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四問話音剛落,美迅速以行動作答,中美科技合作協議敲定續簽

2024年3月11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王毅外長對美國發出四連問,美國經過認真思索,迅速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為之後的中美關系向好又加了把勁。

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兩會期間的外交政策記者會上,王毅外長鏗鏘有力地向美國拋出了四個問題。與其說是四個問題,我倒認為不如說是對美國的「判詞」,美國就是一個出爾反爾、毫無信譽可言的小人國家,一個患有嚴重被迫害妄想症和「中國恐懼症」的心虛國家,一個要獨占王座、不接受平起平坐的霸道國家,一個只許自己吃肉、不許中國喝湯的無理國家。

事實上,要不是美國牢牢把着軍事、科技和美元霸權,否則按照美國當前的作派,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會和美國談合作。形勢變了,美國這一套放在二十年前走到哪裡都有人買賬,但是現在反美霸權聯盟興起,金磚上合等多邊國際組織遍地開花,美國的影響力日漸式微,早就不是美國和G7稱霸全球的時代了。中方反復說過很多次,中國和美國之間應該是合作大於競爭,王毅的四問就是在告訴美國,中國人從來不吃這一套,以後也會有更多的人都不吃這一套,世界不是個「餐桌」,美國也沒有資格和權利「點菜」。

王毅外長這番話的深層含義,美國多少是聽進去了。美國國務院剛剛宣布,稱美國和中國已同意將《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再延長6個月。這份協議堪稱中美關系的「晴雨表」,它始於1979年中美剛剛建交之時,當時兩國之間互信不深,科技合作是能最快令雙方放下芥蒂、打消顧慮、打開心扉的方法,於是《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得以簽署。45年以來,通過該協議,中美在教育與學術領域進行了廣泛交流,無數的中國學子在美學有所成,再回來報效祖國,這一成功典範也為後來的農業、能源、醫療、環境等領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來這項協議每5年續簽一次,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兩國關系走上下坡路,美國對中國掀起了貿易戰和科技戰,該協議飽受美國鷹派的攻擊和指責。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台之後繼承了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去年8月27日到期後,美國政府決定不全面續簽協定,轉而尋求短期延長六個月。美國的打算應該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旦續簽五年,那就相當於要和中國「捆綁」五年,但分成6個月,美國卻可以視兩國關系而定,隨時對華「科技脫鈎」。

然而就連這短期續約也是困難重重,今年2月27日,六個月期滿,本該是續約的日子,但美國卻想針對該協定進行修改、擴大和所謂的「加強保護」,雙方談判又面臨着重重阻礙。好在經王毅一番敲打,美國總算是想通了,中美科技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中美全領域合作皆是如此,1979年中美雙方是由科技牽頭推至全局,希望今天也能從科技開始,重新將兩國關系推向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