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

2024年3月8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引言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朝代更替頻繁,從中國第一個朝代至今,分為奴隸制與封建制;其中夏朝即是中國歷史的第一個朝代,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的朝代;而第一個朝代的創建者是五帝的最後一位「帝禹」。

帝禹圖

夏朝-創建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建立,國祚470年,傳14代17位君主,其中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夏朝的創建標志着結束了以禪讓制為主的公天下,開創了以家族式為主的家天下,並且夏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統治者為姒姓,並且夏是黃河中游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聯盟。

大禹妻子塗山氏女嬌

夏朝的創建者為「大禹」,也有說是大禹的兒子「啟」創建的,定都於陽城、斟鄩(zhēn xún,今河南洛陽)、安邑等地,其活動中心區域為今河南嵩山一帶和伊河洛河流域。

夏朝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夏」為夏氏族圖騰的象形字。

夏朝-所有君主

夏朝國祚470年,傳14代17位君主,下面為夏朝部君主的名字及在位時間:

夏禹: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2061年,在位10載。

夏啟:約公元前2060年—約公元前2041年,在位19載。啟是夏禹的兒子,他繼承了禹的地位,開啟了家天下的傳統。

夏王啟

太康:約公元前2040年—約公元前2011年,在位29載;太康是啟的長子,太康即位後不理朝政,被後羿驅逐

仲康:約公元前2010年—約公元前1992年,在位18載;仲康是啟的兒子,太康的弟弟,後羿驅逐太康後,立仲康為王,後羿掌握大權,仲康為傀儡

:約公元前1991年—約公元前1964年,在位27載;相是仲康的兒子,姒相即位後,朝政大權仍然由後羿掌握,後羿權傾朝野,廢除姒相,奪取王位。

少康:約公元前1963年—約公元前1935年,在位28載;少康是相的遺腹子,姒相之子,從寒浞手中奪回王位,成功恢復了夏朝的統治,被稱為「少康中興」。

夏王少康

(zhù):約公元前1934年—約公元前1916年,在位18載;杼是少康的兒子,參與協助父親少康復國,立下許多戰功,在位期間夏朝國力再度強盛。

:約公元前1915年—約公元前1886年,在位29載;槐是姒杼之子,又被稱作」帝芬「,在位時收復九夷部落,擴大了夏朝的統治范圍,其在位期間是夏朝統治最輝煌的時期

:約公元前1885年—約公元前1866年,在位19載;芒是槐之子,在位時創建」沉祭「儀式,此儀式一直流傳至周朝時期,以狸沉祭山川林澤

:約公元前1865年—約公元前1830年,在位35載;泄是姒芒之子,在位期間,為了穩固統治,賜予九夷爵位

不降:約公元前1829年—約公元前1781年,在位48載;不降是之子,為夏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使夏朝的版圖達到了最大。

夏朝疆域圖

(jiōng):約公元前1780年—約公元前1761年,在位19載;姒泄之子,姒不降的弟弟;姒不降在位認為其弟扃更有能力,然後傳給扃(jiōng);後世稱為三代之內世禪,惟不降實有聖德。

jǐn):約公元前1760年—約公元前1732年,在位28載;jǐn是姒扃(jiōng)最小的兒子

孔甲:約公元前1731年—約公元前1711年,在位19載;孔甲是姒不降之子,姒扃的侄子,姒廑jǐn的堂兄帝孔甲立,好仿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

gāo):約公元前1710年—約公元前1695年,在位15載;皋是姒孔甲之子

:約公元前1694年—約公元前1664年,在位30載;發是姒皋之子;在位時,遍訪名賢,任用關龍逄,緩解夏朝走向衰亡的趨勢

:約公元前1663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位63載;夏桀,原名姒癸,桀是他的諡號,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在位時暴虐無道,被商湯討伐,後流放至南巢病死。

夏王桀

在夏朝統治期間,由於太康在奪取王位後,不理朝政,最終被後羿驅逐,期間分別立「仲康、相」為傀儡帝位,而其掌握實權,後又被後羿的徒弟寒浞(zhuó)奪取王位,直至少康從寒浞(zhuó)奪取王位,恢復夏朝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夏朝-疆域

禹帝在治水過程中,歷時十三載,走遍天下,了解了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等後,並以此劃定天下為九州,並且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天下九州為分別「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因為九州又稱神州、中土、漢地、十二州,所以中國又稱神州大地,戰國九州也是古代中國的代稱,漢朝時九州是漢族地區的代稱

夏朝九州地理圖

夏朝的行政統治區域則為九州:

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貢道必經之處(今山西河北省境、遼寧西部)。

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角)。

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東之山東半島)。

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

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荊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部)。

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端)。

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

雖然如今不再以九州劃分地域,但是九州的文化卻保留至今。

夏朝-九鼎

塗山大會結束後,各方諸侯為表敬意,年年來都城獻金(青銅),由於九州所貢之金越來越多,黃帝鑄鼎為鑒,並為紀念塗山大會,鑄造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象徵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則表明豫州為九州中央之地;九鼎皆集中在夏朝之都陽城,也顯示了夏王禹為九州共主;至此九鼎成為「天命」之所在,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夏朝九鼎

