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美女來中國旅遊,生病發燒去醫院,感嘆:還是中國醫生靠譜

2024年3月9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文|玉惜品詩

投稿人|小韓

前言

我因為工作的原因,認識了不少的老外朋友,記得有一次,我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是來自歐洲的老朋友Sophie。她的聲音穿越了半個地球的距離,帶着些許興奮和期待告訴我,她決定來中國旅遊,而且第一站就是廣東,來找我,因為在中國其實沒有幾個朋友的她,只能來找我。我記得她曾多次在電話里向我表達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但我沒想到她會真的踏上旅程來到中國。誰知她來中國真的就是臨時起意,以至於最後因為水土不服等原因在來我這里之後就病倒了,我帶她去醫院,也沒想到有這樣的中外差距。

老外來中國

每一個中國都應該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我雖然平時比較忙,但是老外朋友專門來找我,我於是放下手頭的工作,申請了幾天假期,准備好好陪伴她在廣東的每一天。

Sophie的到來,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位老友的訪問,更是一個展示中國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絕佳機會。

我覺得廣東真是一個好地方,四季如春,飲食也是我很喜歡的,我想我的老外朋友一定會喜歡的。

誰知我還沒來得及帶她好好認識一下廣東這個地方,Sophie到達的第一天晚上就因為水土不服發燒了。我第二天才知道的,我還想着問她接下來願不願意去嘗試新的美味。那時,我心裡五味雜陳,既擔心她的健康,又害怕這次不適會影響她對中國的整體印象。她在中國只認識我,結果剛來就生病了,我很愧疚沒有照顧好她。

之後我匆忙將她送往最近的醫院。

聽到我要送她去醫院,Sophie的擔憂與好奇在她的臉上交織,她問我是不是要去看中醫是不是要用針扎,她的語氣中既有對傳統中醫的神秘憧憬,也有對疼痛的害怕。我輕輕地笑了笑,告訴她不用擔心,我們先去醫院看看醫生怎麼說。

在中國的醫院裡,盡管人流如織,但整個就診過程卻異常高效。我們在醫院內經歷了一系列流程:先是掛號,然後是抽血檢查,緊接着等待檢查結果,最後是醫生的診斷與治療。整個過程下來,竟然不到兩個小時就全部完成了。我看得出來,Sophie對這種效率感到十分驚訝,她之前對於中國醫院的效率顯然有着不同的預期。

當醫生決定給Sophie打退燒針,並開了一些西藥後,我注意到她那副緊張的神情終於放鬆了。針藥一並下,沒過多久,Sophie就感覺好多了,她的臉色也逐漸恢復了正常。這種快速的轉變讓她感到十分神奇,似乎有點重新認識中國醫療的意味。

她半開玩笑地對我說:「如果不是看到醫生用的都是西醫的方法和藥物,我可能真的會開始相信中醫的神奇。」我笑着回應她,說中醫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只是這次的情況用西醫更為直接和快捷。

起初,當我提出帶她去看醫生時,Sophie的確表現出了對中醫的好奇,尤其是針灸治療。她對於這種千年古老的治療方式既好奇又畏懼。但當我們到達一家現代化醫院時,我能感覺到她雖然輕微的失望,但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期待和對即將康復的安心。

這次經歷不僅讓Sophie對中國的醫療系統有了直觀的認識,也間接觸動了她對中醫文化的興趣。雖然這次沒有經歷針灸或其他中醫治療,但她已經開始詢問我關於中醫的更多信息,表示下次有機會想要深入了解。

這次去醫院的經歷,雖然因為病痛而起,卻也成為了我們共同回憶中的一個特別章節。Sophie的好轉,不僅讓我鬆了一口氣,也讓她對中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我希望在她未來的旅途中,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能夠健康、愉悅。

「還是中國醫生靠譜,如果在自己家……」Sophie虛弱地笑着,沒說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在那個瞬間,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自豪,也許這就是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經過一夜的休息,Sophie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決定調整我們原計劃的行程,盡量避免讓她過度勞累。接下來的幾天,我想着還是不要讓她太勞累,就去了最近的幾個地方,品嘗了地道的粵菜,我還帶她去體驗了當地的茶文化。每到一處,Sophie都會興奮地拿出相機,記錄下這些珍貴的瞬間。她對於每一樣新鮮事物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我則盡我所能,為她解釋每一個細節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雖然起初的不適讓我們的旅程有些波折,但正是這些經歷,讓這段經歷更加印象深刻。Sophie對中國的認知不再僅限於書本和媒體,而是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她開始更加真切地理解和欣賞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

當送Sophie到機場的那一天,我們都有些不舍。她緊緊擁抱了我一下,笑着告訴我「我還會再來的。」她這樣說,而我知道,這次經歷對她而言,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也是對中國無盡好奇和熱愛的開始。

Sophie來自歐洲,這一次的事件也讓我意識到,其實我們國家在很多方面是真的發展得很好了。

英國的醫療

英國的醫療體系廣受關注,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作為一項免費醫療服務,理論上為所有人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的確,這樣的服務在很多人看來是很好的,然而,現實中這項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常常因為資源分配不均、人口壓力大等問題而備受爭議。

在英國,普通的感冒發燒等小病,大多數人會選擇去藥房購買非處方藥物自行治療,而不是去醫院排隊等待看病。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但也反映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在非緊急情況下,你可能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看到醫生。

我想起在國外的一個朋友曾對我說過,她在國外的時候,被診斷出皮膚癌。他說從發現問題到最終被安排手術,整個過程充滿了焦慮和不確定性。他說:「我當時覺得很難受,我知道這可能是個大問題,但我還是得排隊等因為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都必須要排隊,我已經等了一年了。」這種漫長的等待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折磨。

結語

在認識了國外的朋友之後,我現在覺得,雖然英國比我們早發展很多年,但是就現在來看,我們很多方面也已經不必他們的差,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和福利。每個國家的福利體系都有其獨特之處,重要的是如何在這樣的體系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通過與英國人的交流,我更加珍惜我們國家的醫療資源,同時也學會了如何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本文根據網友投稿,真實經歷改編,文中姓名跟地名皆是化名,若有人搬運必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