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打日本輕松的很,可到了美國打日本卻為何難於上青天?

2024年3月16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美國蘇聯對日作戰,這兩場戰事確實在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蘇聯軍隊似乎是輕松取勝,而美國軍隊則歷經艱苦。但這種簡單的比較,忽視了戰爭背景和戰場形態的復雜性。

01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上的波濤突然翻騰起巨浪,這不是自然的風起雲涌,而是由一場意想不到的襲擊攪起的風暴——珍珠港事件。就在1941年12月7日的一個清晨,353架日本飛機如同急風驟雨一般撲向了夏威夷的珍珠港,還有那瓦胡島上的美軍和海軍基地。這一出突如其來的戲碼,直接送走了2403名美國人進入長眠,另有1178人受了傷。這一幕,仿佛是開啟了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門,也正式點燃了太平洋戰爭的火花。

在這邊廂,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上你來我往,那邊廂,蘇聯正和德國的納粹在西線上玩着一場生死游戲。特別是1942年6月28日起,斯大林格勒成了他們的棋盤,這場游戲一直玩到了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一場鮮血染紅了戰史的大戲,參與演員多達兩百萬人,這數字,放在哪個戰役中都能稱王稱霸。

講到日本,那個時候,日軍可謂是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霸道,但遇到的是一個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物資匱乏的中國。然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就像是打了個大大的轉折,因為接下來,日軍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在經濟、工業、軍事方面都遠遠超過自己的美國。

於是,日軍將大量的海空軍主力都押注到了太平洋的賭桌上。在戰爭初期,他們甚至成功地讓美國太平洋艦隊失去了三個月的戰鬥力。而那個我們通過大銀幕熟悉的《血戰鋼鋸嶺》,故事就是在這片戰場上展開的。

02

1945年春末夏初,太平洋那邊上演了一出血腥劇——沖繩戰役。美軍這回是真下了血本,從太平洋戰區調動了大把的海陸空力量,打的是個「大」字。這場戲,不僅規模大得驚人,搞得時間長,損失也是史無前例,可謂是美日大戲的壓軸場。

這場仗打得,美軍都得重新琢磨怎麼攻打日本本土。咱們先不談戰術,單說這損失,美軍為了沖繩,可是掏空了家底。據說,第10集團軍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一共丟了65631人。加上海軍,總共有12281人掛了。這戰斗的殘酷程度,直接把不少美軍步兵連給磨滅了,步兵損失占了總數的八成以上。美國為此還得從本土往沖繩送了22801名補充兵。

但這還不算完,精神崩潰的案例數以千計。想想看,連綿不斷的炮火、沒完沒了的作戰、天天下的大雨睡都睡不好,還有那些拼了命的日軍和被迫充當人肉盾牌的平民。更別提那些因為泥濘而無法安葬,遍地都是的屍體和難聞的惡臭——這得多可怕,能把多少人嚇瘋。

03

到了1945年,就算德國那邊已經舉白旗認輸了,太平洋這邊的日軍卻還硬是咬着牙堅持。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原本被看作「日本異類」的沖繩人民,也跟着日軍一起抗爭,導致將近四分之一的沖繩人民喪生。這讓美國人開始頭大了,他們意識到,要是真動手攻打日本本土,那守着的不僅僅是400萬日軍,還包括一大批從各地調回的精銳部隊。要是這麼干,美軍的損失可能大到難以承受的地步,有人一算,傷亡數字可能得上百萬。

這時候,美國在歐洲的兵力如果要調過來參戰,那蘇聯的斯大林在歐洲的勢力就會更上一層樓,畢竟他那邊的兵力有着600萬之眾。美國人這才着急了,想着得找別的辦法結束這場戰爭。

於是,他們開始琢磨各種計劃,比如勸蘇聯往遠東那邊派兵,或者乾脆來個大的——用原子彈。還有的主張,跟日本做政治上的妥協,總之,怎麼樣能少流點血,怎麼樣就怎麼來。

04

沖繩戰役,這場在太平洋舞台上的血戲,雖然落幕了,但清點損失的活兒卻遠沒結束。等到了50年代,美國官方拿出了最後的賬單,那數字比最初嚇人的報告還要嚇人。細數下來,美國陸軍掉了5522個兄弟,海軍陸戰隊少了3263人,海軍痛失5193人,其他還有30人。算下來,一共14008名美國人犧牲,英國那邊也有82個傢伙沒能回家。除了這些,美軍還有66039人受傷病折磨,其中61471人戰役結束都沒能回到隊伍中。

