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一地下黨被偽軍包圍,隔壁地主指着冒煙鍋灶道:快鑽進去

2024年3月25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1944年9月23日,傍晚,老圩區農抗會會長陸兆厚來到朱王村(泰州市興化市大營鎮朱王村),借着夜色的掩護,敲開了村內的一戶幹部家的門,隨後開展秘密的地下抗戰工作。

當時的陸兆厚原以為,臨近傍晚,夜色昏暗,自己行事又足夠小心,應該不會有人發現自己的行跡。

然而,就在他進入村東那戶幹部家中不久,不遠處,人影一閃,隨後,對方便快速地向着村外跑去了......

當夜,白駒據點內的日偽軍得到陸兆厚在朱王村的確切消息,隨後,據點內的二十餘名偽軍悉數出動,眾人一路疾行,很快便來到了朱王村附近。

此時,正在屋內談工作的陸兆厚還沒有說完話,便看見原本站在院門口「放哨」的女人,匆匆折返回屋內,氣喘吁吁地沖着他急喊道:

「陸會長,快,快跑,黃皮子狗過來了!」

敵人來的突然,陸兆厚才站起身,便聽見院外一通雜亂的腳步聲響起,隨後便有人大聲地拍打着院門。

「開門,快開門!」

前門是出不去了,那個村幹部見狀,趕緊拉起陸兆厚,三兩步來到了後院牆根處,隨後蹲下身,讓陸兆厚踩着自己的肩膀,翻牆爬進了隔壁院內。

隔壁是村地主徐九堂家開的一所釀酒作坊,當晚,正在酒坊跟着伙計們一起幹活的徐九堂,突然聽到隔壁人聲喧嘩,走出屋外,才抬頭,便看見了正在翻身過牆的陸兆厚。

還沒等徐九堂開口,便聽見對面的那人低聲輕呼道:

「老徐,是我。」

徐九堂一看,原來是經常到村內宣傳抗日的農抗會會長陸兆厚,登時止住了原本想要驚呼喊人的念頭。

徐九堂出生在一個傳統地主的家庭當中,頗有愛國抗日的進步思想,對日寇侵略行徑,切齒痛恨。

此時,見到抗日的陸會長蒙難,徐九堂當即意識到了現下的危急困境,來不及多說,他登時便走上前去,直接拉着陸兆厚的手便匆匆來到了釀酒坊內。

釀酒坊內還有一個半大的小伙計,正在一旁的鍋灶處蒸大麥,徐九堂對小伙計道:

「一會兒甭管誰問起,都不要說見過陸會長。」

那小伙兒趕緊點頭,徐九堂知他忠厚老實,因此便不再多說,隨即環顧了一圈酒坊內,大酒缸雖然能夠藏身,但很容易被敵人發現;谷堆又太淺,藏不下陸會長這樣的大個子。

怎麼辦?

隔壁此時已經傳來了拷問、踢打的聲音,相信敵人尋不到陸兆厚,很快便會想到這邊,得立即找個妥帖的藏身之處,否則就危險了!

徐九堂再次看了一圈屋內,最終將目光盯在了窗旁用來蒸大麥的鍋堂處,此時鍋堂上還冒着裊裊余煙,釀酒的大麥已然蒸熟。

徐九堂腦海中靈光一閃,登時有了辦法。

「陸會長,情況危急,趕緊鑽進鍋堂里躲一躲。」

眼見陸兆厚面露難色,徐九堂趕緊扒掉鍋堂內尚有熱氣的草木灰,然後將大鍋里的熱水潑掉,換成冷水,雖然依然冒着白氣,但鍋堂內的溫度已經低了不少。

隨後,徐九堂又找來了一床裹着濕水的酒糟被子,讓陸兆厚披裹着被子,一頭鑽進了鍋堂之內。

陸兆厚鑽進鍋堂的那一霎那,酒坊的門被一眾日偽軍士兵們推開了。

「你們倆,剛才看到有可疑的人進來了嗎?」為首的偽軍頭目踱進屋內,劈頭問道。

徐九堂和小伙計一齊搖了搖頭,表示沒有看到任何人,他倆就一直在這里釀酒,整個酒坊內沒有任何外人。

那名偽軍頭目自然不信,他擺了擺手,讓身後的偽軍進酒坊內仔細搜查,一眾偽軍魚貫而入,迅速在酒坊內翻尋查找起來。

徐九堂和那名小伙計快速地相互看了眼,從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一絲隱隱的擔憂。

「會不會被查出來?」

不多時,便有一個偽軍來到鍋堂附近,不過,對方看了眼依然冒着些許熱氣的大鍋,壓根就沒有想去鍋堂裡面看一眼的想法。畢竟,在對方看來,剛燒過火的鍋堂,怎麼可能有人敢鑽進去。

其他偽軍士兵們,倒是搜查得很仔細,卻始終沒有任何發現,眼見沒有搜出人來,那名偽軍頭目便擺了擺手,悻悻地離開了釀酒坊內,向着附近其他民戶而去。

確認敵人走後,徐九堂趕緊將陸兆厚從鍋堂內拉出,當晚,陸兆厚便安全地回到了根據地。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491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興化文史資料》,童月余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