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5個最美火車站,每一個,都美得獨特!看看有沒有你的城市

2024年3月5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MAVA漫玩,追尋旅行的藝術

相信旅途中,看不見的風景,決定了看得見的風景


尋美是很多人在路途中常常希望的,可有時候,美,在我們剛踏足一座城時,便會撲面而來。

想起多年前,自己獨自背着一個大包,去探訪各個地方的火車站。坐火車旅行,從來都是一件很多作家喜歡的事情。因為,火車上,會因為一個陌生人的善舉而感動哽咽,也會因為陌生的距離感而被惡意拒絕……

可這就是社會的眾生相。

今日,整理了國內被稱為「最美火車站」的專輯,美,不僅僅是風景,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故事。

1/阿爾山火車站


這大概是中國最迷你的火車站了,一共只有20平方米的建築,分為上下兩層。鮮艷的黃色,濃郁的綠色,尖尖的屋頂透露出濃郁的東洋風格。

阿爾山火車站是日本關東軍駐扎時期的產物。車站後面,還留有當年日軍曾部署的軍事碉堡、地下通道、機場機庫、隧道堡壘、各種交通戰壕和野戰工事營房。

這些既是當年日軍侵略的遺跡,也同樣是我們民族最為沉痛的疤痕。

如今,這座火車站仍在運營。很多人都因為阿爾山火車站別致的外觀,而把它列為自己心中的最美火車站。

2013年,因其極為豐富的歷史遺跡,阿爾山火車站被正式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火車或飛機到海拉爾,再乘長途車或包車到阿爾山

夏季和秋季的阿爾山,舒適感十足。

2/哈爾濱火車站

哈爾濱大概是今年墜熱門的旅遊城市。而哈爾濱火車站,在民間被稱為哈利波特霍格沃茲火車站東北分站。

哈爾濱站始建於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築的東清鐵路(中東鐵路前身)的中心樞紐站,先後經歷了四次站房改造。

整個車站,濃濃的工業氣息,新鋼鐵藝術和歐式濃濃的巴洛克風格結合在一起! 候車室里的鍾、路牌,站台上綠色鋼鐵復古工業風,一站台上老式蒸汽機車!

一秒穿越的感覺,早上陽光照在站台上,光影結合的時刻,氛圍感拉滿,像極了開往開啟魔法世界的火車站。

「搭乘霍格沃茨方向的列車,記得從9¾號站台上車。」大概是對哈爾濱火車站最好的詮釋。

火車或飛機直達哈爾濱

一年四季都適合,但冬季大概是很多人最嚮往的

3/南京浦口火車站舊址

浦口火車站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很多人未聞名字,已見真容。

它是那篇著名的散文《背影》中,朱自清同父親話別的車站;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里書桓依萍離別的車站。

車站於民國三年(1914年)正式運營,曾一度是連接平津冀魯豫皖等十一個省的重要交通樞紐。

老式的英式建築,有着米黃色外牆和紅色大屋頂。通向月台的單柱傘形長廊和連接着輪渡碼頭的拱形雨廊,是它極富標識性的特點。

2004年,這座歷經了百年風雨的車站被停止使用,但它原本的候車大樓、月台、雨廊、售票房、貴賓樓、高級職工宿舍等主體及配套建築,都被系統性地保存下來。百年的城市記憶,也隨之封存於此。

南京,然後坐車去中山碼頭,再坐2r的輪渡去對面浦口碼頭

南京,春夏秋冬各適宜

4/嘉興火車站

新建的嘉興站出自設計師馬岩松之手。別出心裁的設計,使這座火車站無論放在哪裡,都顯得別具一格。
嘉興站被分成了兩半:地面上,是青紅老磚和白瓦木窗鋪就的嘉興老站房。地面下,卻是簡明流暢的線條營造出的未來感車站。老站房是根據1937年被炸毀的老嘉興站一比一復原的。

架設於兩者中間的,是一個銀色光帶層層相套的通道,超現實感的設計令其像一個時間隧道。

嘉興,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座城。1921年,有一批年輕人從五湖四海趕來,抵達嘉興,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完成了中共一大的會議,中國共產黨就此宣告誕生。
作為交通樞紐而言,嘉興站實際上富含着雙重的深意:從地理位置上看,它連接着不同城市;當我們橫跨時光的維度,它所連接了過去,通向的是未來。

5/旅順火車站

建築與歷史始終密不可分。這座古老建築凝聚着舊時光里形形色色的故事,站在百年的歲月中迎來送往,見證了這個重要軍事小城所經歷的屈辱風雨。

旅順火車站位於旅順白玉山景區西部,龍河入海口匯合處,俄羅斯風格木質建築。草帽形橢圓尖頂,掛滿羽毛狀小瓦,精巧的細部雕飾飽含異國風韻,白牆、綠窗,造型別致,站內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歐式站台。

