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是否真的存在?丹麥教育三條黃金法則,讓孩子愛上學習

2024年3月5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看點 「學得多,但也學得苦」是當下很多孩子的狀態,丹麥作家馬庫斯·波恩森也深有同感,他兒子在韓國上學時,也曾如此。可在他的故鄉丹麥,「學習」與「快樂」這兩件看似矛盾的事,竟然達到了和諧。丹麥教育是怎麼做到的?老師們又有着怎樣的教育秘訣?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Lulu 編丨Luna


在萬物皆可「內卷」的當下,快樂似乎成了一種難得的奢侈品。隨着競爭的加劇和壓力的增大,「想要快樂」和「變得優秀」似乎變得水火不容、難以共存。


對於生活在韓國的丹麥作家馬庫斯·波恩森來說,在把3歲的兒子送進韓國的一家幼兒園後,他的感受也更加鮮明。


他發現,相信只有不懈努力、才能確保孩子走向成功的韓國,更偏向於把幼兒園,打造成一所學校:孩子在這里不僅要學加減法,還要學着認識韓文的單詞和漢字,甚至一周內還要上兩次中文課。


每次接孩子放學,馬庫斯·波恩森,為孩子能用中文唱起童謠而驕傲,但從小在森林裡長大的他,又覺得哪方面做得有些過了頭。



特別是當他深入采訪了眾多韓國家庭後,他被孩子們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疲憊和漠然而深感震撼——在他印象中,同齡的丹麥孩子總是眼中有光——他們喜歡學校、熱愛學習,盡管他們學得可能並沒那麼好。


孩子們兩種截然不同的學習狀態,讓他不免產生了困惑:


要想讓孩子獲得成功,知識的學習一定要從娃娃階段就開始嗎?


我們真的要把孩子的童年,也都填滿學習嗎?

到底哪些事才能為孩子一生的學習錨定方向?

到底哪種教育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行動力?


為此,出生於教師家庭的馬庫斯·波恩森,將解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自己的出生地——丹麥——這個「快樂教育」的大本營。他舉家從韓國搬回丹麥,拜訪丹麥最有經驗的老師們,又將大家有關教育的探討,寫入新書《學習可以很快樂》中。


作者馬庫斯·波恩森

《學習可以很快樂》


那麼丹麥的教育者們,到底是如何看待「快樂教育」的?丹麥優秀的教師們,又是如何教學生的呢?或許,我們能從書中獲得不同的啟發。


分析、討論

比分數更重要


對於丹麥的孩子而言,學習的最大快樂,可能是幾乎不存在考試。


在初二之前,老師通常不會給他們打分,只會就他們的課堂討論和作業給出反饋。真正的考試往往要從初三開始。


在初三的期中和期末考試里,丹麥的學生們每次要考七門。


其中五門是固定科目,包括丹麥語口試、丹麥語筆試、數學筆試、英語口試和科學口試,


剩下兩門考試則從其他科目抽取,可以是筆試、也可能是口試。


這些成績會決定孩子是否可以升入高中,不過有趣的是,由於考試評估和打分並不嚴格,只要孩子們願意,他們大多能繼續上高中。

測驗和考試的「隨意性」,或許是丹麥與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國家的最大區別。



對此,執教32年,2018年被《政治報》評為丹麥最佳初中教師獎的獲得者海勒·霍克亞爾,解釋說,教育「不應該讓考試來決定你該教什麼,怎麼教」,若非要按照應試的方法教學,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將受到打擊。


而更糟糕的是,「孩子最終也學不到多少東西,因為他們往往就會忘掉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知識,這就是我們大腦工作的規律——如果沒有全情投入其中,那麼就可能很快忘記。」


要想評估孩子們的學習效果,除了測驗考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海勒就會為學生們安排不少開放式任務,讓孩子們一起做項目、解決問題,同時解釋為什麼這麼做,以及該如何做。


「通過對話,我能夠迅速把握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進一步強化和補充的部分。而就算採用測試的形式,這些知識點就很有可能被我們忽略和遺漏。」



