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流,激增古鎮「留」量

2024年3月17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貢川鎮古名「貢堡」,集古老的城牆、屋宅、橋梁、寺廟、祠堂、水井、巷道於一體,被譽為三明最有特色的明代古城。

貢川古鎮是宗祠文化聚集地,這里的陳氏大宗祠為明代宮殿式建築。當地還有姜、聶、張、邱、羅等姓氏家祠。

貢川最經典的小巷要數進士巷,因明朝這里出了3名進士而得名。

東南網3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通訊員 魏興谷 文/圖)沿街的書畫集市,河邊的川野露營地,簡陋的農房變身貢喜咖啡館……日前,穿行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永安市貢川鎮,新業態將流量變「留」量,來往遊客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貢川古鎮,地處三明市永安北郊胡貢溪和沙溪交匯處,距離永安市區18公里。小鎮雖不大,卻擁有1200多年歷史,早在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就已建鎮,當地流傳着「先有貢川、後有永安」的說法。

作為福建唯一保存完好的城堡式古鎮,走進貢川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連綿不斷的古城牆。城牆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環繞整個古鎮,全長3100多米,牆面高達7米,城牆用鵝卵石花崗石和丹霞石作基礎,上部用青磚包砌。目前仍遺存1000多米的城牆和5座城門。

如何讓古鎮從「沉睡」中活起來?找准自身定位和發展路徑是關鍵。近年來,貢川鎮把保護好歷史文物放在第一位,以文旅新業態推動歷史文化保護與鎮村發展有機融合,激發古鎮活力。

作為3A級景區的核心區,貢川古鎮有集鳳、延爽等4個連片村,長期居住村民3700餘人。伴隨着古鎮改造提升工程的不斷推進,鎮區面貌日新月異。

「一頂帳篷」「一杯咖啡」近來在年輕人中迅速出圈,而在貢川古鎮,能帶來「留」量的場景遠不止這些。依託村民閒置農房、古宅建築,貢川鎮在「詩、書、畫、樂、游」等新賽道上精準發力,在培育書畫、雕刻等相關業態的基礎上,引進夜經濟、水上經濟、古琴文化等新業態,打造「貢」品一條街,舉辦龍舟邀請賽、元宵民俗踩街等大型活動,貢川古鎮實現文化引流。

「貢川鎮現有機垣楊公祠、陳氏大宗祠、古井、古街等古建築和遺跡120餘處,我們通過文化與新業態相融合,擴大古鎮文化影響力。」永安市貢川鎮黨委書記朱旭輝說,2023年鎮里投資150萬元,着重打造古琴文化館,在讓古鎮得到更好保護的同時,積極活化利用,講好古建老宅「新故事」。

如今,古鎮不僅是貢川人的寄居之所、夢繞之鄉,也成了產業融合發展、村民村集體增收的活力之源。探索創新「三聯三權三單」跨村聯建黨建機制,以集鳳村作為領建村,成立古鎮片區黨委,有效帶動產業互補的鄰近4村抱團發展。僅村企合作一項,每個聯建村每年就可獲分紅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