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7丹霞小鎮:一片「丹」心永向黨 黨恩如「霞」照紅壤

2024年3月1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甘孜縣丹霞小鎮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來馬鎮317國道725段,於2023年5月正式開園。其中「丹」意為紅色傳承,代表轄區群眾一片丹心永向黨,「霞」意為霞光萬丈,代表黨恩猶如萬丈霞光永遠照耀着這片紅色土地。

圖為雪山下的丹霞小鎮 攝影:張宇

來馬鎮鎮長奪吉介紹道:「丹霞小鎮有『五興紅』文化,第一是走馬紅,代表的是來馬鎮的產業興。從古至今,來馬鎮的走馬在西藏都是很出名的。」來馬鎮的馬飾品工藝也遠近聞名,每年舉辦各類賽馬活動數十場次,出售上等走馬近百匹,交易金額達上千萬元,是本地群眾增收的重要產業。

圖為正在講解「五興紅」文化的來馬鎮鎮長奪吉 攝影:張宇

第二是「藏房紅」。與傳統的藏式房屋有所不同,丹霞小鎮的藏居全部採用新型鋼材建房,談及背後原因,奪吉鎮長講道:「因為甘孜縣木材資源不多,所以採用新型鋼材建房。這樣既能節約成本,還能節約木材,而且建設周期短。」

圖為丹霞小鎮的鋼材紅色藏居 攝影:張宇

第三是「紅山紅」。新龍縣紅山景區距離丹霞小鎮約29公里,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與317國道相連。因此,選擇丹霞小鎮作為紅山景區的集散地和服務地可以為遊客帶來十分便捷的出遊體驗。丹霞小鎮與紅山景區的聯動是「強強聯手」,既方便旅客,又帶動了甘孜縣和新龍縣的旅遊產業發展。

圖為新龍縣紅山景區風景 攝影:張宇

第四是「長袖紅」,代表着來馬鎮居民的「生活興」。甘孜兒女能歌善舞,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藏族歌舞文化。特別是「甘孜踢踏」,將有着深厚藝術內涵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2014年11月,「甘孜踢踏」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五是「革命紅」。1935年紅軍長征時,藏族同胞在來馬鎮手捧哈達迎接紅軍,紅二、六軍團曾在此地休整。這給來馬鎮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賦予了這片土地厚重的紅色基因。

圖為丹霞小鎮的標語塑像 攝影:張宇

正值川藏公路通車70周年之際,奪吉鎮長告訴記者:「317國道貫穿整個來馬鎮,給當地居民的出行和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同時也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以前幾乎要用一個小時才能到甘孜縣城,現在30多分鍾就到了。而且當地居民不再需要用馬、牛來運送酒類、土豆、糧食等物資了。」

談到來馬鎮未來的規劃,奪吉鎮長補充道:「當地居民對317國道很認可,有時候路邊有垃圾,大家會很自然地撿走,證明他們就是愛護這條路,317國道在大家心裡非常受歡迎。所以,現在來馬鎮在規劃擴大入戶路、通村路的寬度。在此過程中,第一個是不占基本農田,第二個是徵求居民意見。」

圖為2023年「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遊節開幕式」 供圖:來馬鎮鎮長奪吉

近年來,來馬鎮依託國道317線做出丹霞小鎮、走馬場、馬匹交易中心、最美驛站、山地文化旅遊節等新嘗試,在川藏北線上探索着鄉村振興之路。充分發揮國道317線的作用,努力提高當地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帶動群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把「兩路」精神落在了實處,使川藏公路真正成為民族團結之路、文明進步之路、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中國西藏網 記者/張宇 陳浩力 登真巴珍 甘孜縣委宣傳部/洛絨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