如果非要測試,海勒也會將時間盡可能往後延。她在布置考試和作業時有一條指導方針:每花一個小時來考試,就要花四個小時來和學生討論。


通常情況下,海勒會安排每月最多一次的測驗:測前一周,她要保證所有學生都明白考試中將要用到的術語,剩下的時間會把學生分組,重做部分測試,並和孩子們展開充分的討論。


在她看來,「不要太在意分數。事實上,只有很少的考試會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產生影響。大多數考試都只是練習而已。過程永遠比結果重要。」



同樣不「信奉」分數的,還有教齡15年的安德斯·烏達爾。在英語教學中,他會盡可能避免枯燥的考試和書面的作業。


「過去,教語言的老師,會把學生看成需要裝滿知識的空容器,不過如今,大多數教語言的老師已經意識到,讓學生之間開始對話,學習效率要高得多。」

雖然班上一些家長也會要求老師多關注孩子的英語拼寫和語法,但是安德斯卻一直在反復強調——千萬不要過分關注語法或拼寫,以免嚇跑孩子。


他認為,鼓勵學生的一種辦法,就是有學生們決定該在課堂上談論什麼。


比如,他就會讓孩子們在他的課上,用英語暢所欲言,也會用童話故事或奇幻小說教英語;


讓高年級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假裝自己是企業老闆、銷售人員或顧客,來說英語;


或者把英語課和科學課安排在一起,邊用磁鐵做實驗、邊說英語;


也會在戶外游戲一起生營火的時候說英語……


如果孩子們還是不願開口說英語,他也不願給孩子壓力,而是讓孩子們和最好的朋友組隊、或者在單獨的教室里分組進行英語討論,從而減輕他們要說英語的焦慮。


我們需要『點燃』他們。我不希望他們只學特定數量的英語單詞,或是特定的測試,我希望他們能自如聽說讀寫英語,即便不流利,也有勇氣說,並堅持下去,直到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止。」


每個孩子都應該在學校里

度過快樂的一天


相較於成績,幾乎所有的丹麥老師們,都更看重孩子在學校的體驗。


榮獲《政治報》2014年丹麥最佳高中教師獎、教齡15年的亨寧·阿夫里留斯,就把孩子大致分成了三類:


有些學生明顯喜歡數學,也確切地知道為什麼要學數學,所以不管有沒有我的幫助,他們都會做得很好;


有一些學生,他們不是特別喜歡數學,但他們知道課堂上要如何集中注意力,知道將來為了考大學、找到好工作就要認真學數學;


還有第三類學生,他們走進數學課堂,只因為課表是這麼安排的。他們不僅對數學知之甚少、也沒信心學下去,而這些學生才是我所要關注的重點。


對於第一類學生,亨寧有時會拒絕孩子要求布置作業的請求。他覺得每個人花在某件事上的時間是有限度的,哪怕是學習也應該如此。因此,他有時會拒絕優秀孩子要求布置作業的請求,而是告訴他們「你已經把該做完的做完了,現在你必須停下來了。」


對於第二類學生,他會隨時給予激勵;而對於第三類孩子,老師也總有辦法。


首先,讓孩子充滿對學習的信念感

面對那些對數學無感的孩子,亨寧往往會設計在數學第一課上,講述貸款利率的概念。上課伊始,他通常會拿出一張白紙發問:要折多少次,才能將紙折疊到1米的高度?


當着孩子們的面,亨寧開始現場演示,為了更有效果,他總會將幾百張紙疊在一起,等最後一沓紙摞上去的時候,紙堆竟然達到了1.6米。


看着越堆越高的紙堆,孩子們發出了一片片驚嘆。亨寧也趁機告訴學生們,第一張紙是他們借的第一筆錢,而其他紙代表了從那以後,他們所要支付的利息。


「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一下就明白了他們為什麼要學數學,看到了數學對於現實世界的重要作用。在他們意識到這點的瞬間,他們就已經准備好要開始學習了!