它是東北鐵路沿線保存得最完整的歐式建築之一,1900年開始建設,1903年7月14日投入運營。由於旅順火車站在建築史研究上有極大參考價值,1985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旅順火車站已停止運營。

6/青島火車站

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用來形容青島火車站正合適。青島站的地理位置極好,出站不到200米,便是碧波盪漾的大海。
火車站的紅瓦尖頂,配合碧海藍天,正是標準的青島特色。
青島火車站歷史悠久。在滿清帝國飄搖之際,建成通車,成為膠濟鐵路上的重要樞紐。

青島站的最初設計交付於兩位德國設計師——魏爾勒和格德爾茨。因此,整棟建築保留着濃郁的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
厚重的鍾樓和候車大廳組成了它的主體,明黃色的牆面加之鮮紅色的瓦磚,一下子將我們拉回了17世紀。

樓南角聳起一座造型優美的尖鍾塔,屋頂卻是工整對稱的雙塔尖。從1991年開始,青島站曾歷經多次重建和改造,但原本的德式風格站房仍被保留下來。

紅屋頂與大鍾塔成了一份歷史遺存,也成了青島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地標。

7/蘇州火車站

落成於1906年,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了。在使用過程中,它曾歷經多次擴建和改造,大抵也是由此,蘇州火車站的建築,是古典同現代的完美結合體:幾何線條穩固了它的肌理,中間填充的,是隨處可見的菱形、方形與圓形。

十字形的屋面,形成了類似於懸山的設計,也巧妙的將木質外牆同鋼筋結構融為了一體。深灰色的屋頂與白色的牆面,正是標志性的粉牆黛瓦,也是千百年來,蘇州古城中傳統建築的顏色。
蘇州火車站的南邊,就是護城河。隔河相望,便是北寺塔、平門與桃花塢


8/橫道河子火車站

橫道河子鎮,一座百年古鎮,亦是從牡丹江通往哈爾濱的咽喉要道。
1900年,俄國占領東北後,開始修築中東鐵路。由於橫道河子鎮位於整條中東鐵路的中心,於是在1909年,橫道河子鎮有了自己的火車站——橫道河子火車站。
橫道河子這麼一個典型的東北小鎮里頭,這座火車站卻是實打實的俄式建築。

雙層的黃白樓,上起磚紅色的磚塔,高高聳起的塔尖,像極了一個歐式大教堂。
到了冬天,厚重的積雪覆蓋了茫茫大地時,橫道河子火車站這鮮艷的紅色,便成為了不容爭議的視覺焦點。
目前,橫道河子火車站仍在正式使用。當你提着厚重的行李下車,一眼望見的,便是車站外是高大的鐵柵門,停留在前面的,還有幾輛老式的蒸汽火車。

9/沈陽火車站

於1910年投入使用,是沈陽第一座鋼混結構建築。由日本人修建,屬於融合了各種風格元素的「辰野式」風格。

沈陽站有着嚴謹的對稱結構,紅磚結構的主體,綠色的鐵皮屋頂和白色的飾帶線腳共同組成了這棟別具一格的建築。其周邊的建築群均為這種風格,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中顯得如此特別,也是這座城市不可磨滅的時代印跡。

因為風格類似,沈陽站也與東京驛火車站,首爾火車站(已經停止使用)並稱姐妹站。

值得一提的是1945-1950年期,沈陽站曾短更名為沈陽南站,如今仍有人習慣性稱呼其為「南站"。

歷史車輪不停歇,而如同沈陽站這樣的老建築值得好好被保護。它們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給了後人打開了一扇穿越時代的門。

10/吉林西站

一座在中國建築史,中國近代史上都有着重要意義的火車站。
吉林西站的設計師,是林徽因,而這座建築的審定人,則是梁思成作為民國時期建築大師,林徽因和梁思成接受的都是西式教育。與此同時,他們也深深地為中式傳統建築着迷,因而吉林西站的建築,富有獨特的美感。

整座建築的主色調混合着復古的磚紅色和白色,簡明卻也古典。屋頂下面曾特別裝飾有彩色的琉璃瓦和玻璃窗,這樣中西合璧的設計,顯然是受到民國時期風行的西式洋樓建築的影響。

吉林西站的建成,對於近代的中國來說,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建築。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它是東北地區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建鐵路的火車站,它不僅僅見證着東北的鐵路歷史,同時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1/天津站

