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真的把航母圖紙,藏在了「瓦良格號」里?二十年後真相大白

2024年3月4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作為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一直存在着許多眾說紛紜的傳聞,其中流傳最廣的則是這樣一條:

據傳,當年中國在購買瓦良格號航母時,與烏克蘭政府達成了私密協議。

在航母被運送回中國的同時,其相關設計製造的圖紙也被偷偷藏在航母內,秘密帶回了中國,給中國後來的國產航母事業提供巨大幫助。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瓦良格號購買始末

瓦良格號航母是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是一款採取彈射起飛和滑躍式起飛兼具的混合型航母,可搭載五十餘架各型固定翼艦載機,有着極強的戰鬥力。

1985年,當時蘇聯紅海軍為了應對美國艦隊的威脅,通過了瓦良格號航母的立項計劃,並最終選定於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建造,1990年下水,1995年服役。

可天不遂人願,1991年蘇聯突然解體,迫使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陷入尷尬的境地。

當時,航母的建造總進程雖然已經達到了70%,但其既沒有安裝最為關鍵的動力系統和武器系統,也沒有進行任何海試,因而離真正服役使用可謂遙遙無期。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蘇聯的驟然解體,烏克蘭雖然被分到了瓦良格號的所有權,但其羸弱的財政並不支持其將航母建造完畢。

而且,被擱置在船廠中的航母還持續消耗着昂貴的保養維護費用。

無奈之下,烏克蘭政府於1995年選擇將半成品的瓦良格號拍賣,起拍價僅為2000萬美元。

航母這一大國重器的誘惑,很快吸引了全球包括韓國、巴西和印度等國的興趣。

由於昂貴的費用和烏克蘭方面的嚴苛限制,這些意向大多不了了之,唯有一個國家開始認真籌算拿下這艘前蘇聯航母。

顯而易見,這個國家便是中國。

為了減少可能帶來的政治因素干擾航母購置計劃,中國政府並未在一開始便出面操盤,而是由一位名叫徐增平的商人出面與烏克蘭方面進行談判。

徐增平本是軍人出身,退伍後輾轉香港和澳門經商,取得了巨大的事業上的成功,於情於理,這位有着雄厚財力的愛國商人都是最好的出面對象。

徐增平也並沒有讓人失望,在收到賀鵬飛將軍的委託後,徐增平迅速成立了澳門律創公司參與競拍,並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手腕,克服各種困難。

最終,於2000年成功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這艘航母半成品。

2002年,瓦良格號航母歷經各種波折,終於抵達我國大連港。而在坊間傳聞中,與航母同時抵達的,還有重達數噸的航母相關圖紙,這是真的嗎?

圖紙疑雲

關於瓦良格號航母圖紙歸國的傳聞,主要有兩個流傳最廣:

第一個是「中烏秘密交易說」。

據傳,在瓦良格號航母購置的後期,由於徐增平出現了如挪用航母購置金等一系列問題操作,中國政府已經實質上出面接管了航母購置項目。

在國家出手後,中國政府也趁機與烏克蘭方面做了進一步談判,烏克蘭出於與中國友誼,秘密將圖紙藏在航母中秘密送給了中國,因為這份人情,中烏後來的軍火貿易一直非常密切。

第二個則是「徐增平購買說」。

按照這種說法,是徐增平出於愛國之情,在航母購買協議達成後,出於愛國之心,個人掏錢購買了相關圖紙送給中國官方。

但這兩種說法,都存在明顯的漏洞和不合理之處。

先看第一種說法,當時的烏克蘭在解體後正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急需用錢,這才有了拍賣瓦良格號之事。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方面在航母圖紙仍有巨大市場價值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不將其售賣,而是白白地基於虛幻的國家友誼送給中國。

何況,在蘇聯剛剛解體之時,中烏兩國並沒有特別的交情,用中烏後來密切的軍火交易來推定2000年時兩國就有深交,屬於由果推因。

此外,這一說法的最大漏洞就在於,「遼寧艦」總設計師朱富英曾在後來的采訪中,明確表示中國當時接受的只是一副航母的空殼,上面沒有任何多於的東西。

因此,烏克蘭將圖紙藏在航母中秘密運回中國,純屬子虛烏有。

再看第二種說法,同樣存在明顯漏洞。

其一,徐增平固然在航母購買之初出了大力,是中國破局的關鍵性人物,但此人在後續的操作中存在瞞報消息、挪用購置金等劣跡,早已在實質上被踢出了後續事宜。

因此,這樣一個想借購買航母盈利的人,會自掏腰包花費數百萬美元購買圖紙送給中國政府,是於理不合的。

更何況,他在後續已經沒有機會再接觸項目,烏克蘭方面也根本不可能在中國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將重要的圖紙賣給徐增平這麼一個已經被踢出局的商人。

更加重要的事,從瓦良格號航母艱難的歸國之路不難看出,這次購買事宜在後期已經為政治因素所介入,其中索要打通的關節,遠非徐增平一個商人可以搞定。

那麼瓦良格號航母圖紙歸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圖紙歸國真相

實際上,瓦良格號航母的相關圖紙,是由中國官方背景的國企出面,以400萬美元的價格從烏克蘭正大光明地購置回來的。

早在2000年5月,烏克蘭方面就主動找到了中國方面,出價400萬美元將瓦良格號相關的設計圖紙一並出售給中國。

但由於當時承接該項目的中船重工集團資金緊張,而並未在第一時間同意烏克蘭方面的推銷。

在隨後的一年中,中國官方愈發認識到瓦良格號航母的重要性,決心將其重建為我國第一艘航母,最終下定決心將相關圖紙一並收購。

2002年9月,中船重工集團軍工部牟成安與總裝備部參謀桂士宏帶隊,踏上了飛往基輔的航班。

當時,中國團隊與烏克蘭方面的談判相當順利,因為烏克蘭除了將圖紙賣給中國,只能將其幾乎白送給俄羅斯

俄羅斯方面同樣因為緊張的財政,只願意以低廉的保管費來換取圖紙,缺錢的烏克蘭人顯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

為了與中國團隊談判,烏克蘭黑海造船廠授權馬什公司全權負責談判事宜。

為了盡快促成交易,中國團隊還受邀參觀了黑海造船廠內部。

據當事人後來回憶,航母圖紙被儲存在設計大樓的第八層,這與傳聞中徐增平購買圖紙說里的第六層不符。

且這棟設計大樓,也沒有傳聞中極為先進的現代安保體系,僅僅是一座普通且破舊的蘇式大樓,同樣有力駁斥了莫須有的傳聞。

在參觀完船廠後,中烏雙方很快簽署了購買協定,以4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烏克蘭方面提供的1981份圖紙資料和1484組備品備件工具。

因此,瓦良格號的相關圖紙,既不是烏克蘭友情贈送,也不是徐增平私人購置送給中國。

而是中國官方自己出手,以400萬美元的市場價格將其買下,這也側面反應了中國官方對於國產航母的期待與重視。

不管怎麼說,瓦良格號航母作為遼寧艦的基礎,開啟了中國自主建造航母的序幕。

通過對其艦體結構的研究,我國在航母建造領域積累了扎實的經驗與技術,為後來山東艦」與「福建艦的建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