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處二百年》,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

2024年3月28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你好,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我的《軍機處二百年》。

紫禁城的乾清宮廣場西側,靠近隆宗門,有一排簡陋不起眼的平房。與金碧輝煌的宮殿相比,它頗顯寒酸,遊客們多數會忽略它。然而,別看它不起眼,它卻是大清帝國一百八十餘年的決策中樞。它就是軍機處,即清朝中央軍事領導機構。

軍機處為清朝獨有,首創者乃雍正帝。雍正帝為何要設立這麼一個機構?根本原因是想有效發揮清朝君主集權的優勢,而導火索是一場發生在帝國西北邊陲的戰爭。

1.以文書而治天下

事情起於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和碩特蒙古首領羅卜藏丹津叛亂,被年羹堯岳鍾琪盪平。羅卜藏丹津逃亡准噶爾。雍正四年,內政整肅完畢,雍正帝准備對准噶爾用兵。

雍正七年,戰爭爆發。軍情如火,需立即處理,且必須保守秘密。但當時的政治機構卻不盡如人意。清承明制,以內閣為國家行政中心。內閣設於紫禁城太和門外的文淵閣附近,而雍正帝在養心殿處理政務、就寢,兩者相距一千餘米。宮禁重重,手續繁多的處理流程,容易延誤時機;而軍報到京,先經過內閣,難保不會泄露機密。於是雍正帝以需要一個保密的處理機關為藉口,在隆宗門牆根旁搭建了一排平房,始稱「軍需房」,後改稱「軍機房」,又改稱「軍機處」,以心腹允祥張廷玉蔣廷錫三人,秘密辦理軍務。

西北戰事結束後,雍正帝並未撤銷軍機處,反而在第二年增設辦理文書事務的「小軍機」——軍機章京;雍正九年,又鑄軍機處印信,儲於大內,此後一直延續,直到清亡。一個臨時機構,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影響如此之大?因為皇帝借着軍機處,掌握了「乾綱獨斷」的技術,破解了朝廷集權統治的難題。

養心殿的西暖閣,是雍正帝處理政務,批閱奏章的地方。牆壁上懸掛着一副雍正帝手書的對聯,十分醒目:「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雍正帝不加掩飾地表達了他對集權的渴望。那麼,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秘密在於軍機處的三個字:「勤」「速」「密」。雍正帝追求高效。軍機處甫一成立,雍正帝就規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須在當天完成。即便一天的奏摺多達幾百件,也必須連夜處理完畢。皇帝如此嚴格要求,軍機大臣的工作就很辛苦了。

王文韶是清末的一位軍機大臣。在他的日記中,留下了軍機大臣辛苦工作的場景。每日凌晨3點,天還沒亮,王文韶就要入值軍機處。光緒七年的元旦,他凌晨2點就到了軍機處,忙到早晨七八點才能緩一口氣,休息一下。一早辦公,腹中飢餓,軍機大臣們會在離家前先吃些東西。皇帝也考慮得很周到,軍機處辦公室的門廊下,總會擺放着一盤盤燒餅油條,供大臣們充飢,這就是「勤」。

不過,最辛苦的人不是軍機大臣,而是負責撰擬諭旨和管理檔案的軍機章京。軍機處成立後,權責日重。舉凡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事務,莫不經過軍機處,單憑幾個軍機大臣已經處理不過來了。於是軍機處成立的第二年,就增設軍機章京。起初軍機章京無定額,從內閣中書、筆貼式等官員中選調。任用也比較隨意。嘉慶四年(1799年)起,定軍機章京滿漢各十六人,分為滿漢各兩班,錄用也需經過考試。

軍機處最強調效率與速度。軍機大臣入值後,約莫5、6點鍾,天剛亮,就要去養心殿面見皇帝,傾聽皇帝對政務的處理意見,這叫「承旨」。皇帝在征詢軍機大臣對政務的意見後下達指示,軍機大臣就會急匆匆趕回50米以外的軍機處,將皇帝的意思轉述給軍機章京,章京們走筆如飛,執筆「擬旨」。軍機大臣拿着擬好的諭旨,再趕回養心殿,報皇帝批准。一來一去,不過一個時辰,許多政務就處理完了。

