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路的樣子,暴露了他的修養

2024年3月13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生活中,很多現象是耐人尋味的。

比方說,走路的姿勢,千變萬化,又能留給我們不同的印象。

有人弓着腰走路;有人趾高氣揚;有人坐輪椅;有人扭來扭去......

可以這樣看,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就是一張對外公布的名片。

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走姿,人的修養就出現了。

01

遇長輩,慢慢走。

《孟子》里說:「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

生活在禮儀之邦,對長輩不能不孝順。既要保證長輩的吃喝,更要對長輩恭敬。

比方說,長輩生病的時候,端水送飯的態度要好,而不是把山珍海味端出來,往桌子上一放,就行了。

在陪同長輩同行的時候,要注意放慢速度,盡量在長輩的身後走路。

跟隨長輩慢慢走,其好處很明顯。

其一,體現長幼的順序,自己靠後,長輩靠前,順序就對了。

其二,你的後面跟隨,可以很好地照顧到長輩。萬一長輩走路搖晃,或者有很難上的台階,能夠及時扶一把。

其三,不讓長輩走丟。一些糊塗的長輩,到城裡來探望子孫,或者從農村搬入城裡來居住,對周圍的情況不熟悉,需要有一段適應的時間;患了痴呆的長輩,就更應該關照了。

古人還留下一句話:「不使頭發斑白者負重於道。」

我們在走路的時候,還要幫長輩「負重」,不能自己空空兩手,而長輩挑着擔子,氣喘吁吁。

比方說,兒女和父母一起去趕集,兒女開車,揚長而去,這是不對的。應該讓父母也享受到「當乘客」的喜悅。若是騎馬、趕牛車,應該是兒女趕車,父母搭車。

我們小時候,急着走路,父母在身後跟隨,隨時准備扶一把。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順序自然就應該反過來了。

02

遇急事,加快走。

看過一個故事,說王羲之的兩個兒子王獻之、王徽之在一間屋裡閒聊。

忽然,屋裡起火了,冒出了濃煙。

王徽之跳將起來,拔腿就跑到屋外。

王獻之不慌不忙,喊了奴僕的名字,然後讓奴僕扶着出門。

書里記載:「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

也就是說,王獻之在危險來臨的時候,能夠從容走路,顯得很有風度,比別人更高一籌。

現實和書本里的故事,是有差距的。若是火燒眉毛的時候,還等待奴僕來拯救你,恐怕是來不及的,並且也體現了一個人太愛面子,修養不夠。

在「看蘇州」平台上,外賣小哥王偉冒着台風去送餐,半路遇到一位落水的女子,他毫不猶豫跳進湖裡,把女子救出來。歇一口氣,他繼續送外賣。

在「廣州日報」上,寫了一位東莞的外賣小哥小劉。

他到一家螺螄粉店鋪取餐,發現店裡沒人,就趕緊去廚房看。原來,店主夫妻因為霉氣中毒,倒在地上。

他幾乎是百米沖刺的速度,打開門窗通風,喊周圍的人來幫忙。

等店主夫妻送到醫院後,有人來采訪他,他卻說:「小事不值一提,我還要送餐呢。」

人生路上,太多的時候,需要爭分奪秒。快速走,忘記了優雅,也沒有風度,但是人人都點贊,這就是最好的修養。

不管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急事,還是別人遇到了急事,你能發起「百米沖刺」,那就是一份善意,是想人家之所想。走路的姿勢也許不好看,很狼狽,但是很美。

03

遇閒時,讓人一步。

柳宗元在《鈷鉧潭記》里寫道:「流沫成輪,然後徐行。」

唐朝的柳宗元,閒來無事,就出去遊玩,因此他走得很慢,也常常讓路。

更可貴的是,柳宗元作為地方官,因為去鄉下的時間多了,和鄉里人就打成一片。

有人一大早就到柳宗元的住所,敲門,說:「無法承擔太多的官租私債,只能在山裡開荒種地,等收獲多了,再處理。能不能緩一緩呢?」

柳宗元高興地答應了。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

走路的時候,不要擁擠,而是懂得禮讓他人,這就是修養。若是能在人生路上,也讓人先行,修養就更加明顯了。

比方說,在人多的景區,你讓老人們先走,給老弱病殘讓路;在公交車站台,讓急着上班的人先上,自己大不了等下一趟。

04

真正有修養的人,會修煉自己的走姿。

人的走姿,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就像培養習慣一樣。

曾國藩說過:「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走路的修養,關鍵在「穩」字,自己走穩了,速度就可以控制了,也不會妨礙別人。

年輕的曾國藩,急着考取功名,反而多次落榜。

等他做官後,對於功名反而看淡了,出行的時候,也特別低調。

有一天,他坐着普通官員的轎子,在巷子裡遇到了另一位官員的轎子。

對方罵罵咧咧,曾國藩卻不生氣,只是輕輕探出頭來,讓轎夫禮讓。

可見,好的走路姿勢,體現的是人格魅力——任何時候,保持低調;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以此來調解自己的速度;走路不張狂,一生走正道。

05

一個有修養的人,走路的姿勢,並不是固定的,但是每一步都體現了教養、善意、規矩。

一個沒有修養的人,走路的時候,總是顧及自己,不顧及別人,也不會看具體情況。大概會有惺惺作態的可惡。

願你我,一輩子,行得正,走得穩,做得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