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下,為何沒有冤魂?那要看當時廣島女性、學生做了些什麼!

2024年3月8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1945年8月上旬,美國成功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先後投下兩顆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巨大威力震驚了這個世界,也讓日本法西斯分子陷入恐懼與絕望,內閣迅速統一了意見,做出了投降決定。

原子彈爆炸6天後,天皇宣讀了終戰詔書

不難看出,原子彈爆炸對日本投降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居功至偉。

但是,美國人的行為也引起了巨大爭議。

那就是,在蘑菇雲下喪生的8萬多人,歸根結底,大多是日本平民。

很多人認為,頑固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固然可恨,值得懲罰,但那些平民是無辜的,不該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可是也有人認為,那些被炸死的平民並不無辜。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

相對於主要對手中美而言,日本是一個彈丸小國,人口當時只有7800萬,只有中國人口的六分之一。

它的面積不到40萬平方公里,只有中國的二十四分之一。

原來的日本跟中國差不多,貧窮落後。由於日本在19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變革,進行了著名的明治維新國力迅速增強。

只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它就成為世界強國,先是打敗了它的師傅,亞洲「一流強國」大清國,後又將老牌強國俄羅斯帝國打得滿地找牙。

這讓日本人野心膨脹,產生了征服中國,稱霸亞洲的想法。

日本崛起的時候,中國的軍閥卻不顧人民死活,在進行你死我活的混戰。

這讓侵略者肆無忌憚,在1937年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如果日本只把中國當成侵略目標,也許它的戰略意圖不太難實現。

可是它卻在1941年12月向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挑戰,偷襲珍珠港,喚醒了一個巨人。

當然,日本人這樣是無奈之舉,在此之前美國對日本進行制裁,斷絕了兩國貿易,要求日軍無條件撤出中國。

從1940年7月中旬開始,美國對日本的石油、鋼鐵、糧食等戰略物資出口進行限制。

1941年8月,美日貿易完全中止。

偷襲珍珠港的元兇山本五十六

有一個數據,說日本在1940年,百分之九十的戰略物資都來自於美國。

與此同時,美英政府又宣布,凍結日本在兩國的全部資金。

如此一來,日本的侵略戰爭無法維持,被逼到了牆角。

狗急跳牆之下,日本才偷襲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日本之所以要招惹美國,是因為它從美國不能獲取戰略物資,必須轉而向東南亞獲得。當時的東南亞大都是歐洲殖民地,法國荷蘭等宗主國在歐洲戰場一敗塗地,自然無暇顧及,日本帝國相當於面對的是孱弱卻富有的孩童。

而東南亞也是美國、英國等國的勢力范圍,開戰無法避免。

因此,日軍先下手為強,在占據東南亞之後,偷襲美國的珍珠港軍事基地,企圖將美軍海軍主要力量一舉殲滅。

不得不說,日軍很猖狂,在戰爭中單挑30多個國家,包括美英這些世界一流強國。

而且在開戰之後,日軍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力迅速占領了泰國越南緬甸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在偷襲珍珠港後也取得了一場大勝。

不到5個月,日本人就實現了自己的全部戰略目標。

但是日本人顯然小瞧了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和戰爭潛能。

美國的GDP是日本的20倍,鋼產量是日本的10倍。

美國在二戰時期,一面慷慨解囊在歐洲援助蘇聯和英國,一面輕松對付日本,國力強大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經過四年惡戰,到1945年7月,日本失去了太平洋制空權制海權,戰略物資嚴重短缺,法西斯窮途末路,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可是日本軍人由於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洗腦,他們死戰到底,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如果進攻日本本土,美軍的巨大的傷亡無法避免。

而美國民眾顯然承受不了這樣的傷亡,政府無法對他們交代。

為此,白宮的決策者們犯難了。

就在這時候,一條喜訊傳到白宮。

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試驗爆炸,取得成功。

它的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因此,杜魯門總統果斷作出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這個大殺器。

原子彈一爆炸,日本人果然喪失抵抗意志,美軍兵不血刃登上日本島。

當時在中國,也有百萬日軍。

而1944年進行的豫湘桂戰爭,國軍一敗塗地,喪師失地,抗戰勝利還顯得那麼遙遠。

所以說,原子彈的爆炸也結束了中國人民的戰爭苦難。

當然,原子彈並非日本投降的唯一因素,蘇聯紅軍出兵東北,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再說,沒有原子彈,中國人民也早晚會打敗侵略者。