軍機大臣是跪着「承旨」的。為了免除終日長跪,軍機大臣們還練就了簡明扼要的本事:無論事情多復雜,一定在三句話內講完,免得皇帝再問。皇帝批文封好後,就會加蓋軍機處大印,並寫明驛遞日行里數,交給兵部發驛馬傳遞,或每日行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加急,飛奔的駿馬帶着皇帝的批文,在清帝國的驛道上川流不息。憑着這套交通系統,清朝中央集權的觸角伸向帝國各方,這就是「速」。

「密」,是軍機處的最大特點。軍機處成立後,雍正帝三令五申地告誡屬下「臣不密則失身」的道理,並規定軍機處外面由護軍把守,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太監宮女,都嚴禁私入。甚至服務人員,也規定必須是15歲以下不識字的小太監。15歲之後,就立刻換新人。

占據軍機處文書工作大頭的「廷寄」,與文武大臣向皇帝呈遞的「奏摺」,改變了古代中國長期以來的公文慣例,更體現了「密」。康熙朝中期發明了密折制度——皇帝親信秘密、直接呈遞報告,皇帝通過秘密報告,掌控全局。密折繞過了內閣,這保證皇帝不受干擾地貫徹自己的意志,實現權力集於君主一身。

雍正帝將密折加以改良,形成奏摺制度。他不僅將有權寫折之人擴展至大學士、各省督撫、藩、臬、提、鎮,也在保密措施上下足了功夫。首先,奏摺均直達御前,中間不經過任何人轉手;而且奏摺只能由皇帝一個人批閱,即便是軍機大臣也不能過目。在《朱批諭旨》前言中,雍正帝自得地說:「此等奏摺,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無一件假手於人,亦無一人贊襄於側。」

那麼,朱批後的奏摺是如何到達具奏人手中的呢?靠軍機處。軍機處收到朱批奏摺後,先由軍機章京將奏摺連同朱批,抄寫一遍,加以保存;原件則密封裝好,直接傳給上折大臣。有些摺子,皇帝當天沒有考慮周全,就「留中」不發;另一些極為機密的,只錄「另有旨」,連副本也不保存。

雍正帝靠奏摺制度,了解下情,推行新政,震懾臣下,清明政治。舉凡氣候、糧價、養廉、水利、民情等,一切是無所不包。自雍正朝始,奏摺政治成為清朝政治的主流。軍機處協助皇帝處理奏摺,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對於大清帝國走向盛世,功莫大焉。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突然死於圓明園,大位傳給寶親王弘歷,新帝年號乾隆。在乾隆帝時,軍機處徹底成為皇帝的左右手,軍機大臣徹底成為皇帝的高級秘書。

2.軍機大臣與軍機章京的沉浮

古代皇帝通過軍機處集權,但軍機處可不一定永遠是好用的工具。明朝內閣設立的緣起也是為了襄贊皇帝政務,但久而久之,卻隱隱與皇帝分庭抗禮。那麼,清朝皇帝是如何控制軍機處本身,以消除對皇權的威脅呢?

答案是「名不正言不順」。軍機處自成立起,就一直是「三無」機構——無專職、無定員、無屬吏。軍機處無專職,沒有正式的人員,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兼職。軍機處無專門書吏,一切事務自理。軍機大臣無定員,人員任用隨皇帝心意而定。

軍機大臣由內閣大學士或者六部官員兼任,軍機章京則由內閣與六部的低級官員兼職。由於軍機大臣和章京都是兼職,皇帝可以隨時將其調入調出;一旦軍機處成為正式的國家機關,調任大臣就要走復雜的行政流程,涉及對行政機構的調整了。「有名無實」的內閣與「有實無名」的軍機處相互制衡,這樣是要確保清朝皇帝的仲裁地位。

軍機處的負責人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又稱「軍機處行走」。清代官場上的「行走」,指凡以原官在不設專官的機構兼職、入值或當差,稱某處「行走」,由皇帝挑選內閣中的滿漢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等三品以上親信大臣擔任。大學士、尚書、侍郎等,雖然名義上到軍機處上班是兼職,但基本上都在軍機處辦公。