算上算下,美軍在沖繩的總損失超過了8萬人,死者超14000人,這數字比瓜島硫磺島加起來還要翻一番。沖繩戰役,無疑成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噩夢,也是二戰中僅次於突出部戰役的血腥戰場。

這戰斗為啥這麼難打?首先,日美海空軍一開始就是針尖對麥芒,裝備戰術上沒太大差距,日本海軍的高官們還有不少是在英美留過學的,甚至打起來還能碰到老同學。然後,島嶼戰這塊,日軍玩得溜,利用地形優勢,固守堡壘,直接讓美軍的火力優勢打了水漂。最後,那股東方式的犧牲精神,特別是神風特攻隊的沖擊,心理上給美軍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總的來說,美軍要想在對日戰場上拿下勝利,難度之大,最後不得不拿出了核武器這個終極王牌。

05

說起蘇聯對日作戰,那可是二戰尾聲的另一出好戲。不同於蘇德戰場的血雨腥風,或太平洋上的島嶼爭奪戰,蘇軍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較量,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這不,光說地形,太平洋那狹窄的島嶼就限制了美軍的手腳,而東北那開闊的平原,簡直就是蘇聯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天堂。

再聊聊具體的戰爭背景。二十世紀初那場日俄戰爭,日本人可是拼了老命,最後把俄國給干趴下了,這一戰讓日本一躍成為了世界強國的行列。那勝利,對日本來說,就像是個永遠掛在嘴邊的金牌,時不時就拿出來炫耀一番,說自己怎麼怎麼能打敗西方的白人。

但是,隨着一戰結束,十月革命的爆發,那個新生的蘇聯和過去的俄國沙皇時代已經判若兩人。而日本呢,由於它沒怎麼深度參與到一戰的歐洲陸戰中,對於火力革命這回事,了解得相對模糊。它的火炮射程和威力跟西方那些大國比,差距還是挺大的。加上資源受限,陸軍的對手大多是中國這樣的東亞軍事弱國,發展的方向自然和西方越走越遠。

這樣一來,當蘇軍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這片土地上碰頭,情況就變得很有意思了。蘇聯那邊,兵強馬壯,戰術戰略俱佳,裝備上也是相當先進。日本那邊,雖說也不是吃素的,但在火力和戰略層面,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06

二戰初期,諾門罕這地方,日本和蘇聯打了一場大仗,那叫一個慘烈。1939年的時候,日本代表着那個偽滿洲國,蘇聯站在蒙古國這邊,兩邊就這麼硬碰硬了。這一仗下來,日本人發現自己的大炮不僅短,而且力不從心,蘇聯的火炮射得遠又准,日本那短炮根本打不到人家,只能乾瞪眼。更別提蘇聯的裝甲部隊,那裝備和戰術上的優勢,簡直就是碾壓,讓日本人吃足了苦頭。最後,這場戰事以日本關東軍的失敗收場,從此以後,二戰期間日蘇兩國都保持着一種微妙的和平狀態。

要說起來,那個時候日本在東亞算是挺能打的,但這主要是靠海軍的實力。陸軍呢,實話實說,和蘇聯、美國、德國這些大國比,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連一戰時那些陸軍強國的水平都沒夠到。這也就解釋了為啥美軍在太平洋打得那麼辛苦,因為他們主要還是和日本的海軍過招,陸軍上的對抗相對少一些。而蘇聯,主要是陸地作戰,一旦打起來,日本的短板就暴露無遺了。這就像是,你讓海豚鯊魚在水裡比劃,海豚游得快,但真打起來,那鯊魚的牙可不是蓋的。

07

到了1945年,希特勒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蘇聯和日本這對老朋友的和平日子也快到頭了。2月4號,那個雅爾塔會議開幕了,各種議題擺上桌面,從軍事形勢聊到對德國的處置,再到波蘭問題一應俱全。但是,有個話題是私下裡聊的,那就是蘇聯要不要對日宣戰的問題。羅斯福和斯大林倆人單獨坐下來,緊鑼密鼓地聊起遠東的事情。

美國這邊頭疼的很,盡管他們把日本海軍打得落花流水,把菲律賓拿回來,還占了太平洋上不少島嶼,但是日本的陸軍在大陸戰場上還是硬氣得很,日本本土的主力更是毫發無損。美國高層一算,即使德國玩完,日本還能撐個18個月,美軍可能還得送掉100萬人。所以,羅斯福那是恨不得蘇聯趕緊加入對日作戰的行列。