但毋庸置疑,原子彈讓戰爭提前結束,不知道多少中國軍民免於犧牲。

二戰勝利之後,很多人對美國人的行為進行反思,說在日本投放原子彈是不人道的,違反了日內瓦公約。

當然也有人提出相反的觀點,說當時的日本國民已經成為戰爭機器的一部分,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關於是否投放原子彈,美國內部也是有爭議的。

很多研製原子彈的專家們,在試爆之前,並不知道它的實際威力有多大。

他們認為,原子彈威力有限,能摧毀一個港口就不錯了。

可是試驗之後,原子彈的威力讓他們震驚,懼怕。

因此,他們致電杜魯門,堅決反對在日本投放原子彈,說那樣會傷及無辜平民,犯下戰爭罪行。

可杜魯門卻說,日軍太頑強,要想避免更多美軍傷亡,必須使用原子彈。

盡管如此,美軍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避免平民傷亡。

首先是美國通過多種渠道,告訴日本人,我們研製出了原子彈,威力可大了。

但是,日本人不相信,覺得美國人是虛張聲勢。

其次,在投擲原子彈之前5天,美國空軍飛行員通過戰機向即將投放原子彈的廣島撒下了6300多萬份傳單。

傳單上,美國人告訴大家,美軍將要在這里投下威力史無前例的炸彈,請大家撤離,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出人意料的是,廣島竟然沒有一人離開。

一來,美軍在當年春天就在日本各大城市進行了燃燒彈行動,百姓已經習以為常。

二來,老百姓沒有見過原子彈爆炸,不知道它的威力多大。

還有,日本女性不允許家中的男子撤離。

她們說美軍肯定要登陸日本,占領廣島,你們應該要留下跟敵人戰斗,別當替死鬼。

女人們都這樣說了,大老爺們怎麼好意思跑?只能留下等死。

在原子彈投放之前,日本女人就非常狂熱。

學生們紛紛主動要求上戰場,女生也都報名當衛生兵。

還有女生自願去當妓女,把賣身賺來的錢捐給政府和軍隊,維持侵略戰爭。

年長的女人不能去賣身,去也沒有人光顧。

她們便到兵工廠報名,成為那裡的工人,製造槍支彈藥和軍服、軍帽、軍靴,來用實際行動支援前線。

老太太們一不能賣身,二不能上班,她們顫顫巍巍,拄着拐杖走上街頭,宣傳正在進行的戰爭,說那是正義之戰。

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慘敗,本土危在旦夕的時候,日本的老人和孩童開始夜以繼日,在家加工梭鏢長矛

這時候,日本的工業能力已經大大下降,原材料也嚴重短缺,製造不出武器彈藥。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核心是讓日本全民皆兵,武裝到牙齒,跟登陸美軍進行生死搏鬥,讓日本島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總之,要血戰到最後一個人,給美軍以重創。

一旦戰場上死亡率太高了,美國百姓就會發聲,要求總統下令,結束戰爭。

美國總統是民選的,必須考慮民意,不然就要下台。

即使總統不同意結束戰爭,國會也會表決,中止戰爭撥款。

這樣一來,戰爭還怎麼打?

即便是退出戰爭,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不會因此而亡國。

日本人的計劃很惡毒,但是實現計劃的基礎,是老百姓的支持。

軍國主義者對實現這一計劃充滿信心,恰恰說明日本國民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出現戰爭狂熱,心甘情願為天皇獻身。

很多女子參加軍事訓練,願意為保衛祖國而戰,不惜犧牲生命。

要換了別的國家,老百姓肯定會走上街頭,反對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

即使不反對,也不會主動支持。

國家雖然是自己的,但是政府如果是邪惡的,到處發動侵略戰爭,這個國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日本人不然,他們認為世界是叢林法則,日本的國界沒有盡頭,侵略是天經地義的,整體陷入戰爭狂熱。他們心甘情願把自己綁在戰車上,成為炮灰。

對於侵略戰爭給各國人民造成的苦難,他們卻視而不見。

這樣的百姓,能說他們是清白無辜的?所以,說「原子彈下無冤魂」,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參考資料:

《老兵不死 麥克阿瑟回憶錄 》

杜魯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