其次,深度參與學習

為了提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亨寧有時會給高中的孩子布置小學階段的作業,但哪怕是最簡單、最基礎的題目,孩子們也會感到由衷的喜悅。


他還會將汽車廣告帶到學校,讓孩子們調查廣告上承諾的條例,在物理上是否可行;他也會讓孩子們深入對比核能、煤炭、風能等不同能源的優缺點。


善於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海勒,在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上,還擅長打組合牌。


在初一的幾何課上,她會請學生將足球、衛生紙、牛奶盒等任何有着幾何圖形的物品帶到學校,用兩周的時間,讓孩子們成立教學小組,按照難易程度分組備課,再去教五年級的學生,如何測量更復雜的圖形。



海勒還建議五年級的老師,同樣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並與她班上初一的教學小組進行配對。


具體而言,五年級中學習表現最好的小組,會先向初一教學小組里學習最好那組,學習更加復雜的幾何圖形;而五年級中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會向初一學習表現一般的教學小組配對,從簡單的圖形開始學起。


這樣的配對教學,大約持續20分鍾,到了時間後,五年級的學生可以交換到更難的學習小組,進一步學習更為復雜的圖形知識。


「隨着小組之間來來去去,學得最好的學生必須發揮創造性,以便向年齡較小且對幾何形狀了解較少的學生,解釋清楚這些幾何原理;而缺乏信心的學生,也能在一次次教學演示後,對形狀了解越來越深入,結束教學活動後,我們還會在課堂上,再花很長時間去討論它們。」


海勒覺得,這種學習模式,雖然耗時頗久,但相較於死記硬背,更容易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也更具有挑戰和動力,從長遠看,也更加有效。



還有最特別的一條,那就是重視「學校疲勞」

即便是成長在寬松的環境中,丹麥的孩子們,也並非時時都快樂。但丹麥的學校里,也允許孩子們擁有不快樂的自由。


在從教11年的彼得·克拉夫覺得,隨着作業量的上漲,總有孩子們在某個時刻會有厭學的念頭,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因此,在帶初三的孩子時,除了關注學業外,彼得會更關注孩子們的學習狀態。他通常會帶初三的學生參觀高中的課堂,看着高中生是如何學習有趣的知識;同時也會在在授課中,引入現實例子,幫助孩子建立目標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如果這些努力還不奏效,他會幫助孩子和家人,接受孩子需要休息的現實。丹麥的家長和老師,常用「學校疲勞」來形容一個學生失去了動力。這個時候,孩子每周可以有一兩天不來學校。


在丹麥社會的支持下,這些「學校疲勞」的孩子們可以去當地超市、報社、企業等地方工作,從新的視角來看待上學這件事,而為他們加油鼓勁的老師們,也期待他們終有一天,能回到課堂。



彼得覺得,「作為一名老師,知道什麼時候該督促你的學生,什麼時候該暫緩是很重要的。當你給他時間去休整,他會感到如釋重負。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息和調整後,他也會願意回到正軌。」


教育必須激發和建設兒童的想象力

來去自由的丹麥課堂,確實快樂鬆弛,不過,若說丹麥教學沒有KPI ,也不盡然。


事實上,不管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看重,還是幸福學習的體驗感獲得,都指向了丹麥課堂上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那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嚴謹的丹麥人,早在1953年就誕生的丹麥《公民學校法》中,將這個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學校必須為學生的深度參與體驗制定方法和模式,以便發展他們的認知和想象力,並讓他們在參與和行動中獲得對自身能力的信心。


因此,雖然丹麥的老師們擁有極大的教學自由度,可以自行制定全年的教育計劃、決定教什麼、怎麼教,但在日常教學里,做到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卻並不容易。


為此,丹麥不同的老師們,也會打開各自的思路。


01

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從教24年,並多次獲得《政治報》丹麥最佳小學教師提名的阿斯特麗德·恩格倫德介紹說,她的方法,就是時刻准備抓住孩子們一閃而過的靈感。


在島嶼教課的她,每周都會組織學生們至少一次的環島騎行。只要學生在路上發現微小的變化,諸如田裡來了一匹馬、港口停了一艘船,她都會帶着全班同學一起上前查看。


「我試着把孩子們在白天的觀察、提問和關注點作為我內容的切入點。每個孩子都對世界懷有一顆天生的好奇心,這是學生身上最寶貴的東西,它比任何教學材料都要好,也遠比任何應用程序或電子設備有用。」



