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存活1441年的公司:從隋朝到21世紀,只做一活,依舊強大

2024年3月5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不管是對歷史還是對企業來說,這都是經久不變的必然規律。

然而,有一個企業卻打破了這一定律,自中國隋朝至今已擁有1441年的悠久歷史。

這家傳承長達數千年的古老企業,正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公司「金剛組」。

修築佛寺 一朝成名

金剛組的全稱為「金剛組株式會社」,所誕生的時間為日本飛鳥時代,對應我國隋朝。那時候,隋朝的統治者隋煬帝昏庸無能,害得百姓民不聊生,而另一邊的日本國內也不太平,聖德太子為了發展佛教和物部守屋一派的權臣鬧得正僵,隨時都有被奪走皇位的風險。

聖德太子自小對佛教情有獨鍾,對其深信不疑。成年後,隨着聖德太子的爺爺病逝後,為了加快對日本國內佛教的宣傳,聖德太子決心修建寺廟,然而卻屢屢遭到物部派阻撓。為除掉物部派,聖德太子向法神四天王立下修建佛塔的宏願,最終順利除掉了物部氏這個大豪族。

物部氏被除後,聖德太子針對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在軍事上,將原有的氏族軍事制度改為由皇室直接控制的皇室軍事制度,皇室具有對軍隊的直接調度權。同時,聖德太子以武力手段壓制各地軍閥和中上層反對勢力,從而促使日本社會盡快恢復穩定。

國家混亂的局面結束了,聖德太子也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的承諾,很快又開始着手進行宗教改革。首先,他將佛教定為日本國教,同時撥出巨款用於修建佛教寺院。這當中四天王寺是聖德太子最為關心的寺廟,只是讓他感到苦惱的是,要去哪裡找手藝高超的匠人修建寺廟呢?

為找到合適的人才,聖德太子不惜花重金派人到處打聽,他自己也時常去民間尋訪善於建築的能人異士。功夫不負有心人,聖德太子最終在高麗國找到了柳重光,他當時正是高麗最出色的匠人之一。不過,最初的柳重光面對太子一道去日本修建寺廟的請求,其實略有猶豫。

柳重光在高麗國生活多年,貿然拋下安穩的日子去異國他鄉,他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會面對什麼。但在聖德太子誠懇而真摯的邀請下,柳重光最終還是接受了前者的邀請。抵達日本後,柳重光帶着幾十名木匠和石匠在日本國都的近郊地帶,開始了四天王寺的修建工作。

公元621年,四天王寺的主體建築在耗時15年後正式竣工,其餘部分則在公元8世紀初竣工。四天王寺集合了中國、朝鮮和日本三種風格,外觀宏偉壯麗,內部金碧輝煌。尤其是它所獨具的佛塔重心錘技術,更是令寺廟的實用價值得到了凸顯。

能夠建造一座集藝術感、實用性和歷史性於一體的大型佛教寺院,作為負責人的柳重光功不可沒,自然也得到了聖德太子的嘉獎,獲得了永遠定居日本的特權 。而為了表達感激之情,柳重光將自己的姓氏改為「金剛」,並和後來招來的那些學徒一道, 創立了金剛組。

金剛組的早期結構是以柳重光為核心,一眾學徒在他的帶領下學習建築技藝,傳承方式主要為「代代相傳」。直至明治維新(1868年)發生之前,金剛組始終牢牢占據着日本各大佛教寺院建設的優勢位置 。再加之每年都有日本皇室的撥款,金剛組的名氣一度紅透半邊天。

幾經坎坷 傳承至今

然而,金剛組維系了一千多年的風平浪靜,隨着明治天皇的上台被徹底打破了 。明治天皇是個立志於讓日本全面「西化」的君主,他剛上台就下令廢除了佛教的國教地位。緊接着,四天王寺的規格也被降到了普通佛教寺院。

