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有「愛」無「礙」,為精神障礙患者打造回歸「中轉站」

2024年3月2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43歲的亮亮,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離家6公里的醫院。亮亮患有小兒麻痹症,小時候總遭到別人嘲笑,久而久之,變得自閉、焦慮,最終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為了看着他,我們幾乎很少出門。」亮亮的母親表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占了自己大半輩子時間。

面對精神障礙患者難出門、難康復、難被社會接受的狀況,近年來,江蘇省常州經開區積極開展「精康融合」行動,探索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努力為精神障礙患者打造回歸「中轉站」,讓他們逐步擺脫疾病困擾,回歸社會。

難以承受的精神障礙之痛

走進亮亮家中,牆壁斑駁,前院僅有幾張舊板凳,十分冷清。他的母親正在廚房忙活,而他獨自窩在房間。

「一日三餐,都要提前給他做好。」這樣的習慣,亮亮父母堅持了30多年。「退休前,我和他爸輪流照顧,廠里和家來回趕。」亮亮母親撓了撓臉上新長的紅斑,訴說着照護的不易。

長期待在家裡的亮亮,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也鮮有機會接受康復訓練。「如果我們去世了,誰來照顧他呢?」兒子的病痛、照料的繁瑣,像石頭一樣壓在亮亮母親的身上。

在常州經開區橫林鎮余巷村,大成一家三口都患有精神疾病。「由於無人照顧,他們一家經常服藥不規律,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常州經開區社會保障局民政科副科長韓昊霖表示,科學服藥、定期去醫院復查,是最優的康復途徑。可余巷村距離最近的醫院大約6公里,村里直達的公交車發車間隔超過1小時。對於大成一家,連出村都是難事,定期就醫就更難了。

韓昊霖解釋,缺少康復環境會導致患者病情加劇,家屬在照顧重壓下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出現「過度反應」。

探索「走出去」的融合康復之路

2024年元旦橫山橋鎮德康驛站內其樂融融,精神障礙康復學員將廢紙箱組裝成收納盒,分享給小區居民,方便他們放置雜物。

驛站社工李明介紹,站內專門為康復學員設計了一套美化廢紙箱的工藝流程,並鼓勵學員送給周邊居民,鍛煉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

2021年以來,常州經開區在橫林鎮遙觀鎮橫山橋鎮及戚墅堰街道建成4家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康復服務的德康驛站。其中,戚墅堰街道德康驛站服務范圍還輻射潞城街道和丁堰街道,覆蓋全區的精康服務格局初步形成。目前,4家德康驛站中,長期駐站接受康復服務的精神障礙患者有100餘名。

然而,農村精神障礙患者居住分散,站點輻射能力有限。為此,常州經開區讓德康驛站「流動」起來,每周一次下沉鄉村開展康復服務。

「大成、阿芳,快進來坐!」「亮亮和老媽一起來啦!」橫林鎮德康驛站開展的精康服務下沉鄉村活動中,志願者們招呼着患者。「每人領10元錢到村里買菜,看誰買的種類更多。」志願者費學良喊着。

肉絲、洋蔥,再來塊豆腐。」大成和妻子阿芳率先出門,與小商戶討價還價。夫婦倆是活動的常客,反復訓練後,逐漸掌握了生活技能。另一邊,亮亮由母親拉着走到豆腐攤前,示範買菜步驟,亮亮學習模仿,獨自買到了紅棗;患者老黃由鄰居姚建萍帶着,成功買到了菠菜、雞蛋等8類物品。

亮亮的母親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說:「這半年來,兒子學會了買菜、打電話、坐公交車,志願者們還經常給他打電話,給予陪伴和安撫。」

如今,遙觀鎮東方村、漁莊村等地成為德康驛站的農療康復實踐基地,康復學員在基地種植、除草;橫山橋鎮芳茂山公園內,康復學員擺攤售賣賀卡、毛巾兔等手工作品……「圍繞精神康復、技能學習,德康驛站探索『走出去』的模式,把關愛傳遞到每個角落。」常州經開區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徐鑫說。

努力讓精神障礙患者回歸社會

橫山橋鎮德康驛站內,小華跟着音樂老師,練習唱歌。

「起初,他一直縮在角落,一坐就是大半天。」驛站社工介紹,30多歲的小華過去很少與外人接觸。今年初來到德康驛站後,精防醫生黃富斌為他定製了康復方案。

「相處過程中,我們還發現部分學員喜歡唱歌,於是專門購買了鋼琴、聘請了音樂老師,讓他們在學習中釋放情緒,改變自我。」社工介紹,在多方努力下,從前悶聲不語的小華變得積極自信,願意展示自己。

「常駐德康驛站近一年,包含小華在內的多名康復學員鍛煉了社交能力,學會了生活自理。」評估結果讓黃富斌感到欣慰,「原先,康復治療只通過醫生上門或患者到院進行,德康驛站為患者康復提供了開放、包容的環境。」

組建以社工、精防醫生、心理咨詢師為主的專業團隊,對站點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德康驛站成為常州經開區精神障礙患者們進入社會的「中轉站」。

「出站」是最終目的。徐鑫表示,德康驛站的探索就是努力為精神障礙患者回歸社會打基礎。下一步,常州經開區將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全域覆蓋的基礎上,健全以精神障礙患者為中心、家庭為基礎、社區為平台、機構為支撐的社區康復服務體系。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