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為什麼必須堅持服抗凝藥物?

2024年2月5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有一天坐診,一位儀表堂堂的帥哥走進了“老年心血管病診室”。原來,今年剛滿40歲的他,在部隊的熔爐裡煉過6年,一身的腱子肉讓我好羨慕,可近半年來自覺心慌不適,經朋友介紹,今天找到我,說是要“討個說法”:我還這麼年輕,怎麼老是心裡慌慌的,很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啊?

沒有高血壓,沒有高血脂,也沒有高血糖,人傢是“三高”,而這位老兄可是“三無”啊。除了喝白酒外,沒有別的不良嗜好。一聽診,我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心律絕對不齊,心音強弱不等,且脈率低於心率,這不就是心房顫動嗎?心電圖、胸片、心臟彩超、甲狀腺功能等一套檢查下來,除了左房內徑稍大,就隻剩“心房顫動”這個陽性結果了!

得知自己的病情後,他很是緊張和擔心。依我看,他這份擔心還真不多餘。因為,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還記得當年我在負責病房工作的時候,幾位鮮活的病例又浮現在我眼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他們或終身殘疾,或早已離開了人世:

59歲的張先生,一覺醒來,左側肢體不能動彈;

67歲的王嗲嗲,傍晚還是好好的,能說會到,凌晨一點突然不能言語,不醒人事;

74歲的李娭嫉,原本是準備出院的,卻倒在了去購買早點的電梯裡。

歸納起來,房顫的危害表現為:房顫人群死亡率加倍;發生腦卒中(腦栓塞)的發生率增加5倍;誘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心功能衰竭;影響生活質量;癡呆發生率明顯增加。

房顫分5型,即首診房顫,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長期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按這個分型方法,這位患者當屬“首診房顫”,所謂首次房顫,就是首次因房顫就診,而與房顫的持續時間無關,也與相關癥狀及嚴重性無關。

為什麼會發生腦卒中

房顫發作可能導致心臟功能下降,而最值得關註的一個後果是引發卒中,也是最危險的一種情況。房顫時心房內易產生血栓,血栓脫落進入動脈,一旦進入大腦就可能導致腦栓塞。每6個卒中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引起的,房顫患者卒中風險比常人高出5倍。

高血壓、心功能下降、糖尿病及肥胖等均為卒中高危因素,即便沒有前面幾種情況, 65歲以上的房顫患者也是卒中的高危人群,他們的凝血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房顫時心房裡容易形成血栓。

此外,一些存在血管病變的人群,特別容易引起血栓脫落,而導致腦卒中,更需要警惕。

如何治療房顫——“十字”方針

當然,病因治療首當其沖,豪飲白酒也是不行的。另外,房顫治療必須遵循“十字”方針:節律控制(恢復竇性心律)、室率控制(控制心室率)和抗凝(預防動脈血栓栓塞事件)。

恢復竇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可以用藥物或手術的辦法做到,而抗凝必須一以貫之房顫治療的全過程。因為,堅持服用抗凝藥物,是房顫患者預防卒中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房顫患者應視預防卒中為“頭等大事”,積極進行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前必須進行危險評分,簡便的評分方法為CHADS2評分即患者如果合並有心衰、高血壓、年齡>75y或糖尿病,各計1分,如果有中風或短暫腦缺血發作史者計2分,總分6分。

若CHADS2評分為0分(低危),可用阿司匹林75~150mg/d預防。

評分為1分(低~中危),可用華法令(國際標準化比值即INR 2~3)或阿司匹林75~150mg/d。綜合患者的意願,出血風險,INR檢測條件來選擇。

評分為2分(中危),需用華法令(INR 2~3)。也需綜合患者的意願,出血風險,INR檢測條件來選擇。

評分為3分(高危),需用華法令(INR 2~3)。

但,年齡>75歲,INR可控制在1.6~2.5。對於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要註意出血風險。

目前已有多種口服抗凝藥物應用於臨床:華法林、達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華法林因其療效肯定、價格低廉,受到臨床青睞,應用廣泛。

華法林的最大療效多於連續服藥4-5天後達到,停藥5-7天後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華法林治療時應從較低劑量(如1片/d)開始。初始劑量治療INR不達標時,可按照半片/d的幅度逐漸遞增並連續檢測INR,直至其達到目標值。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體質虛弱、營養不良、心力衰竭、肝臟疾病、近期曾進行手術治療)應從更低劑量(如半片/d)開始用藥。華法林的缺點就是容易受一些藥物和食物的影響,

因此,應定期監測INR,調整劑量。初期至少應每3-5日檢測一次INR,達標後每4周檢測一次。

幾點建議

1.凡是用了抗凝藥,都要評估出血風險,對出血風險高的患者更應該加強關註。

2.房顫患者,特別是有卒中病史的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藥。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房顫發作的關鍵:不熬夜、戒煙酒、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4.讓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不再高,均處於安全的范圍內。

【江醫生坐診時間】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二、四、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