軍機處初創時,軍機大臣不過三人,此後逐漸增多,一般為五人,至後期擴為六七人。軍機處中滿漢大臣的人數並無明確規定,但在選用軍機大臣時,須考慮滿漢平衡。軍機大臣屬於任務性質,而非定製官銜,無品階,也無俸祿。

軍機大臣名義上是共同議事,實際上由首席軍機大臣做主。各省發來的奏摺,如果皇帝發給軍機處商量,則先由首席軍機大臣閱覽,然後再由他指定某位軍機大臣翻閱,未經指定的軍機大臣不得觀看。軍機大臣被皇帝召見時,可以各抒己見,一般由首席軍機大臣首先發言,其他軍機大臣發言時不大會悖逆首席軍機大臣的意思。

同時,清朝皇帝還會打擊在軍機處供職時間久、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乾隆登基十四年後,就發生了「張廷玉配享太廟」風波。致使謹慎小心、侍奉清朝三代皇帝49年的張廷玉,晚節不保,鬱郁而終。首席軍機大臣訥親金川前線,久戰無功,乾隆帝本來要讓他去邊疆充軍贖罪。不想因為訥親私底下的幾句牢騷話,導致乾隆帝大怒,下令將他陣前斬首。看到張廷玉、訥親的下場,軍機大臣們更得夾着尾巴做人,絲毫不敢造次了。

軍機大臣權勢雖重,但伴君如伴虎,是份高風險的職業。軍機大臣之中,能長期坐穩,安享富貴榮華的,不外謹慎持身,不結黨營私。被稱為「三百年第一福氣之人」的潘世恩,該說話時就說話,該磕頭時就磕頭,該閉嘴時就閉嘴,得享高壽,終身平安,後世子孫文章都做得好,孫子潘祖蔭還考中了狀元。

軍機大臣之外,軍機章京位微權重,承擔了軍機處各類主要文書工作。因為日常處理的都是文書工作,故而錄取軍機章京時,要看書法。這不是看字的好壞,而是看寫工整與否及速度要快。軍機章京錄取考試時,試卷為白紙兩開,以寫滿一開為完卷(一開262字),限一小時交卷,實際上是測試考生們的書法工整與寫作速度。軍機處大臣親臨監考,繳卷時看鍾表,註明時刻。

和軍機大臣一樣,軍機章京也分滿漢。軍機章京辦公處在軍機處正對面,有五間值班房,兩間為漢官,兩間為滿官,中間則為僕役紙匠。值班房內陳設極為簡單,只有桌子、椅子、炕及紙筆、硯台等物。

軍機章京需要輪流值班,是為「上班」。「上班」的時間是早上8點到下午3點,共八個小時。軍機處白天有十幾個章京辦公,晚上輪流安排人值夜班到凌晨4點。由於五更上朝,此前會有大量奏摺遞到軍機處,早上也比較繁忙,排了兩人值早班,大致從凌晨4點值到7點,每班兩天。

軍機章京收入低,工作辛苦,卻有着許多一般官員所沒有的榮耀,也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七品的軍機章京可以戴朝珠、紅帽罩,穿貂褂。而依照禮制,只有五品以上文官才可以掛朝珠。乾隆三十五年,軍機章京獲准戴全紅帽罩,這是三品以上大員的待遇。乾隆三十七年,又准章京穿貂褂,這也是三品以上大員才有的待遇。

軍機章京熟練掌握各類事務,伴隨皇帝身邊,更能得到皇帝青睞。軍機章京吳熊光戴衢亨兩人值夜班,乾隆帝突然心血來潮,要問個事兒,將二人召了過去。召見時,吳熊光對答如流,乾隆帝大為欣賞,第二天就將他升為軍機大臣,卻是富貴得來最容易。有一年軍機章京畢沅在參加殿試的前一夜,在軍機處值夜班,翻看到剛轉下來的陝甘總督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摺,當夜詳加研讀。結果第二日殿試,策論題目就是新疆屯田,於是一舉奪魁。

軍機章京在當時職責重大,擔任撰寫諭旨,整理政令、檔案工作,並因其職位之重要,而在官場中獲得更多的升遷機會。據統計,清代由漢軍機章京升為軍機大臣者有33名之多。從軍機章京走出來的首席軍機大臣就有訥親、阿桂、慶桂、文孚賽尚阿穆蔭彭蘊章等。

