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總部基地9.5億拍賣流拍,萬店女裝巨頭盲目擴張走向破產

2024年2月5日 27点热度 0人点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涵藝
昔日“中國版ZARA”,門店從9000多傢縮減至200傢,從上市到破產退市僅用了5年。生命如流星般短暫的拉夏貝爾(06116.HK),破產之路依舊走得艱難。
日前,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的一處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及不動產、辦公設備等在阿裡資產平臺公開拍賣。這筆資產評估價高達13.5億元,卻僅以9.5億元起拍,打了約7折。截至1月24日拍賣結束,共吸引13592次圍觀,但最終無人報名出價,本場拍賣流拍。
據悉,這筆資產的所有人是上海微樂服飾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微樂”),系已退市的拉夏貝爾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被法院指定的破產清算管理人接管)。此次被拍賣的辦公樓,正是拉夏貝爾核心資產,亦是其總部基地所在地。
拍賣公告顯示,被拍賣資產共包括6棟不動產、辦公和電子設備。土地使用權面積約40198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產業項目類,6棟樓宇均於2020年竣工,其中,1棟和2棟為溫度科技園,3棟為會議中心,4棟為拉夏貝爾辦公及對外轉租,5棟為亞朵酒店,6棟為地下1至2層停車場,證載建築面積共15.75萬平方米。
隨著拉夏貝爾及核心子公司破產清算的推進,公司旗下多項資產已相繼被處置。但藍鯨財經記者查閱阿裡資產平臺,公司其他相關資產拍賣大部分流拍,破產清算的最後結果不容樂觀。
圖片
圖片來源:截自阿裡資產
拉夏貝爾創立於1998年,是來自上海的服裝企業。曾通過多品牌戰略在全國各地快速佈局門店。據公司官網介紹,其營銷網絡覆蓋中國(除港澳臺)所有省份,擁有La Chapelle、La Chapelle SPORT、La Babite等多種品牌。由於品牌眾多,推崇時尚,拉夏貝爾曾被許多人稱為“中國版ZARA”。
2014年拉夏貝爾登陸港股市場,截至2014年底,拉夏貝爾門店總數隻有6887個,僅僅一年之後就增長至7863個,相當於每天要開2.7傢門店。2017年底時到達巔峰,拉夏貝爾擁有高達9448傢門店,全國各大商場都有拉夏貝爾的身影,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高峰時坐擁近萬傢門店,這是拉夏貝爾能夠上市的“資本”,但也是其衰落的根源。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拉夏貝爾凈利潤虧損1.6億元,直營品櫃數量有9269個。2019至2021年,拉夏貝爾連續虧損。2019年,在營業收入下降24.66%的同時,其凈虧損高達21.66億元,同比減少1258.07%。2020年,拉夏貝爾營業收入18.19億元,同比下降76.27%。進入到2021年,拉夏貝爾的經營仍未實現較大的扭轉。到了2021年底,公司僅有300傢門店,2022年底,境內經營網點數量僅剩218個。這相當於5年時間裡,拉夏貝爾關閉了超過9000傢門店。
上市未滿三年,其中連續兩年虧損,拉夏貝爾被實施了退市警告。
最終,2021年11月,拉夏貝爾發佈公告稱,因資不抵債,公司被申請破產清算。2022年4月,拉夏貝爾進入退市整理期。2022年5月,拉夏貝爾退市整理期結束,被上交所摘牌。2023年6月,法院公告顯示,拉夏貝爾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經債權人申請,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拉夏貝爾破產清算。2023年9月,拉夏貝爾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公司及相關各方積極配合管理人有序推進破產重整工作。
據最新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拉夏貝爾營業收入8398.8萬元,凈利潤虧損5276.7萬元。
拉夏貝爾為何像龍卷風一樣來去匆忙?資深品牌管理專傢、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拉夏貝爾實控人2019年質押爆倉,仔細看看其實問題早已存在,一直得意的“自營 多品牌”模式在快速奔跑過程被掩蓋了。“店多、品牌多、庫存多、打折多,隻是經營層面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資本對賭的上市套利導致企業無序化的趕超大規模,對標ZARA隻是簡單模式抄襲等原因。”
從整個中國服裝行業來看,拉夏貝爾隻是一個縮影。
2006至2012年期間,中國服裝行業總體增速超過20%;2015年之後,整體增速趨於平緩,大約為6%至8%。在2016年之前,行業景氣,高速發展。
但之後,服裝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過去粗放擴張的特效藥不再有效。到了2018年,危機全面爆發,2018年全國服裝銷售量為540.6億件,相較2017年的719.1億件下降近四分之一。
2019年,除了拉夏貝爾陷入泥潭,還有富貴鳥退市,真維斯倒閉,達芙妮虧損10.7億元,運動品牌貴人鳥虧損10.96億元……這些昔日的“時尚爆品”,各自走向自己的宿命。
拉夏貝爾的敗局不是服裝行業唯一的案例,但它的滑鐵盧足以引發行業的深度思考。“雖然這些服裝品牌的跌落與疫情三年的經濟大環境有關,但理性看,放緩發展步伐,真正去做好品牌規劃與定位,用心去研發符合消費者的產品,專註店鋪的精細化仍是品牌不可忽視的根本問題。”程偉雄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