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列侯、關內侯、縣侯、鄉侯、亭侯,都有什麼區別?

2024年3月22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列侯的出現,始於秦國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中,為了激發士卒的戰斗積極性,在軍中設置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

其中,列侯(秦時叫徹侯),是位於最高級的第20級。在漢武帝時期,避漢武帝的「徹」字,因此改為列侯。

關內侯位居19級,僅次於徹侯。

如果不考慮其他加官的話,列侯的職位,堪稱諸侯之下,萬人之上,擁有列侯的人,擁有自己的封地,謂之食邑,某種意義上來說,地位相當於諸侯,在秦國僅次於國君,因此受封者寥寥。

比如商鞅、公子市、公子悝、白起、呂不韋,有意思的是,那個身無尺寸之功的嫪毐居然也是列侯,這就耐人尋味了。

「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

大秦天團

而商鞅原本是衛國公孫,為公孫氏,之所以被叫成商鞅,恰恰是因為作為列侯,他的封地在商地。

第一個區別,列侯有封地,關內侯沒有。

在呂不韋死後,列侯的分封基本上是停止了,尤其是在秦始皇親政以後,或許是對權力的限制,此後見於史冊的列侯很少。

輔佐秦始皇滅六國的老將王翦、丞相李斯,以及後來把持秦二世朝政的趙高,其實都不是列侯。

以至於王翦在領兵出發滅楚之前,忍不住跟秦始皇抱怨:

「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劉邦建立西漢以後,反其道而行,一口氣封了143人,其實並不是說列侯貶值了, 而是劉邦打天下,人家是出了立的,所以新王朝建立,必然要給與點賞賜作為回報。

畢竟,連地位在列侯之上的諸侯王,人家都一口氣封了七個,還是異姓。

漢承秦制,二十等爵制度被兩漢繼承,但也做了修改。

比如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列侯和關內侯從軍功爵位中抽調出來,當做一種榮譽稱號予以封賞。

這兩者除了地位上有差別, 在實際內容上也不一樣。

所以,關內侯和列侯,到底有哪些區別?

第一個區別:

列侯,有封地,並且一般名號就是他的封地名。

比如平陽侯曹參,舞陽侯樊噲,其封地就是平陽和舞陽。而且,列侯是可以立國的,不論封地大小,一般都叫做侯國。

舞陽樊噲墓

這里還有個細微差別,有些人太牛叉,如果按照地名來叫顯得不夠大氣,於是會專門取個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冠軍侯霍去病。

而他的封地,也是從相鄰的兩個縣中各自劃拉出來一塊,取名冠軍侯國(位於今鄧州市)。

因為這個名字太霸氣,即便是皇帝放水也不太好意思,所以整個兩漢,封冠軍侯的就仨。

而關內侯,有爵但無封地,之所以叫關內侯,也是因為秦朝時期,所謂的王畿之地基本都在關內,而王畿之地一般是不封給列侯的,所以秦朝叫關內侯的一概沒有地。

「秦都關中,以關內為王畿,故曰關內侯也。」

西漢的關內侯,基本也是沒有地,但特殊情況會有例外,比如在匈奴牧羊的蘇武,回來以後因守節有功,雖然也賜關內侯,但特令給與食邑。

「舊關內侯無邑也。以蘇武守節外國,劉德宗室俊彥,故特令食邑。」

蘇武牧羊

到東漢的時候,特殊情況也沒有了,食邑折算成俸祿,由朝廷直接發放。

第二個區別:

列侯的封地和爵位可以世襲,但關內侯的爵位是只爵其本身,不能世襲。

同樣是霍去病,英年早逝,去世以後他兒子霍嬗繼承了封爵和食邑,但是這孩子確實可惜,十歲那年跟着漢武帝去泰山封禪,回來不久就暴斃身亡。

爵除。

在歷史文獻中想要區分受封的是關內侯還是列侯,一個巧方法就是看文中表述是用賜字還是封字。

如果是賜爵某某侯,那基本就是關內侯,如果是封某某侯,那就是列侯。

原因還是一樣,封,是帶有裂土分封的含義的。

好,第二個問題,縣侯鄉侯和亭侯又是啥?

