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什麼告老還鄉?左宗棠:李秀成的150萬兩進了他的腰包

2024年3月1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古代歷史上,每一個人物都是多面的,由此他們的一些做法也讓人不解,甚至流傳到後世多存有爭議。但隨着流傳,人們會有很多結論成立,究其緣由,卻也有一定的道理。

拿曾國藩來說,他同樣也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甚至左宗棠能得以被提拔曾國藩算是下了不小的力氣,並且算是功勛卓著。但是在曾國藩殺劉秀成的事宜上,眾說紛紜,究其緣由,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呢?

一、曾國藩的威名

先來看曾國藩,雖說是世代務農,但是隨着朝代的變遷,曾國藩家中早已今非昔比,算是積累了不少家財,而其父親還成了秀才,說是書香世家也不為過。

曾國藩又是家中的長子,所要承擔的又有所不同。所以年幼的時候,他就跟着父親讀書識字,完成的頗為不錯,畢竟他在九歲的時候就將「五經」讀完。

所以說有曾國藩的父親打基礎,曾國藩在學業上只會更精進一步,家塾、學院等他都有待過,而後曾國藩也算是子承父業,也考中了秀才,而後又中了舉人。

奈何在舉人的位置上,曾國藩停留了很多,可以說是原地踏步了幾年,又苦讀了兩年,才得以前進為進士。其也算是光宗耀祖,振興門楣了。

曾國藩由此入京為官,更在仕途上兢兢業業,可以說在入朝的前十年裡,曾國藩的職位提升不少不說,話語權和在京城的威名更加的重要起來。

其中清朝的湘軍、水師等創立名聲遠揚,而這一事宜的主要負責人無疑就是曾國藩了。隨着其勢力發展,曾國藩在清朝的地位顯然舉足輕重。

在鎮壓太平軍的事宜上,曾國藩可是出了不少力。在東南地區的大部分掌控權歸手曾國藩等官員手中後,他的攻勢似乎越來越猛了。同時太平軍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畢竟其接連攻克了不少地區。

可曾國藩的計策也不弱,其將目標對准了天京。而且他不僅考慮到了前方的勢力,還考慮到太平軍可能攻擊清軍後方的可能。由此曾國藩將目標一分為三,算是做到了全方位的考慮。

很快,太平軍不僅失去了重要的戰略重地,而且待清軍合圍後,洪秀全所帶部隊更加的岌岌可危,可以說糧草不足,更有大勢力打壓,不久洪秀全便病逝。

太平軍顯然已經潰不成軍,曾國藩得以攻陷天京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果不其然,在湘軍的全力攻擊下,天京城門開,太平軍已然很快覆滅。

這時,李秀成雖然扶立了幼主,但又有什麼用呢?既然天京已經淪陷,迎接他的不過是「被擒」,乃至眾多士兵投降。

李秀成的能力不弱,加入太平軍後更是非常的努力。不論是學習還是訓練上,李秀成皆是如此。最直觀的當屬李秀成能在四五年的時間里從士兵升至將領了,可謂也是驍勇善戰的一員。

不過就是李秀成被俘不久後,便被曾國藩「殺」。

二、「殺」李秀成

天京被攻陷,李秀成有攜幼主逃,但終究是強弩之末。而後就是曾國藩讓李秀成寫自述了,並且在這同時清廷可是有要求說將李秀成押至北京的,如此李秀成應該怎麼處置,自然是要清廷來做決定的。

可是,當李秀成的自述完成後,曾國藩就將他的命留在了南京。要知道這時在清廷認為李秀成顯然已經是太平天國的實際領袖,一定程度上說是領頭的,自然得送與京師。

曾國藩這樣做無疑是為清廷做了決定,勢必有些越權。不過曾國藩給出的理由是怕李秀成的余黨集結,恐有不安等。總歸來說,他的理由很是牽強,但清廷似乎還聽進去了,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為其開脫。

但深究曾國藩「先斬後奏」的緣由,後世給出的幾種看法,也是不是全然沒有道理。首先呢,就是關於曾國藩的功績,在其戰報送至京師時,自然得有所誇大其詞。

而且就李秀成的「自述」肯定也是先經過曾國藩之手,說沒有改動恐怕是不可能。再加上李秀成若是去了京師,要是多說點什麼或是少說點什麼自然對曾國藩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這一「猜測」若是不太可能,那在「金銀財寶」上的說法,就很難不讓人深信不疑了。

畢竟如果太平天國的一些錢財真進了曾國藩的口袋,他自然是不能讓李秀成有機會說出口,所以說曾國藩對其還是有一定忌憚的。

不過這些多為「猜測」,更沒有十足的定論。而曾國藩殺李秀成的原因尤為復雜,存在的因素眾多,所以說這一爭議流傳至今,給人以一定的影響。

三、曾國藩和左宗棠

最後曾國藩的勢力逐漸暗淡,終返回了南京,並就任兩江總督。心情更是鬱郁寡歡,更心中存有內疚,終病逝。

說回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系,他們皆作為晚清的名臣,一定時期內兩人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他們二人在一起共事的十年裡,工作事宜上完成得不錯,在一些文章的切磋上也難分伯仲,可以說交情至深。

但是這兩人的友誼卻在曾國藩攻克天京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簡單來說是「割袍斷義」都沒有問題。

要知道此前在清廷用人至今,左宗棠得以施展才能全然仰仗的便是曾國藩。而且曾國藩當時還堅信曾國藩有獨當一面之能,所以對其尤為的器重。

待到出兵時,曾國藩更是認可了左宗棠的用兵能力,給予其挑大樑之責。

表面上看似非常的親近,但背後終究會有所不同,所以矛盾也便會自然而然的堆積起來。就如左宗棠自然是要強的一個人,在善惡是非上他分的清清楚楚,有才華但也不失清廉。

反觀曾國藩自然是要面子,對於名聲更是最為看重的。如此,左宗棠有什麼說什麼,顯然曾國藩與之關系破裂便是時間的問題,也可以說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總的來說,兩人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功績、成就。晚年,左宗棠與曾國藩的關系更是達到了冰點,而左宗棠更是直言不諱,甚至有說左宗棠逢人便罵曾國藩的說法。

結語

清朝的歷史尤為復雜,關於曾國藩和左宗棠的事情很多都存在爭議,但不得不說他們兩人作為晚清名臣,做出的功績確實不少,一些情況下也不由得的令人敬重和佩服。

曾國藩對清廷的忠誠有目共睹,但必不可少也會出現矛盾的可能,而在殺李秀成的事宜上無外乎也是一種可能,如此也便與曾國藩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