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朱元璋相比,誰是更優秀?不吹不黑,九個方面對比!

2024年3月8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論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是相似度最高的一對帝王,無論是開局還是對待功臣的態度。對於二者誰更優秀的問題,在網上也被吵得火熱,今天我們就從九個方面來對比一下:

一、開局身份

都是農民,半斤八兩,史上開局最難的兩位帝王。

但起義前,一個是泗水亭長,一個是皇覺寺和尚,一個開局一把劍,一個開局一個碗,朱元璋略強於劉邦。

二、隊伍由來

骨幹都是同鄉夥伴,一個是豐沛集團,一個叫淮西勛貴。

但劉邦的原始班底是押往關中的驪山囚徒,屬於自籌,而朱元璋是靠入贅郭子興起家,如果說劉邦放走押解的犯人是他人生的重要起點,那麼朱元璋成為郭家義子絕對是最關鍵的一步。

一個隊伍是毫無作戰經驗的逃犯,一個隊伍是粗經訓練的義軍,劉邦略強於朱元璋。

三、最強對手

一個是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一個是陰險狡詐的陳友諒。

項羽雖然被認為情商低,但他能「一力降十會」,任你牛鬼蛇神,陰謀詭計,在他的剛猛面前,一切都是紙糊的,巨鹿之戰、彭城之戰就是明證。

另外,項羽雖然戰略方面不太行,但戰術無敵,他是史上最早提出利用騎兵的高速沖擊力打閃擊戰的人,在無馬鐙時代,能夠想到後世騎兵戰術主流的突擊戰術,在軍史上也是相當超前的。

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陳友諒要強過項羽。

所以在對手上,劉邦也要強過朱元璋。

四、用兵能力

對於劉邦的用兵,張良和韓信都做過評價,張良說他有學習兵法的天賦,屬於「天授才能」;韓信則認為劉邦善於將將,但也就能帶10萬兵。

另外,劉邦登基後,在沒有韓信張良的情況下,短短七年,平陳豨、臧荼,討伐盧綰、韓王信,御駕親征英布,足見軍事水平之高,特別是平陳豨,滅英布兩戰,統帥作用顯露無疑。

雖然劉邦的軍事能力被大大低估,但比起「自古能軍第二」的朱元璋還是差了不少火候。

用兵能力上,朱元璋明顯要強過劉邦。

五、用人水平

劉邦曾言:決勝千里不如張良,鎮撫國家不如蕭何,戰必勝攻必取不如韓信,但三人傑,吾卻能用之。對自己的用人之道那是相當的自信。

教員在這方面也曾多次高度評價劉邦,稱他是「封建社會皇帝里邊最會用人的一個」。

朱元璋手下雖然也是能臣猛將輩出,但在用人方面還是不及劉邦多矣。

六、政治能力

劉邦建國後,與民生息,確立郡縣制,非劉氏不能稱王;朱元璋也是休養生息,大肆分封子孫為王,同時設立錦衣衛,廢宰相立內閣,兩者最終的結果都是遭到了反噬,漢有七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

但是前者是開創性的,很多沒有先例可循。

秦中央集權二世而亡,劉邦沒經驗採用老路分封制,剛立國就發現不對立馬消滅異姓王,但沒取消同姓王分封。

而到朱元璋時,各種規則方法都有樣板,兩千年後照犯劉的錯誤,實屬不該。

劉的政治水平明顯要強過朱。

七、性格為人

雖然二者都是大肆屠滅功臣,但還是有所區別的。

劉主要殺的是那些武將,而且他們確實也是王朝的不穩定因子,英布、臧荼、韓王信這些異姓王,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形同諸侯,皇帝豈能安枕。

再比如韓信,在楚漢對峙的關鍵時刻,請封「假齊王」,不救滎陽之急。挾制稱王後,雖然最終沒有聽從蒯徹的意見叛漢歸楚,但也沒有按照約定去與劉邦會師,直到項羽被圍垓下,才匆匆趕來。雲夢澤事件後,又忽悠陳豨謀反。這樁樁件件,劉邦豈能容他。