雖然有蘇日中立條約擺在那,但斯大林心裡有數,這種政治上的小問題,戰後大吹大擂一番就過去了,可以把日俄戰爭時的恩怨當做藉口。但日本那邊,可就沒那麼樂觀了,他們對戰爭的態度和當初挑起對美戰爭時大不相同。眼看太平洋戰場的形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美軍已經登陸沖繩,如果蘇聯也來湊熱鬧,那對日本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所以,日本最希望的,就是蘇聯能老老實實地不參與進來,至少能給他們喘口氣的機會。

08

到了二戰末期,日本軍隊人數雖然沖到了700萬的天量,好像數字很漂亮,其中400萬還部署在本土,似乎准備着跟美軍在家門口拼個你死我活。要是跟美軍在巷子裡玩玩游擊,或許還能耗他一耗。但要是換到東北的平原上,跟蘇聯這個二戰洗禮過後的大佬對磕,日本陸軍那點裝備和人數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蘇聯紅軍那是有世界上最猛的炮兵和坦克部隊,兵力達到了驚人的1000萬人。

再說蘇聯那邊,德國一投降,他們就開始往東方調兵遣將,速度之快,簡直不給人喘息的機會。到了8月,日本的間諜匯報,蘇聯調了800到1000列軍車往東方送兵。到了8月初,估摸着蘇聯在遠東的兵力已經達到160萬,坦克4500輛,飛機6500架。這配置,放眼望去,誰敢說聲硬的?

然後看看日本的關東軍,那可真是個悲劇。為了應對太平洋和其他地方的戰斗,從1943年1月到1945年1月,關東軍被抽走了13個師團,兵力縮水到只剩四十多萬。到了1945年3月,又有7個師團被調回本土和朝鮮南部,連帶着1/3的儲備物資和一大堆幹部都送回國內,准備在本土上演生死對決。自1943年起,關東軍還失去了200多支獨立部隊。結果,當本土決戰成了首要任務時,關東軍那邊就別指望能分到什麼好資源了。

簡單來說,日本的關東軍在蘇聯紅軍面前,就跟小學生硬要跟大學霸比試數學似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事情報部門對和談前景看得很悲觀,他們清楚,蘇聯這邊一旦開打,關東軍那點實力,根本擋不住蘇聯的鐵拳。

關東軍這邊,簡直就是爛泥扶不上牆,面對蘇聯的紅軍,那是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他們自然是希望越晚打越好,幻想能拖到1945年秋,甚至1946年春天。哪怕多爭取一天,關東軍似乎都能在戰備上做得更好一點。

但蘇聯的大計劃根本不會考慮關東軍的想法。遠東蘇軍的作戰計劃是6月28日就已經拍板定案的,准備時間定在了7月25日。然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華西列夫斯基將軍後來回憶,7月16日,斯大林給他打了個電話,非要他們提前10天完成戰備。斯大林急匆匆的,估計和美國原子彈試驗成功脫不了干係。

這邊蘇聯還沒開打,美國那邊已經先下手為強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不僅僅是對日本的重創,更是給了蘇軍即將行動的一個明確信號。

簡單說,關東軍想拖延時間,但歷史的車輪不等人。蘇聯那邊已經准備就緒,美國的動作更是加速了歷史的步伐。在這種背景下,關東軍的命運,可想而知。

09

就在美國給了日本兩記重拳之後,斯大林也按捺不住了,於8月7日下午定了個日子,說8月9日就要開干。到了8月8日下午,蘇聯的莫洛托夫把日本大使佐藤尚武叫過去,宣讀了宣戰布告,理由直接就是日本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戰斗的鍾聲即將敲響,但蘇軍的部隊和裝備還在路上呢。

蘇聯這一出手,可謂是典型的閃電戰戰術。開戰第一天,就算是蘇聯第一遠東方面軍損失了1173人,對方不過是日本的一些邊境哨兵而已。這場突如其來的攻勢,不僅是軍事上的,更是在外交上徹底封死了日本的所有退路,讓日本徹底絕望,看不到任何繼續戰斗的意義。

最後,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只能通過廣播,向全國和全世界宣讀終戰詔書,宣告日本投降。這一天,不僅僅是日本戰敗的宣告,更是整個二戰最終落下帷幕的標志。日本陸軍再硬的脊樑,面對這樣的局面,也只能低頭認輸,接受殘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