列侯不是有食邑嘛,食邑雖然小,不像諸侯王那樣動輒幾個郡,但他也是有數量區分的。

這個區分,是從東漢開始的,西漢的列侯雖然食邑可能也在某縣、某鄉,但名稱里不帶縣、鄉、亭,一概統稱為某某侯。

而東漢的列侯,按照其食邑的行政等級不同,一下子就細分成了三個等級,並且這種等級直接體現在了侯爵名號里。

縣侯,以縣為食邑,為列侯中最高等級。

鄉侯,以鄉為食邑,次之。

亭侯,以亭為食邑,再次之。

比如我們的關二爺,其爵位就屬於漢壽亭侯。

漢壽亭侯

其中,鄉侯也分都鄉侯,地位比鄉侯高,原因是這個「都」字,其實是指受封地在縣城所在的鄉。同樣的,在亭侯之上,其實也有個都亭侯。實際上是五個等級,在這里就不做展開。

東漢後期,隨着朝廷腐敗,官員封賞越來越多,甚至連宦官也獲封為後(沒錯,說的就是蔡倫),所以實際上在封食邑的時候,已經不再封整個縣或者整個鄉、亭。

而是按照戶口數來封,比如食邑五百戶,食邑兩千戶,說白了就是這兩千戶農民今年上交的賦稅都是你個人所得。

劉秀當初分封的雲台二十八將,都封為縣侯,他們的食邑,有食二縣、四縣、六縣的區別。

到東漢中後期,很少出現食邑一整個縣的列侯,這就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朝廷直接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從地位登記上來說,縣侯的地位高於鄉侯,鄉侯高於亭侯,但實際上這里邊的貓膩也很多。

因為單單看經濟效益,食邑多少戶才是最實在的。低級侯爵食邑未必就比高級侯爵食邑少。

再者,食邑的地點在哪裡,是人口稠密,農業高產的河南地還是遼西塞外,是受封者老家,還是外地,這都是背後士人和宦官乃至於外戚之間博弈的參考數據。

武將立了功,不得不封,但宦官如果想要找茬子,或者純粹是為了惡心你,就可以在這上邊做手腳。

三輔之地(漢朝的直轄郡)

最後一個問題,哪些人可以封列侯?

外戚、功臣、宦官、宗親。

根據文獻記載,東漢一共有636位列侯,其中縣侯336位,鄉侯120位,亭侯180位。

縣侯中,147位是因功封侯,屬於功臣侯。而更有意思的是,在這147位功臣侯中,有87位是漢光武帝劉秀封的,正如當初劉邦一口氣封了143位列侯一樣,在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光復漢室的劉秀,自然也對功勛集團給與了極大的回報。

剩下的60位縣侯中,有35位是東漢末年的漢靈帝和漢獻帝所封。掐頭去尾,剩下僅有25位功臣侯是其他皇帝分封!

這麼一對比,就很好理解了, 立朝初大規模分封,是為了回報功勛集團。

王朝末期,先有黃巾起義,後有諸侯格局,為了鎮壓起義,漢靈帝不得不對鎮壓有功之臣進行拉攏和回報,同樣,在諸侯割據時代,本無實權的漢獻帝繼續分封,也是為了拉攏世族集團,希望藉此可以拉攏地方,重新恢復皇權。

漢靈帝後期形勢圖

比如鎮壓黃巾有功的名將皇甫嵩,被封為槐里侯,食槐里、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

沒錯,兩個縣一共才八千戶人口。

須知,在秦漢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口超過萬戶的縣的長官才配叫縣令,低於這個數的只能叫縣長,前者等級是六百石到千石官品,而後者只是三百石到五百石官品。

言歸正傳。

不止如此,在總共的636位列侯中,以外戚身份受封的有80個,最耐人尋味的是,在這80個外戚列侯中,竟然有73個是縣侯,剩下3個為亭侯。

這就說明,外戚因為和皇帝的親戚關系,可以獲得更好的受封機會,以及一躍而位極人臣的速度。

同樣的,在所有宦官侯中,為縣侯的數量也達到了60%。

反之,總共120為鄉侯中,有62個宗親侯和41個功臣侯,占比86%,在180個亭侯中,宗親侯和功臣侯一共168,占比93%。

說明了啥?功臣和宗親干不過外戚和宦官,地位日益下降,外戚和宦官一旦封侯,多以等級最高的縣侯為主,而有功之人和劉氏宗親卻只能屈居鄉侯、亭侯。

東漢的外戚-宦官集團對朝政的掌控由此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在地位最低的180位亭侯中,後期的漢安帝和漢順帝封了57個,緊隨其後的兩個在位一年的漢沖帝和漢質帝忽略不計,最後三位皇帝漢桓帝、漢靈帝、漢獻帝一共分封了73個,占整個東漢亭侯的73%。

也就是說,越到東漢行將就木的階段,土地愈加被豪強和世族所掌握,而皇帝手裡所掌握的土地和人口資源已經不多,且不說像雲台二十八將那樣動輒食邑幾個縣的闊氣已經很難,即便是直接給一個縣作為食邑,也已經是入不敷出了。

但是為了拉攏宦官、豪強世族的支持,這種濫封列侯還得持續下去,於是只好一塊錢掰兩半花,以亭侯來滿足對方的需要。

到了三國時期,經過多年戰亂,人口大幅減少,賦稅成為各國最求之而不得的稀缺資源,因此對於封侯就更加小心謹慎。甚至即便有封侯,也多是一些不帶食邑的侯爵。

比如曹操就開腦洞想出了名號侯這個稱號,其實也就是拿關內侯當列侯使用了。

雖然一度威震華夏的關二爺只是個漢壽亭侯,但是大家別忘了, 就連人臣楷模的諸葛孔明,其實也只是個武鄉侯而已。

魏晉之際,重新設置了五等封爵,列侯的地位就更加不值一提,此後歷朝沿用不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