通常,她也會讓孩子們自己決定該如何度過一天,讓他們努力跟着興趣走


每年的幾周,她會和孩子們一起把學校改造成一個超市,孩子們用紙板製作展示的食物模型,一起討論食物的定價,共同在全島為他們的超市做廣告宣傳。為此,孩子們甚至還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貨幣。當一切都准備好時,孩子們開始輪流扮演顧客和店員,開啟了一個盛大的購物狂歡。


02

連接課堂和真實的社會


此外,打破課堂和社會牆壁,也是激發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方式。畢竟,真實的世界,總是在教室的外面。


46歲的托馬斯·拉斯穆森,就創辦了一個「現實世界學校」的組織,幫助丹麥的教師們,和社會各界人士建立聯系。2012年,他還獲得了丹麥市政協會頒發的國家創新獎。


他觀察到,在參加農場戶外勞作後,孩子們總是通過調查問卷,表示自己並沒從這次戶外教學里學到什麼,但當他問學生一些植物的具體細節時,孩子們卻總能回憶起和農作物有關的大量的知識。


「這讓我意識到,可以在孩子沒有感覺自己在學習狀態下,教給他們一些知識」,這樣比起在學校,孩子們能獲得更多的鍛煉。


「現實世界學校」組織官網上寫道:

「學校要走進現實,現實也要走進學校」


於是,托馬斯將熱愛自己工作的采蜂人、銀行職員、護林人等都請到了教室。印象最深的,還有位害羞的國際象棋老師。


「他太內向了,但當他開始談論國際象棋時,全班都安靜下來,仔細聽他說的每一個字。他講完後,孩子們以驚人的專注力連續下了兩個小時的棋。雖然他很害羞,甚至有些口齒不清,但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對國際象棋的熱愛。」


托馬斯認為,這些來自真實社會的不同人生及職業經歷,會給孩子們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


「雖然孩子們可能不會記得他們所講的全部內容,但他們記住的東西遠比在教室里聽到的還要多,而且還會帶着燦爛的笑容,回到學校。」


03

在教學中培養全球視野


不僅是關注自我和關注與他人的聯系,丹麥的教育者們還將目光放置到了全球的視野之中。


教齡13年的安德斯·舒爾茨就為所在中學設置了長達三年的全球公民課程。


他希望能教給孩子們關於全球公民的三個層面:


第一是對世界事務和全球性挑戰的認識;


第二是對文化之間交流影響的分析能力;


第三是採取行動的能力。


為此,安德斯在課堂上,會鼓勵孩子們將目光,看向全球的各個角落。比如,關注韓國的學生會在歷史課上,學習韓國被日本占領的歷史;藝術課上,他們也會讀韓國文學,聽韓國的潮流音樂。


他認為,「如今,你必須一直與其他文化打交道,也可能以後會和來自另一種文化的人一起工作,即使你沒有搬到另一個國家,知道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也會對你的職業生涯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在對國際不同文化的了解、交往和尊重中,教育者們要盡可能在學校里,幫助孩子建立起讓他們終生受益的強大信心。

「光有廣博的知識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有內心的聲音告訴你:『你能行!你可以改變世界!』」


尾聲


在「不考試、不雞娃,少約束、給空間,還放眼看世界」的「丹麥製造」下,丹麥的孩子們,也成長為更具幸福感的個體。


他們的學術成績,並沒有在全球數一數二,但這個不到600萬人口的國家,還是誕生了14個諾貝爾獎、多年擠入全球創新指數前十名,還多次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


這或許也和丹麥資源豐富、歷史進程有關。雖然國情不同,但我們也能從丹麥這條獨特的教育道路中,看到教育的另一種可能,讓孩子在玩耍中享受學習,在充滿鬆弛感的環境裡,把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而學習,也可以不是一場「卷生卷死」的競爭,而是以漫長的人生尺度為標尺,給予孩子們慢慢前行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能夠少一些疲憊,多一些當下的幸福體驗,始終帶着好奇心,主動地去探索生活中的未知。


從而真正做到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的那樣:「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