清光緒十二年(1886),天津站始建;1888年,車站正式通車運營,初站址建於「旺道莊」;1892年,車站移址至海河畔「老龍頭」處,故隨地名稱老龍頭火車站

新中國成立後,老龍頭火車站更名為天津站。

天津站的美,除了出站之後可看到的津灣廣場世紀鍾解放橋等,更大的驚喜在於進站後,我們抬頭看大圓頂,一幅氣勢恢宏的巨作亮於眼前。

這是1988年,秦征先生和五位弟子聯合繪制的《精衛填海》。這幅巨幅油畫是中國最大的穹頂壁畫。整幅畫被畫在直徑40米,距離地面距離21米,中間由10根圓柱圍成的600多平方米的圓形拱形穹頂上。

12/碧色寨火車站

宣統元年(1909年)滇越鐵路鋪軌至此,便建成此站。最初,火車站定名為「壁虱寨」。因為此地依山面海,風景實在是極好,便給它換成了更美的「碧色」兩字。
碧色寨雖美,背後卻滲透着許多中國勞工的血與淚。1885年,法國通過中法戰爭,同清政府締結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經由其條約,法國正式取得了在中國西南諸省通商和修築鐵路的權力。

火車站本身的紅瓦黃牆,是典型的法式建築。而在火車站附近,還矗立着大通公司、水塔、站房、火車站鍾、警察局、法國員工的宿舍、哥臚士旅館、紅土地網球場和當年法國人栽下的一棵葡萄樹

電影《芳華》,更是將這個歷史小站帶到了更多人視野。
碧色寨火車站於2010年後正式撤站,不再承擔交通運輸的功能。這里,便徹底成為了對於中國近代史上一段重要記憶的紀念品。

13/青龍橋火車站

青龍橋火車站是京包鐵路 (原京張鐵路)上的一個火車站,位於北京市延慶境內,建於1908年,是一座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發展的火車站。

京張鐵路是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干線鐵路。而青龍橋火車站所在的南口至八達嶺段是百年京張鐵路保留較完整的一段,在20公里的距離中,分布着南口、東園、居庸關、三堡、青龍橋5座老車站。

詹天佑是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在小站鐵路邊上立有「詹公天佑之象」。

該路段線路彎道多、隧道多、坡度大。修建京張鐵路時。詹天佑先生為解決關溝段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創造性地採用了兩台機車調頭相互推挽的辦法,使列車進青龍橋東溝後回頭,依山腰作「人」字形,再倒向後折返穿越八達嶺隧道,運用延長距離的方法,減緩列車的爬坡坡度——青龍橋站因此而聞名於世。

如今,這座車站仍保留着百年前的運營方式,所有列車都要在這里技術性短暫停靠後,經過著名的「人字形鐵路」折返繼續前行。你坐在車里,可以透過車窗,看到灰色牆體配有紅色木質門窗的站房,站房西側矗立着詹天佑先生銅像,以及京張鐵路使用的鋼軌,寫有蘇州碼子的老路標等。

14/亞布力火車站

亞布力南站是葦河—亞布力路段終點,哈爾濱鐵路局下屬專用車站,位於亞布力滑雪場山門附近,距離葦河站24公里,距離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只有1公里,始建於2007年。

車站外觀如夢幻城堡的歐式哥特建築冬日裡,積雪反射的陽光照射在車站牆面上晶瑩透亮。當你乘坐火車,從睡意中慢慢醒來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冰雪荒塬里的城堡讓你驚奇又欣喜。


15/大智門站

大智門火車站位於武漢市江岸區京漢街,是我國第一條長距離准軌鐵路——京漢鐵路的大型車站,1902年末建成斜坡瓦頂無塔樓的兩層站房。後來在老站房屋檐的站牌上鐫塑了中文「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法文「京漢鐵路大智門車站」的字樣。

1916年在大智門老站房的原址新建了有4個塔樓的鐵片屋頂新站房。

新大智門火車站主樓正反兩面的站牌上,鐫塑中文「京漢火車站」字樣,兩配樓側面牆上則是中法文雙語「漢口大智門」。正面站牌上方是京漢路的標志「飛輪」——插着一對展翅的火車輪,像漢口「二七烈士紀念碑」頂的雕塑一樣。


大智門車站為法式風格建築。它誕生時曾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最現代化和最壯觀的火車站,也是中國20世紀早期規模最大的火車站。其主體建築候車大廳年代較早,為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尚存的重要歷史見證。

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漢口火車站」。京廣鐵路建成後設立新漢口站,後來仿造大智門站的建築風格改造成今天的漢口火車站,原站址不再沿用。


如今很多這些火車站,已經失去了原本運輸的功能,它們靜靜地在城市一隅,訴說的是城市的故事和歷史的滄桑。

如果時間允許,不妨踏上旅程,去看看這些老火車站的樣子,浸染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