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北大集有一種“味兒” 啥味兒?年味兒!

2024年2月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臨近春節,買年貨是咱們老百姓春節前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到鄉村大集上去尋找“煙火氣”,采購特色年貨。遼寧沈陽渾南區的祝傢大集,這段時間,大集上年味兒漸濃,不但本地人紛至沓來采購年貨,很多外地的遊客也慕名而來。紅紅火火,熱鬧非凡。

笨豬肉、烤豬蹄、大繭蛹、寬粉條、黏豆包、灌血腸……這些地道的東北特色美食承載著當地人記憶中的“年味”。每逢公歷1、4、7集日,祝傢大集都是人頭攢動。春節臨近,大集更加火紅,一大早,各個攤位前就排起了長龍。

市民 吳艷君:全都是地產的,還有自己生產的綠色食品。上這兒購物就是“一站式”購物,全能買到了!

大集不僅吸引了本地人,還有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上海遊客金先生一傢自駕來到沈陽,遊覽市區景點之餘,專門來到大集采購年貨。

上海遊客 金洪偉:這裡的東西非常豐富,是我們大城市有些看不到的。還有這裡的人氣很旺,非常好的一個地方。

長沙遊客 張利捷:太熱鬧啦,市井氣非常足。一個燉大鵝,還有一個酸菜白肉,還有這邊的雜糧餅,孩子們都非常喜歡。

可甜可咸的“踩”糍粑 過年餐桌必備

而南方的年味,有為過年準備的糍粑。這幾天,在湖北恩施建始縣,傢傢戶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當地制作糍粑的方式叫“腳踩舂碓”,一般是3個人站在一頭扶著欄桿踩著碓頭碾壓搗碎米粒,2個人拿著木棒一邊蘸水一邊翻動著碓窩裡的米團,一翻一錘交替著將糯米捶打成團。

恩施州建始縣村民 張定芝:打糍粑要用力。但是不能用蠻力要用巧力,打出來的糍粑才真正地好吃。

糍粑制作的工序復雜,要提前將淘洗好的糯米浸泡一整晚,再放到木甑裡,蒸一個半小時左右。糯米蒸熟之後趁熱倒入石臼裡,反復不停地捶打,直至看不見飯粒,黏結成團。打好糯米後,再將整團糍粑挑到鋪滿面粉的桌子上,對糯米團塑形。揪坨、壓扁、調圓,最後再將糍粑靜置晾幹,待其變硬後,便可打包保存。

糍粑吃法可甜可咸,可以直接在火上烤著吃,也可以炸著吃,還可以搭配米酒煮著吃。在當地,松軟香糯的糍粑是每到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寓意著全傢和睦團結、生活甜蜜幸福。

品美食賞非遺 鐵水流花夜空綻放

品特色美食,賞非遺表演大飽眼福。近日(18日),四川眉山的非遺焰火活動和花燈,吸引了不少旅遊前來遊玩體驗。

晚上七點半,隨著精彩的焰火流星雨瀑佈正式拉開了民俗非遺表演的序幕。夜空中,非遺傳承人將1600攝氏度高溫的鐵汁拋起,再用木板打向空中,鐵水迅速崩裂開來,一串串耀眼的鐵花在夜空綻放,像滿天繁星雨點般落下。

眉山市民 周美琪:打鐵花太震撼了,也吃了很多美食,我覺得這個氛圍非常不錯。

除了非遺表演,活動現場還有不少特色美食,讓大傢在感受非遺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感受一場味蕾的盛宴。

年味漸濃 好戲美食齊登場

隨著農歷新年的臨近,各地的年味兒也是逐漸濃烈,看一出好戲、嘗一碗美食,不同的方式感受相同的年味兒。

這兩天,浙江紹興新昌縣熱鬧了起來,當地組織偏遠山村的村民們來到城區,逛展館、遊古街、看大戲,感受不一樣的年味兒。一大早,首批進城體驗文化年味兒的,是當地小將鎮的800多名村民,他們參觀了唐詩之路博物館等當地新建新修的文化場所,感受當地的唐詩文化和非遺作品;為了讓村民更好的感受年味,當地還特意準備了一臺精彩的本地戲曲,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大傢的陣陣掌聲與叫好聲。

浙江紹興新昌縣小將鎮村民 俞立山:我今年75歲了,這種看大戲的體會還是第一次,確實很過癮很開心,下次還要參加。

據了解,新昌縣是一個山區縣,一些偏遠鄉鎮的村莊分佈點多面廣,當地在堅持“送戲下鄉”的同時,開展起“進城看戲”活動,免費接送山區群眾進城體驗文化設施與文化服務。

扣碗,也叫蒸碗,寓意著“蒸蒸日上”,是豫東美食,也是當地傢傢戶戶春節餐桌上必備的年味。隨著農歷新年的臨近,河南商丘多傢老字號扣碗的定制、銷售進入高峰期,蒸籠裡香飄四溢,年味漸濃,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店內的廚師們忙碌不停。

河南商丘非遺高傢扣碗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 高梅:每天大概有個四五百碗,然後再過幾天,每天要賣個千把碗。

起鍋燒油,放入花椒、幹辣椒等配料,待香味兒融入油中,立馬放入醃制好的五花肉、雞塊、魚塊、排骨等炸制,炸到金黃酥脆後撈出,再放入蔥、薑、八角,最後澆上熬好的料汁上籠蒸制,大約30分鐘後掀開籠蓋,一碗碗香味濃鬱的扣碗就做好了。

市民 朱金亮:今天過來訂幾套,一部分留給自己吃,一部分送給外地朋友,讓他們感受一下咱們豫東的年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