日本若要全盤西化,佛教自然不可避免的成了明治天皇的重點打擊對象,與它有關的寺院廟宇更是在劫難逃。隨着大量西方文明的湧入,金剛組的處境也愈發岌岌可危。1868年,明治天皇乾脆斷掉了對金剛組的資金援助,導致後者一度失去經濟支撐,瀕臨破產。

金剛組一向是以日本的佛教寺院為主要業務的,然而明治天皇所下達的神佛分離令,卻讓它不得不抓緊思考自保的方法。好在1869年初,一些日本佛教團體主動提供了資金援助,這才給了金剛組以喘息之機,躲過了這場歷史的劫難。

死裡逃生後,金剛組的所有成員都面臨着一個嚴峻的問題:當初的金剛組依靠四天王寺聲名鵲起,眼下佛教在日本國內處處受限,他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在一眾搖擺不定的聲音中,金剛智恆果斷提出想法,建議將金剛組的服務方向改為皇室貴族,為他們修築宅邸和宮殿。

在金剛智恆的大膽提議下,金剛組的成員紛紛群起而應,沒多久就適應了新領域。他們大量城建來自日本皇室的皇室宅邸建設項目,既開辟了新的業務方向,又讓瀕臨倒閉的金剛組重新煥發生機。可以說,這次的轉型及時且迅速,有效的幫助金剛組減少了損失。

進入8世紀中後期後,日本當政者從明治天皇更迭為聖德太子的第五代孫聖武天皇聖武天皇並不像前任統治者那樣對佛教「一棒子打死」,反而放寬了不少限制佛教的政策。原先還被丟到牆角的金剛組,也重新得到皇室重視,被委任修建一座紀念太子的大型寺廟。

日本皇室的態度放鬆,讓金剛組又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幾百個工匠耗時十幾年在奈良的山野間忙忙碌碌,最終在公元745年建成了法隆寺這座繼四天王寺後金剛社最為出名的「心血之作」,一經問世便驚艷無數人,成為了海內外趨之若鶩的佛教聖地。

然而,進入12世紀中期以後,隨着日本國內武士階級的不斷崛起,金剛組再次遇到了營業生涯中的瓶頸期。接連不斷的戰亂,已經讓人們無心再去修建宅第,寺廟更是不用說。可這兩條路如果都走不通,金剛組又該怎麼生存下去呢?這時,時任領導人金剛法眼決定轉型。

於是,原本靠着佛教寺院和皇室宅邸起家的金剛組,也開始或多或少的攬一些武士階級的軍事項目。比如城池的設計建造、武士宅邸的防禦工事、軍用木箱的製造。總結下來就是只要日本在打仗時缺什麼,金剛組就不留餘力的生產什麼,但這也給它的日後發展埋下了隱患。

金剛組雖然又有驚無險的挺過了戰爭的摧殘,卻還是沒躲過20世紀90年代的「泡沫經濟」浪潮。這場危機中,日本的很多出口產業深受打擊,日元升值迅猛,國內出現了流通資金過剩的情況。在這樣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日本銀行開始向不動產、個人住宅等方面進行融資。

金剛組認為這是個幫助企業轉型的好機會,而且那個時候不少企業家也都在日本投入了資金,他們趁這個機會拓寬一下業務也並非不可。於是在原有基礎上,已經改制為有限公司的金剛組開始向房地產行業進軍,結果非但沒轉型成功,還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外債。

泡沫經濟結束後,日本的土地價格在短時間內快速下跌,用土地做擔保的貸款也不再絕對安全。2006年,清盤完畢的金剛組為了挽回企業,決定重新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寺廟建築。畢竟金剛組已為此承擔了40億日元的負債額,再不及時斷掉,只怕會將企業徹底摧垮。

時至今日,這個傳承了1441年的日本千年企業仍在運轉,保持着它頑強的生命力。從傳統到轉型,金剛組的發展之路坎坷不斷,卻始終沒有脫離「工匠精神」的准則。正是多虧了一代代金剛組的成員對建築技藝的堅守,金剛組才能鼎盛至今,亘古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