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為何死活打不下黑山?你看新一軍是咋說他的,堪稱一針見血

2024年3月7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三大戰役期間,國軍有兩個很牛的兵團,一是廖耀湘第九兵團,一是黃維的第十二兵團,無論看史料還是影視劇,這兩大兵團出鏡率都非常高。

尤其是廖耀湘兵團,擁有兩大王牌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若說透些就是,代表着遠征軍體系,因為新一軍和新六軍,都是自遠征軍發展起來的。

再說明白些就是,蔣介石為了爭奪東北,幾乎把遠征軍精銳都投入東北,除了隊伍外,還有指揮官。如杜聿明、衛立煌、鄭洞國、孫立人、陳明仁、廖耀湘……


這就是為啥陳誠搞亂東北的一個深層原因。誰也不能說陳誠沒本事,奈何他跟遠征軍格格不入。為此這才擠走杜聿明、陳明仁等,還跟廖耀湘把「官司」打到蔣介石面前……最終無奈下,蔣介石才用衛立煌替換了陳誠。

說白了就是,蔣介石在東北用陳誠,想法雖好可惜人選太不合適。畢竟新一軍和新六軍不但都是遠征軍體系,還都從屬於何應欽派系。在這種狀態下,陳誠這位土木系的當家人,能玩轉東北那才叫見鬼了呢。

白崇禧之所以能玩轉,一則是相當於有恩於杜聿明(昆侖關大捷),二則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倒蔣時,曾跟何應欽合作,彼此有合作基礎。即,對蔣介石來言陳誠是制約何應欽的。這就是蔣介石集團的內部矛盾,都是死結。


依然說東北,范漢傑被圍錦州後,廖耀湘為啥救援不積極,反而在彰武大擺POSE?除了擔心被圍點打援外,還因范漢傑屬於胡宗南系統。

蔣介石為了掌控東北,就必須要摻沙子,陳誠出局後再強推范漢傑入局,並放在最關鍵的錦州——敢問,廖耀湘憑啥舍棄一切,不顧生死救錦州?

救下來,完成了蔣介石的「東西並進」的戰略,功勞必是蔣介石和范漢傑的。若救不下來或被四野打殘了,責任全是廖耀湘的。這種事,蔣介石干起來一貫是得心應手,玩得賊溜。


黃維不就算這樣嗎?本來他的第12兵團,離得最遠卻救援黃百韜最積極。在第12兵團全軍覆沒後,蔣介石非但不檢討自己,反而還拿起黃維突圍前,給老婆打電話這事,向死里批黃維。

這些並非筆者胡扯,都有解密的史料為證,之所以如此強調這些,就是為了更好探討,廖耀湘為啥死後打不下黑山,根本不是實力或能力問題,而是也輸在上面這些讓人腦仁疼的內耗之上。

其一:兵力或實力對比。廖耀湘兵團,擁有新一軍、新六軍、新三軍、四十九軍和七十一軍,總兵力約11萬人。且並未有啥損耗,所謂血槽滿滿。


反觀在黑山阻擊的梁興初,那就沒法看了。除了他的第十縱外,還配屬了一縱三師和一個內蒙古騎一師,總兵力還不及廖耀湘的五分之一,火力裝備更是沒法比,以至於連棉衣都不夠。

雙方兵力和實力一擺,是不是看着都讓人絕望?沒辦法,這就是當時的狀況。只能說咱解放軍的武力值,實在深不可測——後來的抗美援朝比這差距還大,照樣打贏……

其二:求生欲對比。所謂的求生欲,是可轉化為戰鬥力的,所謂困獸猶斗,受傷的老虎往往更凶殘。當時廖耀湘已經看出,自己若不盡快逃走,就會要被錘爆,他的相關回憶錄說得很清楚,如下。


我當時認為准備行動中,最急要的一着,是先攻占黑山。因為無論向哪個方向行動,出營口、退沈陽或繼續向錦州進兵,都以先攻占黑山為有利。

也就是說,廖耀湘認為,無論自己怎麼選擇,黑山都必須要拿下。若拿不下黑山,啥都完蛋。故而黑山之戰,可謂滿滿求生欲。

反觀梁興初也是如此,做動員時如此說道:「在10萬敵人面前,我們縱隊處於劣勢。但是從整個戰場形勢上看,我們又處於優勢。只要我們擋住了敵人,等兄弟部隊趕到,就能把敵人剁成肉泥!當然,我們可能要先掉幾顆牙齒。這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痛點嗎,我們能忍受!


以至於在戰況最危急時,梁興初都跑來了,怒吼道:「我不撤,看哪個敢撤?誰想撤,就踩着我的身體過去!」

不必看戰斗過程,從雙方指揮官的求生欲上就能分析出,這絕對是你死我活,沒有啥保留的。

有了這兩點對比後,顯然兵力或實力全面占優的廖耀湘,取勝概率相當大對不對?那麼為啥廖耀湘死活打不下黑山?三點原因。


其一:自亂陣腳。廖耀湘打下彰武後,發現這里有許多高粱米等物資,於是本來運輸火炮和彈藥的卡車很多都走私這些物資,忙着發財去了。等發現情況不對時,陣腳已亂,等於自廢了許多武功,無法發揮出全部能力。

其二:兩大王牌內耗。新六軍是廖耀湘的嫡系,實力最強。按理說如此生死大戰,就算新六軍不是第一個上,那麼也應讓新一軍(實力第二)上,即兩大王牌必須先出手。結果,廖耀湘卻讓其他那些所謂的雜牌先當炮灰。

自然這些炮灰主打一個擺爛,折騰了兩天毫無進展。這時廖耀湘才想起,讓新一軍沖,說道:「此系不計犧牲,務求攻占黑山走廊之命令!


這一下新一軍不幹了:我們老大是孫立人,他走後才歸你指揮,若孫立人還在,你廖耀湘算個球。

於是新一軍新編三十師師長文小山,就對軍長潘裕昆說:「廖平時的指揮多損人利己,我們對此不能不有所顧忌。」

這就是為何筆者說,一開戰廖耀湘就應用新一軍或新六軍打頭陣的原因。當他用雜牌當炮灰後,就必會引發矛盾。此刻的新一軍就已經認為,自己是要替廖耀湘嫡系新六軍去「滾地雷」,所謂:兩大王牌之間內耗了!



因此才說,新一軍點評廖耀湘,堪稱一針見血。一下子就道出了,貌似強大的第九兵團,本質上的虛弱。

其三:四野和百姓上下同心,這點就不展開了,只說兩條最關鍵的。一則是土改威力或叫覺悟無敵,背後就是家人和新分的田地,咱解放軍戰士絕不退一步,老百姓傾力支持。二則是梁興初戰術等的合理。

總論分析:為啥廖耀湘死活打不下黑山?說來說去非實力和能力問題,而是國軍內部這些亂七八糟的派系矛盾導致。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本有十分功力,結果一通內耗僅剩三分,還打個啥?廖耀湘也好,國軍和蔣介石也罷,輸得一點不奇怪,一點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