夏朝-政治文化

夏朝最高統治者為夏後(即夏王),集軍政大權為一身,其下屬的軍隊、官吏和監獄等,是維系國家政權的支柱。設有車正、牧正、庖正等,分別為管理車輛、畜牧和膳食的官吏;設置太史令,用於記錄大事件;設置卜官,用於占卜問神;設有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吏;設有歷法官,用於確定時間、天象、氣象等等;還設有臨時委任臣屬執行專門的使命,猶如後世之欽差大臣。

夏朝使用干支紀年法,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夏歷,根據北斗星旋轉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十二月份順序,夏歷是以斗柄指在正東偏北所謂「建寅」之月為歲首,並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促進了農業重大發展;《大戴禮記·夏小正》是記錄了綜合夏代至春秋時期歷法知識的古籍。

夏歷

夏朝制定了法律刑罰《禹刑》,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正規法典。法制指導思想可概況為奉「天」罪罰;奉「天」罪罰的法制觀表現為:一方面統治者的統治依據來自於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號實現統治。古文獻記載夏時期已具備較完善的刑法制度。

夏朝創建了軍隊,用於維護統治者及奴隸主貴族的利益;軍隊種類分為步兵、車兵兩種,其中車戰為夏朝的主要戰爭形式;夏王的警衛是由貴族組成的衛隊

夏朝創建了成熟的文字體系「夏篆」用來記錄重大事件、法律、歷法等等,已知的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遺存已可證實;其中「夏禹書、禹王碑」均是夏篆的傳世文字。

夏篆禹王碑

夏朝創造了中國最早的地圖,並確定大地方位東南西北,地圖上繪制了九州位置、名山大河等等,為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

夏朝-民族

三苗堯舜時期,洪水泛濫,三苗叛亂,於是舜帝派大禹征戰三苗,大禹作誓師詞《禹誓》,與苗軍展開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克服苗師,平定三苗;苗」與「蠻」在上古漢語中同音同意,三苗與後世的南蠻應是同源

東夷夷人位居中原之東,故稱東夷;東夷族起初分布在河北保定易縣至燕山南麓一帶。其中東夷族的東南支分為九族,統稱「九夷」,九夷中最出名的首領為「蚩尤」。

蚩尤石像

商:商族子姓,源於帝嚳高辛氏,始祖契為帝嚳妃有娀氏簡狄所生;契為禹同期人物,居於商丘 曾協助大禹治水;其中商朝就為商族最出名的一支。

夏朝-飲食文化

主食為穀物熬成的稀粥或濃粥,穀物種類包括黍、粟、稷、稻等;上層社會還能吃到干飯、青菜、肉類等。

夏朝創造了釀酒技術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釀造酒,夏後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其中釀好酒、飲酒文化成為權利和財富的象徵;夏朝釀的酒多度數不高且不烈的糧食酒;古文獻中記載到的「杜康造酒」、「儀狄作酒」 、「太康造秫酒」、「少康作秫酒」 等傳說都可以佐證酒在這個時期的重要性。

儀狄作酒

夏朝-歷史故事

鯀禹治水,疏通河流,減少了洪水泛濫,保全了肥沃土地與百姓的生命安全,促進了農業的高度發展;這里產生了一個典故「三國家門而不入」,反映治水刻苦的精神。

大禹治水圖

討伐三苗,堯舜時期,洪水泛濫,三苗叛亂,於是舜帝派大禹征戰三苗,大禹作誓師詞《禹誓》,與苗軍展開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克服苗師,平定三苗。

禪讓制,夏朝結束以「禪讓制」為主的公天下,開啟了以「世襲制」為主的家天下。

塗山之會傳說禹建都陽翟(河南禹州市)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眾諸侯勸諫其為天下共主,史稱塗山之會,塗山大會被認為是中國夏朝建立的標志性事件。

塗山大會

太康失國,太康奪取王位後,只知遊玩、不理朝政,被東夷的有窮式神射手後羿奪取政權;後又被後羿的徒弟寒浞(zhuó)奪取政權;後羿與寒浞統治40載。

太康失國

少康中興,在被後羿與寒浞(zhuó)統治40載後,少康親自率領斟灌、斟鄩氏(zhēn xún)從寒浞手中奪回了夏朝的統治權,恢復了夏朝的正統,史稱「少康中興」。

暴桀失國,夏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姒癸登上王位後,不理朝政、製造酷刑炮烙、窮兵贖武、貪圖享樂與美色、不顧民生疾苦,最終導致商族部落成湯起兵打敗夏朝創建了商朝;其中最有名的妃子為「妺喜」,傳說此妃為伊尹的相好。

夏朝-祭祀

夏王禹的陵寢位於會稽山(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禹陵鄉禹陵村),是後人紀念和頌揚中國第一個治水英雄而建造的禹陵主要為明、清和民國的重建之物,主要分為禹陵、禹祠禹廟三大部分。在紹興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帝守陵。

浙江紹興大禹陵

道教中禹王為水官大帝,生日為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後世朝代及帝王皆以此日祭祀朝拜禹帝。其中祖龍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都祭拜禹帝,明清兩朝祭拜禹陵多達20多次;可見後人對禹帝的崇拜敬仰。

結語

夏朝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使中華文明從原始部落進入了文明社會;同時夏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社會;結束了以「禪讓制」為主的公天下,開啟了已「世襲制」為主的家天下,影響了後世所有的朝代。

夏朝創建的歷法夏歷、文字夏篆、劃定的九州、製作的九鼎、釀酒技術均影響後世,促進了中華文化的高度發展,在中華文化留下的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