3.軍機處的完善與變革

乾隆帝漸漸老了。四十五歲後,乾隆帝左耳聽力下降;六十五歲後,左眼視力下降。政務依然繁重,皇帝卻力不從心,這也就為和珅專權打開了口子。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以二十六歲的御前侍衛和珅為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命戶部右侍郎和珅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從御前侍衛到軍機大臣,和珅只用了四個月。

和珅成為老皇帝須臾不可離開之人。看着皇帝衰老,和珅的「心兒也肥了」。和珅主持軍機處之前,所有奏摺直接送達皇帝拆閱,再將副本發給軍機處。和珅主持軍機處後,令奏摺副本同時送交軍機處。和珅這一刀,在皇權中切開了道口子。

奏摺同時遞送皇帝與軍機處,軍機大臣們就可以做好准備,揣摩聖意。皇帝是省心了,軍機處的權勢也擴大了。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病逝,隱忍多時的嘉慶帝雷霆一擊,逮捕和珅,才剎住了大權旁落的趨勢。

正月初八,和珅束手就擒,嘉慶帝立即下旨,要求各部文武大臣及各省督撫,今後凡有奏摺:「俱應直達朕前,俱不許另有副封關會軍機處。」過了十一天,嘉慶帝再次發出上諭警告,以前和珅專擅用事,所以有奏摺副本同時投遞軍機處,此後各省所有抄送奏摺副本都不得再遞送軍機處。嘉慶帝警告,此次整頓後如果還有重蹈前轍者,將重治其罪,絕不寬貸。

在制度上,嘉慶帝也加以完善,健全了軍機處的保密制度。乾隆晚年,軍機處的保密工作開始走下風。軍機處台階上、窗外走廊邊常擠滿了京內各部官員,過來探聽消息。往往奏摺皇帝還沒有批閱,街頭巷尾就已開始風傳。

為加強保密工作,嘉慶帝特意規定,軍機大臣只准處理當日所奉諭旨,軍機章京不得將文書帶回家辦理。此外,嘉慶帝還讓御史與軍機章京互相監督,御史到隆宗門軍機處辦公室坐鎮,每天監視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如果御史遲到早退,軍機大臣也可上奏報告。

嘉慶帝雖然抑制軍機處的權力,但他深知,運轉良好的軍機處,仍然是皇帝集權最順手的工具。嘉慶朝修會典時,終於將軍機處列為朝廷的正式機構。也是在嘉慶朝,軍機處制度確立完備。但高效的軍機處卻扭轉不了「四海變色」的蕭條局面。康乾盛世去去不可追,天下大亂越來越近了。

乾隆帝曾經定下規矩,親王不得入軍機處,以防止親王坐大,威脅到皇權。到了咸豐三年,太平軍兵臨天津城下,大清岌岌可危,此時哪裡還顧得了祖訓,關鍵時刻最靠譜的還是自家人,咸豐帝任命弟弟恭親王奕訢坐鎮軍機處。咸豐帝對弟弟奕訢還是比較了解。奕訢雖然年輕,但有膽略,處事果敢,與優柔寡斷的自己可以互補。讓他入軍機處,可以操控全局,全心辦事。

奕訢在軍機處料理大政,將太平軍北伐的勢頭給扼制住,廣受朝臣好評,被吹捧為有「周公之風」,這引起了咸豐帝的警惕。咸豐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咸豐帝突然下旨,讓奕訢退出軍機處,同時將他其他職務都開去。將奕訢罷職,咸豐帝的理由給得冠冕堂皇,他指責奕訢在軍機處時間一長,對於禮儀多有疏略之處。咸豐同時責令弟弟,今後只准在上書房讀書。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在熱河駕崩。咸豐帝一死,消息次日就傳到京師,京內官場一片震動,咸豐帝留下的八名顧命大臣中竟沒有恭親王奕訢。可此時奕訢在京內已形成自己勢力,實際負責清廷中樞運作。依附於奕訢的京內大臣有桂良文祥寶鋆等人,在熱河則有曹毓瑛等軍機章京作內應。

