無旁貸的開始了研發。從華為的盤古大模型,到vivo的藍心大模型,各家陸陸續續都推出了自家的大模型方案,究其功能而言,之間的差別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如此以OPPO大模型為例,來看看。

OPPO在年前針對性推出ColorOS AI新春版,主要推出了「AI消除」、「AI通話摘要」、「新小布助手」、「小布照相館」、「小布AI賀卡」六項功能,利用的正是AI大模型在語義理解、創圖方面的能力。

AI消除:通過AI智能識別來消除制定的人或物,媒體反饋效果使用且穩定

AI通話摘要:基於語音轉文字的功能,然後通過AI來進行總結,和其他家的文章摘要等功能大致類似。體驗上相對成熟,希望能夠覆蓋到微信語音等,畢竟打電話在當下逐漸減少。

新小布助手:類似ChatGPT的對話形式,滿足基礎使用沒問題,但是離ChatGPT等還是有段距離。

小布照相館:創圖功能,可以生成數字照片

小布AI賀卡:核心還是文字創作 創圖功能的結合

從各大媒體反饋來看,整體擁有一定的可玩性。但是否能夠改變大眾對AI的觀感,以及能否在一段時間的嘗鮮之後依然長時間使用下去,是需要繼續考慮的。

從OPPO劉作虎的一條微博中也可以看到,OPPO想要呈現的便是功能化,通過給用戶便捷性的操作,逐漸加固用戶的印象。

但是也能夠看到大模型在手機上發展的局限性,就是功能是否擁有強烈的大眾感知。如果說仍舊是小功能的修修補補,就很難喚起用戶的換機欲望。而這種感知,遠不如蘋果Vision Pro以及華為可能發布的三折屏來的刺激。

AI是條路,但蘋果華為並沒有將其作為核心

相比於OPPO魅族的大聲宣告,蘋果、華為則將注意力放在另外的創新,也就是空間計算和折疊屏。也不難理解這種思路,AI大模型在當下很難完全革新手機的體驗,大多數仍舊在創圖、寫作方面完善體驗,更多地會在後台保證手機的流暢性。

蘋果Vision Pro颳起了科技界的一股旋風,它也被認為是手機、AR、音頻、芯片、生態等一系列技術的綜合體,帶給用戶的沖擊遠遠超出了大模型。要知道,AI是一種技術,但是變成產品,中間仍然存在着「落地過程」,這可能是AI手機需要思考的,是否只是在手機前面加個AI,就足夠證明這是一款好產品。而相關信息表明,華為也將有Vision Pro類的產品在今年問世。

再說華為的三折屏產品,作為這個行業里最具實力的廠商之一,一直是折疊屏創新的引領者,在軟件生態、硬件技術等方面都有着比較深厚的沉澱。如果一旦推出三折屏,也將徹底讓手機變成甚至超越平板的產品,而這種沖擊並不可小覷。三折定價在15000,二折的定價在10000,也將是其他廠商巨大的壓力。

不妨我們可以討論下,當下手機廠商的種種舉動為何不同?蘋果的Vision Pro是綜合體,需要多年的技術沉澱,包括前面說到的芯片、AR、音頻、生態等等,這也需要手機廠商足夠的積累,即便是看到當下的趨勢,一些手機廠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跟進,既有技術儲備不足,也有投入資金的問題。而華為的跟進,則同樣是多年技術的積累,加之多代眼鏡的持續更迭。

對於當下的手機廠商來說,逐漸衍生出「1 N」的策略,這里所說的N既有IoT等傳統設備,也有車、Vision Pro等。如果技術與投入有限,則只能在市場成熟時進場,從而推出自家的產品。

AI的背後,是手機廠商的焦慮

誠如前面所言,AI成為一些廠商選擇突破的方向,這背後也有着對於銷量的焦慮。從Counterpoint最新數據來看,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4%,雖然相比2022年同比下降13.9%來說,有不小的維穩,但仍舊是下降態勢。

而從Canalys披露的年度數據來看,全球范圍內,上榜的前五名中,除卻傳音保持着不錯的增長,其他三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國大陸范圍內,除卻蘋果小幅度增長,我們熟知的vivo、OPPO、榮耀、小米均呈現下降的趨勢。

而伴隨着華為的回歸,整個市場之間的份額更加趨於白熱化競爭的局面。加之前面提到的技術積累方面,AI是當下最容易、也是最能吸引大眾眼球的道路。事實上,隨着小米SU7的臨近,華為鴻蒙智行車的進一步鞏固,生態的粘性無疑進一步增強。這種虹吸效應將進一步增強,對於其他廠商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對於整個市場來說,蘋果和華為仍然是毫無疑問的領導者。但是在賽道擴充的當下,這些巨頭們有足夠的技術支撐以及資金支撐來滿足其多樣化的發展,其他廠商究竟如何去下下一步棋,就是需要考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