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滅秦後為何稱霸王不稱帝?別小看項羽,他這麼做沒有錯

2024年2月5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項羽封自己為西楚霸王,有九個郡的封地,都城在彭城(今江蘇徐州)。

很多人開了上帝視角,認為項羽稱西楚霸王錯了,應該稱帝才對。

更多人其實忽視了一個問題,稱帝也好,稱霸王也罷,都隻是一個稱呼而已,項羽在意的不是稱呼,而是實際控制。

滅亡秦朝之後的項羽,其實就是天下共主,他跟自己分封的諸侯王不是平等地位,不要以為都有個王就是平等的,當時的王已經被用濫了,諸侯王是必須臣服項羽這個天下共主的霸王

項羽不管是稱帝還是稱王,也沒人敢反對,誰敢反對,他就能帶著一幫小弟滅了誰,項羽正愁沒這個借口。

西楚霸王項羽

鴻門宴項羽為啥不殺劉邦,不就是借口不足,如果劉邦公開反叛,項羽就有借口,劉邦現在表示臣服,項羽要是再下手,就擔心其他諸侯會唇亡齒寒了。

總有人說項羽的實力不足以稱帝,看看諸侯是如何對待項羽的:

《史記 項羽本紀》: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打敗秦軍後,召見各諸侯將領,他們進入轅門,個個都跪著前行,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順於他。

誰敢不服?不服項羽立即消滅你。

劉邦先進入關中後,派人封堵了函谷關,項羽二話不說,派英佈率軍攻打,並順利入關。

《史記 項羽本紀》: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項羽遂入,至於戲西。

不服就打,跟當年美國一樣,帶著一幫小弟專打不服自己的人,這樣的項羽,怎麼會沒有稱帝的實力與資格呢?

項羽完全有稱帝的實力

項羽入關後,整個天下諸侯都是項羽封的,連楚懷王都是項羽封的,楚懷王好歹是項羽的君主吧,以臣封君,此時的項羽擺明了就是天下共主的共主。

就問你服不服吧?

劉邦不是最先打進關中的,按楚懷王之約,應該封劉邦為關中王吧,項羽就是不封,故意把劉邦封到漢中,劉邦作為天下僅次於項羽的勢力,你看劉邦敢說個“不”字嗎?

劉邦確實不敢,這就是天下共主的實力,項羽有自己本部的核心勢力,再加上願意臣服於他的諸侯勢力,合起來就是一個松散而強大的政權,任何一個單獨的諸侯是沒法對抗項羽的實力,包括劉邦在內。

有人說田榮、劉邦就不怕項羽,他們不是反了項羽?

他們確實反了項羽,但都不敢正面反,而是在背後反,你再看他們的下場,項羽討伐田榮,田榮被殺,之後項羽就跟劉邦拉開楚漢戰爭的序幕了,要不是劉邦贏了,結局肯定和田榮一樣。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項羽之前,有沒有人稱霸王?並沒有。

霸王隻是個稱呼

春秋時期有諸侯稱霸,但沒有諸侯稱王;戰國時期,諸侯都開始稱王了,但沒有諸侯稱霸。

如何理解霸王二個字?諸侯之長為霸,有天下者為王

也就是說項羽認為自己既是諸侯之長,又是有天下之人,這不就是天下最高君主?

從某種意義上說,霸王的意義跟皇帝是一樣的,秦始皇以自己功蓋三皇、德比五帝,自稱皇帝,項羽以自己既是諸侯之長,又是有天下之人,所以自稱為霸王

其實霸王就是皇帝,皇帝就是霸王,隻是一個稱呼而已,都是天下共主的意思

項羽稱霸王還有一個用意,就是不會沿用秦朝的制度,項羽和他所分封的諸侯,都是反秦起傢的,他們不願意繼承秦朝制度,當然除了劉邦之外。

項羽殺秦王子嬰,焚燒秦國宮室,不在關中定都,都是為了政治正確,他們這幫人就是反秦起傢的,你讓項羽再去繼承秦朝的東西,那天下諸侯怎麼想?

大傢都是反秦起傢的,跟秦國是仇人,你劉邦把子嬰留著不殺,不擔心子嬰報仇?

項羽殺子嬰、焚宮室、不定都關中是為了政治正確

項羽跟劉邦的政治主張,完全就是對立的。

項羽封楚懷王為義帝,義帝就是假帝的意思,在秦始皇稱皇帝之前,既有皇的稱呼,比如三皇,又有帝的稱呼,比如五帝。

義帝的地位在項羽眼中,是不如霸王的。

項羽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做出這樣的稱呼其實是合理合法的,秦朝雖然統一了天下,實行了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但秦朝的統治實在太短了,隻有15年時間。

而分封制已經在華夏實行了數千年之外,在原六國地區,絕大多數的人是不相信郡縣制,而是擁護分封制的。

就連秦朝廷,除了秦始皇和李斯之外,朝臣也是擁護分封制的居多,秦始皇統一天下七年後,以淳於越為首的博士還上書,勸秦始皇恢復分封制,可見更得人心的是分封制。

秦末時分封制更得人心

在滅亡秦朝之後,項羽面對的是一幫因為反秦而崛起的新興諸侯,項羽不得不分封這些人,依靠分封也能拉攏這些人臣服自己,不分封就得不到人心,這些諸侯回去了,就有可能反叛。

同樣的道理,劉邦在統一天下前後,也面對的是這個問題,劉邦為了打敗項羽,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後來又分封了同姓諸侯王。

項羽分封天下與劉邦分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迫不得已要分封,你不分封,就有人鬧事,劉邦更是讓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在自己控制的地方實行郡縣制,在偏遠地方實行分封制,你看項羽不是一模一樣嗎?

唯一的不同的就是稱呼,項羽稱霸王,劉邦稱皇帝,他倆都是天下共主

有人說項羽隻知道衣錦還鄉,沒有政治理想,這是膚淺的。

項羽同樣也想成為真正的天下共主,把所有諸侯都變成自己的嫡系,但這事急不得,隻能先分封,然後再來處理,項羽做的沒錯。

項羽就在分封上做手腳,把和自己關系親密的人分封,尤其是隨項羽一起入關的,跟項羽有仇或者關系不好的,項羽就是不封或者少封,比如田榮和陳馀。

項羽利用分封制造矛盾

項羽把劉邦分封在漢中,然後把秦朝投降過來的三個秦王封在關中,這種方式就是用三秦王來對付劉邦的,就算他們真的打起來,項羽也能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隻是沒想到的是,劉邦的力量這麼強,一下子就打垮了三秦王,進入關東,平定中原,跟自己爭天下了。

項羽的這個動作就像英國人從殖民地撤退,然後留下一大堆矛盾給後面獨立的政權一樣,能坐收漁翁之利。

到這裡,你還覺得項羽在政治上毫無作為嗎?並不是,他隻是失敗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