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稱帝後,為了避免父親給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後世沿用兩千年

2024年3月23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漢朝剛建立的時候,劉邦憑借超前的眼光,沒有選擇推翻秦朝的政治制度,而是將秦制沿用了下來,並加以改進,形成了漢初的「郡國並行制」,而劉邦就是最為尊貴的皇帝

然而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因為劉邦剛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劉太公還活着,劉邦成為了皇帝,那就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人,即使是親爹見了他也要行禮

父親拜兒子在古代是極為不孝的事,但是劉邦的皇帝地位在那擺着,不會有人比他更尊貴了,而劉太公只是一個百姓,向皇帝行禮是應當的,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於是劉邦翻閱史書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方法,這個辦法甚至讓後世的開國皇帝們沿用了兩千多年。

一、流氓翻身成皇帝

劉邦歷來被人們稱為「流氓皇帝」,這是因為在他發家之前還在老家沛縣的時候,真的幾乎就是一個游盪在街頭巷尾無所事事的流氓。

相傳當時劉邦沒有什麼固定工作,也就沒有什麼收入,完全靠吃家裡的維持生計,有的時候劉邦為了節省一頓飯錢會在飯點准時到他大哥家中蹭吃蹭喝,甚至還會帶一群狐朋狗友一起來蹭飯。

然而他大哥去世早,家中其實只有大嫂一個人操持生計,在當時那個年代,百姓家生活本來就不容易,更別說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了。

大哥家本來條件就不好,然而還要時不時應付劉邦的蹭飯,這讓劉邦的大嫂非常不高興,但是又不好直接拒絕小叔,於是在一次劉邦帶着客人來蹭飯的時候就故意將鍋碗剮蹭出聲音來示意沒有飯了

劉邦聽到之後知道沒有飯待客了,於是就將朋友們帶出去吃了一頓,然而在回到大嫂家之後發現竟然有飯,於是就埋怨大嫂小氣

甚至之後劉邦登基稱帝了封賞劉家人的時候都對這件事耿耿於懷,認為大嫂讓他非常沒有面子,於是就將大嫂的兒子封為了「羹頡侯」,可見劉邦的心胸其實並不算寬廣

然而即便如此,劉邦在該給家人面子的時候也不會含糊,在他登基之後就將父親劉太公接到了皇宮中居住,讓老人家經過了這麼多年磨難之後也享受一下

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天下不可能有兩個皇帝,他自己是大漢開國皇帝,那讓他的父親劉太公要以什麼身份自處呢?

二、受父親跪拜違反禮制

要知道古時候人們將孝道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不是只有儒家才倡導的,即使在諸侯混戰的春秋戰國時期,「孝」也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准則。

孝道要求長幼尊卑有序,孩子的地位天生就比父母低下,對待親長是要恭恭敬敬請安並進行侍奉的,並且越是身居高位的權貴人家越是重視這一套,因為這不僅是「孝道」的要求,更是宗法制的要求。

然而劉家的情況就出現了即使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孝道也不知道應當怎麼進行處理的情況。

劉邦身為劉太公的兒子,生來就是應該拜見父親的,但是與此同時,劉邦又是全天下最尊貴的皇帝,劉太公再怎麼封賞地位都不可能比劉邦更高了,除非劉邦讓位給劉太公,讓劉太公當皇帝,這樣劉邦才能理所應當地參拜父親

但是顯然這樣做群臣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為只有將天下打下來的劉邦才是他們甘心侍奉的君主,劉太公只是個農家老頭,他算什麼?

而劉太公也很自覺,知道兒子現在有身份地位了,不是能隨便拜見別人的人,於是甚至某天帶着家人們主動去拜見兒子

這可怎麼使得?雖然劉邦不是什麼孝子,甚至當年項羽俘虜了劉太公威脅劉邦要將他爹做成肉湯的時候說過「分我一杯羹」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但那也不是在和老爹面對面的情況下說的啊!

如今父親和其他長輩們面對面跪拜自己,這不是讓劉邦折壽麼?於是劉邦趕緊將劉太公扶了起來,並宣布從此以後父親不用拜見自己。

但是僅僅這樣做也不是個辦法,劉太公的身份和地位到底應該怎麼定還是一個讓劉邦非常頭疼的問題

如果劉太公在劉邦登基之前就已經去世了,那事情就要簡單許多,對劉太公只要尊一個「皇考」就夠了,畢竟「考」本就指去世的父親,那「皇考」就是皇帝去世的父親

但是如今劉太公還好好活着,沒有將活人叫做「先考」的道理,這簡直就是咒劉太公去死,於劉邦也是一件非常有損德行的事,會被臣子們詬病。

於是劉邦在發愁的時候就開始翻閱以前的史書,想要從禮制記載上找到處理這件事的方法,沒想到不僅讓他真找到了,例子還近在眼前!

三、「太上皇」的由來

時間倒退幾十年,當時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成為了全天下的主人,並為自己這個無上尊貴的位置起了個名字:皇帝

在秦始皇稱帝之後,便對一些其他皇室成員們的身份地位進行了重新命名,這其中就有他的父親秦莊襄王嬴異人

秦朝建立之前,人們稱呼前一位王都是「先王」,但是現在國家的元首已經更名為「皇帝」,「先王」自然就不合適了。

簡單改為「先皇」當然也可以,後世很多皇帝也都是這樣用的,但是對於身份前無古人的秦始皇來說就顯得無法凸顯出秦國皇室的崇高地位,於是就將秦莊襄王尊為了「太上皇」

劉邦看到這個稱呼之後滿意極了,因為秦始皇和他的情況非常相似,秦始皇是登基之後要給父親追封一個崇高的地位,而他自己也是登基之後要給父親一個崇高的地位。

盡管秦莊襄王當時已經過世了,但是他的處境和劉太公確實一樣的,劉邦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地位比皇帝尊貴,但是又沒有實際權力的稱號!

於是這之後,劉邦果斷將這個想法下達了群臣,效仿秦制,將父親劉太公尊為太上皇,臣子們也認為這很合適,沒有什麼反對意見。

於是劉太公就這樣成為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同時也是唯一一位沒有當過君主,但是卻成為了太上皇的人

結語

劉邦的這個決定顯然讓後世的皇帝們非常認同,在此之後,皇帝們借鑒劉邦的經驗並稍作更改,許多朝代的開國皇帝都對先祖進行追封,將往前幾代的祖輩父輩尊為皇帝

通過這樣操作,開國皇帝們既能為自己的家族鍍金,又能順理成章將祖輩父輩尊為太上皇,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