皇太子登基之後尚年幼,由八位顧命大臣代擬聖旨,這就打破了以往由軍機處擬旨的慣例。此時軍機處所發廷寄,開首語也發生變化,由原先的「軍機大臣字寄」變為「軍機處、贊襄政務王大臣字寄」。名義上是八名顧命大臣擬旨,但當時人都看得出,詔書實際上由肅順口授,顧命大臣擬定。肅順集團把握大權,可也受到一定的牽制。顧命大臣所擬聖旨,需要兩宮皇太後各蓋印於首尾,方才有效。這樣,就形成了肅順、恭親王奕訢、兩宮太後三方政治勢力。

至奕訢聯合兩宮皇太後,發動政變,鏟除顧命大臣之後,奕訢以議政王的身份,全面執掌軍機處,軍機處廷寄開首語又發生變化,變為「議政王、軍機大臣字寄」。奏摺呈遞,慣例是先交到皇帝手中,再發軍機處。此時改由兩宮皇太後閱覽後,再交由軍機處擬旨,最終決定權仍然掌握在兩宮皇太後手中。但此時軍機處所擬定的諭旨,慈禧太後只是「偶有更動」,絕大多數情況都是順利通過。

軍機處內部雖有議事,但大體上是奕訢一人說了算。奕訢大權獨攬,在軍機處內部具有決定權,各部對他也是極力奉承,揣摩他的心意行事。奕訢權力的擴大,讓慈禧太後有所警惕,特意命令各部,不准揣摩恭親王心意。又頒發諭旨,令御史對恭親王、軍機大臣加以監督。

同治四年,奕訢與慈禧太後鬧矛盾,被從軍機處驅逐,軍機處所發廷寄的開首語,又改回「軍機大臣字寄」,此後一直保持到了清末。廷寄發到南方時,曾國藩看到廷寄格式發生變化,立刻判斷中樞發生劇變,並預測奕訢「若非生死大變,則必斥逐」。此年軍機處人少,李棠階上奏請調曾國藩入軍機處,慈禧卻沒有同意。

清代官場,如果入軍機處,則有宰相之實;如果入內閣,則有宰相之名,二者兼具,名實俱符,被視為完美履歷。曾國藩、李鴻章二人雖不曾得入軍機處,但有內閣大學士之名。之所以不讓曾、李入軍機處,也是加以防範。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湘軍淮軍勢力強大,湘系、淮系人馬占據各省要職,形成了「內輕外重」的格局。曾、李權勢如此之重,怎可再入軍機處主持中樞。

中興三大臣之中,左宗棠卻兩入軍機處,擔任軍機大臣。之所以如此,其一,左宗棠並未形成曾、李這般強大的勢力集團。其二,左宗棠入軍機處是在收復新疆之後,此時內外皆憂,以久經戰陣的左宗棠入樞,也可彌補軍機處在軍事上的不足。其三,左宗棠未曾考中進士,故而不能擔任內閣大學士,給他個軍機大臣加以彌補。

結語

到了晚清時節,軍機處的弊端顯現,已無法裱糊殘破的大清,最終被曇花一現的內閣取代。宣統二年九月初一,作為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之一,資政院正式開院,開始挑戰軍機處。

卻說載灃擔任攝政王後,規定在諭旨前一行鈐攝政王印章,於欽此後一行書寫「軍機大臣署名」六字,再書軍機大臣的名字,此即軍機大臣副署制度。軍機大臣參與副署,在當時輿論看來,這是清廷要立憲,資政院想用副署制,讓軍機大臣載灃承擔責任。但事實並非如此,軍機處並不是執行機構,真正的執行者是皇帝(此時是攝政王),也即皇帝(攝政王)才是真正的政府。

雖然軍機大臣在諭旨上副署,但這只是一個象徵,它不表明軍機處就是實際政務執行者。資政院一直強調要軍機處負責,接受質詢,軍機大臣們也很委屈,抱怨「無權而負責,誰肯為之?」

由於軍機處在結構上的矛盾無法克服,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軍機處告別歷史舞台,責任內閣成立。成立了183年的軍機處至此告終,留下了一段厚重的歷史,和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