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家,讓我堅定了生二胎的決心,3個原因很現實讓人無力反駁

2024年3月13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雖說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放開了很多,但是不少的年輕人依舊不願意生育,仍然覺得「只生一個好」。

其主要原因就是年輕人的經濟水平有限,另外,還有一些次要的因素,比如年輕人比較忙、精力有限等等。

我曾經也是一個堅定的獨生主義者,我之所以只要一胎,是因為國家開放二胎的時候,我們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

回一趟老家,讓我堅定了生二胎,甚至生三胎的念頭

自國家開放二三孩政策以來,家裡的老人也多次有意無意地催我「再生一個」,但是我對老人的話是「一笑了之」,從來不當回事兒,直到這次春節回家過年,改變了我的想法。

過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走親戚,我也一樣。還記得那時大年初二,我們一家到老家走親戚,但是到一個關系較遠的親戚家時,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

家裡只有一個老人躺在床上,我和幾個同輩來訪的時候,老人並不能起身相迎,因為他下肢癱瘓了,只能夠臥床。

而我們到來拜年之後,他沒有像其他親戚一般的客套,而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請求:能不能幫我把床升起來一點,我想坐一會兒。

於是,我和幾個同輩便來到床邊,他躺的床是那種醫療床,是可以部分傾斜、升降的,但是我們幾個人都不知道怎麼操作,所以並沒有達成他的「願望」。

而他見到床沒有升起來,嘴裡也是一直嘟囔着「怎麼沒升?怎麼沒升?」

看到老人這樣子,我們其中的一個同輩,便安慰老人說,「我們去叫XXX,也就是平時照顧老人的親戚,一會兒就給你升上了。」隨後,我們幾個人便告別了老人,前去找親戚幫忙。

這件事令我感觸很深,大過年的,老人一個人在家,身邊沒有一個人陪伴,為什麼會這樣?

由於親戚關系較遠,我對老人並不是很了解,後來聽同輩的親戚說,老人只有一個女兒,遠嫁外省

結婚之後,老人就很少和女兒來往了,而女兒那邊還有公公婆婆和孩子要照顧,根本無暇過來看望老人。

而老人的老伴兒,前些年已經不在了,所以老人一直都是靠老家其他的親戚和村委照顧的,每天有人過來給老人送飯、翻身、清潔,但一般都是做完就走了。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家人,都有自己的老人,不可能一直留在這照顧他。

就是這件事,讓我放棄了「只生一個好」的念頭,准備再生一個,甚至兩個了。

是什麼堅定了我生二胎、三胎的決心?主要是因為這3個現實原因

我之前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很堅定地認為只生一個好,其實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都過了最佳生育年齡。

還因為我覺得只有一個孩子的話,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經濟資本來培養孩子,達到「精養」的目的。

從而將孩子養育得更加出色,這樣孩子不但能夠享受美好人生,也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的生活。但是,現在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①一個孩子,很難有足夠的時間照顧父母

這位親戚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當孩子結婚之後,就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孩子就需要照顧自己的家庭,包括子女、愛人。

並且,在照顧老人方面,子女除了照顧自己的父母,還需要照顧愛人的父母,所以孩子很難長期地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邊。

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的話,那麼孩子們可以輪流來陪伴父母。

父母如果生病,或是需要陪伴的時候,就能夠一直有子女陪伴在身邊了,再也不會像那位老人一樣,大過年的,自己還癱瘓在床,身邊卻沒人陪伴了。

②一個孩子,身上的擔子太重

如果只生一個孩子,孩子小時候身上不會有什麼負擔,但是長大之後,負擔將會很重。

因為子女不僅需要照顧自己的家庭,還需要照顧雙方老人,所以子女就必須整日東奔西跑,照顧了自己父母的情緒,又得去照顧愛人父母的情感,還得抽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需要認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可以說是「分身乏術」,累得夠嗆。

除了身體上的累之外,長期的高壓力狀態也會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讓孩子感覺身心俱疲,一點也沒有幸福感。

③一個孩子,略顯孤單

很多家長都覺得,只生一個孩子的話,孩子會得到「精養」,因為自己家裡的所有資源都給了孩子。

但其實,家裡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的話,孩子會活得很「孤單」

孩子的童年是需要玩伴的,而兄弟姐妹正是孩子手足情深的玩伴,是真正能夠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的玩伴。

孩子之間因為年齡相近,所以共同問題、共同語言都很多,也就會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地成長,因為他們之間可以「互訴衷腸」、「互相保護」、「互相安慰」等等。

等到長大之後,兄弟姐妹之間還能夠在事業上、生活上都相互照顧,這也會讓子女們的整體生活水平、幸福指數得到上升。

並且照顧老人的時候不再有負擔,讓子女更樂意照顧老人,照顧老人的時候也會更輕松一些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育理念,我們無法決定他人的思想。但是,建議各位一胎主義者,多看看現實下的老年生活狀態。

一個孩子,或許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美好,不僅會讓孩子壓力很大,等我們老了,也會深感一個子女的不便。

看完後,你還依然堅持不生二胎嗎?還是動搖了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