劉對於文臣還是不錯的,張良、陳平、蕭何都是善終,而且對死後幾位丞相的安排得也是妥妥的,如果不是信任是不會用這些老臣的。

而反觀老朱,在位31年,分封了10個公,52個候,3個伯,幾乎被屠殺殆盡,有人做過統計,朱元璋所封的公侯伯死亡率達到了恐怖的89%。

這是對待功臣,再來看對待故主以及仇敵。

項羽死後,五將各得一體,劉邦在谷城之陽,以金縷玉衣王侯之禮厚葬之,並三次在其墳前哭祭,還對項氏宗族皆不誅,更重要的是沒有抹黑項羽。

對於自己的故主楚懷王,劉邦不僅為之發喪,建廟祭祀,還使百戶人家世代為之看墳,可謂仁至義盡。

朱元璋就評價說:「惟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而朱元璋自己不僅坐視故主覆滅,還謀殺了小明王,對待其他義軍,如陳友諒、張士誠等直接斥之為反賊,極盡抹黑之能事。

說劉邦豁達大度,朱元璋雄霸之主,沒意見吧?

八、身後事

二者的後嗣之君都不咋地,漢惠帝劉盈寬厚但羸弱,被呂雉架空,建文帝朱允炆志大但才疏,被四叔靖難。

但劉邦是因為沒有時間(稱帝時已經54,在位七年基本是四處救火,南平北叛),而且留下了一個最為明智的遺囑。

以「遺囑」而論,在帝王圈子裡,劉的遺囑也是最有預見性的。先預言蕭何為相,再預言蕭何死曹參繼為相,復預言曹參死而王陵、陳平共同為相。驗之歷史,分毫不差。呂後等再問王、陳二人後事安排,劉邦發脾氣,說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何等的清醒。

身後事,劉邦也強於朱元璋。

九、歷史功績

劉邦:

1、開草根為帝王之先河,破秦滅楚,將破碎的天下重新拼合,如果沒有劉邦,秦始皇的大一統功績都要大打折扣。

試想一下如果項羽得了天下,繼續分封中國會不會又回到春秋戰國?秦朝雖然偉大但是時間畢竟太短,是劉邦把秦朝的大一統思想繼承了下來。如果沒有劉邦,僅憑秦朝的影響,是不可能讓「統一」觀念深入人心的。

2、他鑄就了一個民族永恆的名字,給國人留下了「尚赤」的傳統。

3、他留給後世一個祭孔尊儒的政教傳統,一個民族和親政策(從百姓、歷史的角度並非壞事)。

4、他留給國人一個重農政策,一個低稅制,一個「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國策。劉邦稱帝後,聽家令言,尊太公為「太上皇」,以彰顯孝道。後來,漢朝皇帝皆以「孝」字追諡,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

5、他開創了一個「三公」分權的政府。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權鼎立,皇帝垂拱而治。

6、他留下一幅手提三尺劍、馬上取天下的英雄形象。

縱看兩千年,在皇帝群體中他是親臨第一線次數最多、受傷最重而又從不輕言退的馬上帝王。去世前半年,他還以六十二歲的傷殘之軀,親征悍將英布,再次於兩軍陣前受傷,帶傷看鄉親,帶傷祭孔子,千里跋涉。這樣的英雄氣概,史上絕無僅有。

漢趙開國皇帝劉淵曾說:「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後趙石勒也言:「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

朱元璋:

1、首創由南統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重建漢人衣冠。沒有他的大明,華夏怕是要被少民統治千年。

2、奪回漢人失去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1000多年的遼東遼西,鎖死雲貴兩省為漢地十八省,首次實控西藏。

3、建立了整個中國歷史朝貢體系的巔峰,鼎盛時期藩屬國超過一百個。

4、廢除宰相制,建立內閣雛形,消滅了權臣,影響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封建君主專制的巔峰。

5、他的性格造就了大明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雖然劉邦占了早生千年、大漢王朝的便宜,但論歷史功績,劉還是要明顯強於朱的。

匯總來說,劉邦>朱元璋。

劉邦建國比朱元璋難的多,他是平民做皇帝的第一人,打破了自商周開始延續一千多年的貴族統治,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為現實。而且之前都是貴族政治,他完全不像李世民朱元璋這些人有前人經驗,難度巨大,但是他會用人,有叔孫通這種秦朝老臣,也有張良這種六國貴族,善於採納他們意見。

另外,朱元璋的制度設計明顯有問題,他不注重商業稅,廢除宰相,還定下皇明祖訓不讓後代改。劉邦則有智慧多了,知道一個制度最多用三五十年,相信後人的智慧,而且他給後世預留了政策改良的空間,比如郡國並行,就是為郡縣制過渡。

再就是,老朱比老劉殘暴,跟着老朱混,九成九要被砍頭,跟着老劉混,不搞事不當王就能安穩,跟着後者明顯更有前途。

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