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180年不遇,老人說:上墳避開4個時間,啥意思

2024年3月2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好!


清明節即將來臨,這個緬懷先人、祭奠祖先的重要節日,每一年都會給我們帶來沉重而純朴的氣息。可是今年的清明節格外特別,甚至被稱為"180年不遇"的一次重大時機,據說老人家都建議我們在上墳掃墓時要避開4個特殊時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共同思考一下背後的內涵和原因。


不可否認,世人對於節日的重視,體現了對生命、對祖先的虔誠與敬畏。《禮記》有雲"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祖"。我們的祖先非常注重對逝去親人的哀悼和紀念,將之視為一種人倫大節,希望通過祭祀的方式寄託哀思,汲取精神力量,接續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祭祀作為中國悠久的禮儀習俗,不僅代表了對祖先的尊敬和緬懷,更蘊含着子孫們的孝心和禮數。


孝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以貫之的基本理念和做人准則。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這一德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多麼重要的地位。而祭祀則是孝道的重要體現,後人通過定期上墳掃墓,不僅體現了對逝者的緬懷與追思,更能讓祖訓祖德代代相傳,精神永駐子孫心間。清明這個時節,更是孝思飄盪的重要時間。


而為何今年的清明會被視為"180年不遇"的特殊年份呢?這其中暗藏着非常神奇的天文奧秘和歷法學說。根據古老的數術紀年,每180年被稱為一個"正元",一正元內又被細分為三個"元",每一元60年,內含三個"運"。而2024年正好是九紫離火大運的開端,換言之,今年是我們重新踏上九運征程的第一個清明,距離下一次九運初期的清明還需等待180年之久。


此外,今年更是60年一次的"青龍年",甲辰龍年的到來再配合清明小長假,無疑給了這個時節無上的意義與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清明節出現在二月廿六日,我們習稱為"早清明",並且剛好逢上"九星五黃日",古人認為這天"諸事不宜",還有雙四節日等多個特殊時間匯聚在一起,難怪老人家會提醒我們上墳掃墓要"避開4個時間"。


首先,4月4日這一天最好避開。這不僅因為清明節通常在農歷三月即4月5日前後,還因為"4"在老一輩人心中往往被視為一個不太吉利的數字,尤其是"雙四"的重疊出現,就更加需要規避了。古人雲"四大皆空",也暗示這一天進行重要事宜不太合適。


其次,4月3日也需要避開,因為這一天正逢寒食節。這個節日素有"絕火"的禁忌習俗,我們在祭掃時不可能准備熱騰騰的供品,而只有冷冰冰的食物恐怕也難以真誠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與敬意。


再者,掃墓拜祭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人們會選擇上午9點至下午3點這個陽氣旺盛的時段,"不早九,不過三",這是為了更好地凝聚陽氣、迎接新的生機。


最後,新墳和老墳拜祭的時間也有不同。一般新墳會選在清明節前後的若干天進行,並有不少地區習俗規定新墳"不過社",也就是要在立春後第五個"戌日"之前完成拜祭。而老墳則多遵循"前三後四"的習俗,在清明節前三天或後四天這個時間段內祭祀。


可見,我們祖先對於祭祀的時間選擇是極為講究的,既體現了對太陽運行及陰陽五行的高度重視,更蘊含了求吉避凶、敬天畏地的智慧與哲學。我們倡導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並用科學理性的態度加以解讀和弘揚,這不僅是對祖先的尊重,更是對生命與文明的敬畏。


在這個特殊的清明年,讓我們一起秉承孝道精神,懷着虔誠的心態祭奠先人,但同時也要以理性開放的思維傳承祭祀禮儀,達到彰顯文化自信與弘揚優秀傳統的雙重目標。只有將人文底蘊與現代理性有機結合,我們的祭祀活動才能更加科學合理、意義非凡。而避開"4個時間"的提醒,則是對我們這種現代智慧解讀的最佳體現。讓我們攜手共襄盛舉,共同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揚下去,為祖先、為子孫後代,為祖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