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皇位的朱祁鎮會治國了嗎?從三件事上可以得出答案

2024年4月7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朱祁鎮在忍辱負重多年後發動奪門之變順利地得到了皇位,在重新坐上九五之尊寶座後朱祁鎮也發生了變化。其實在朱祁鎮重新登基後,還是面對許多質疑聲的。

因為即使是朱祁鈺後期不願意讓位,但不得不說的是大明在朱祁鈺的治理之下,彰顯中興之狀,被囚禁多年的朱祁鎮復辟後真的能夠做好一個皇帝嗎?事實證明是可以的,通過三件事就可以表明。

一、處理權臣

作為奪門之變的大功臣石亨曹吉祥兩人在朝中可以說一步登天,直接就坐到了權臣位置上。兩人聯手可以說將朝中大多事宜都包攬了。

並且由於當時在奪門之變中的功勞,早期的時候朱祁鎮對於兩人在朝中的舉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是因為英宗的縱容,讓兩人更加地猖狂。

兩人上位之後開始對之前朱祁鈺朝的舊臣進行大規模清洗,輕則就是貶官,重則罷官斬首。並且在他們的強迫之下,許多大臣為了自己的生命只能是上奏請求外放又或者是直接回家養老。

這樣一來朝中許多崗位都空缺出來了,兩人就可以將自己的人放在這些空缺的崗位上。開始大肆地培養自己的親信。給整個朝堂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他們做的最過分的一件事就是誣陷於謙謀逆,從而導致於謙枉死的悲劇。眾所周知於謙的性格他與石亨早就有舊怨,在景帝時期就是如此。

於謙頗受景帝的看重,並且為人剛正不阿,與石亨是兩種不同的人。對於石亨的居功自傲,把握朝局,於謙很是看不上,並且於謙的地位在那,很好地限制了石亨。

就這樣石亨懷恨在心,並且於謙看不上石亨的行為在石亨的心中更是一直記掛着。所以在得勢之後,石亨很快就與曹吉祥兩人對於謙出手了。

曹石二人對於朝局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是對朝廷的影響,就連邊關也因為兩人的專權受到了波及。可以說一時間兩人成為整個大明朝最大的毒瘤。當然對於他們的行為朝中肯定是有人看不慣的,首當其沖的就是出身翰林的文人集團們。

他們大多都是出身科舉,身上有着文人的傲骨與責任感,之後一場大規模的斗爭就開始了。最先下場的就是同為「奪門之變」大功臣徐有貞

徐有貞在奪門之變中作用極大,所以英宗對他極其信任與感激。不僅是委於重任,並且朝中許多事宜英宗都會聽聽徐有貞的意見,而徐有貞也沒有辜負英宗。

徐有貞為人高傲,他不僅不屑於和曹石二人為伍,很是看不慣兩人的舉動,對徐有貞來說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輔佐明主、建功立業,曹石二人就成了最大的絆腳石。但最終還是沒有抵得過曹石兩人的勢力,徐有貞與李賢兩人相繼被貶。

在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後,英宗也開始醒悟了,其實在他的內心早就對石亨不滿了。但自己剛剛登基,要是此時就將石亨處決了難免會有忘恩負義之名,並且邊關還要依仗石家。

朱祁鎮再次登基就是想要將國家治理得更好,這兩人明擺着就是在阻礙英宗的治理之路。尤其是之後在李賢的提醒之下英宗幡然醒悟,明白奪門只是兩人想要邀功的手段,隨即開始對兩人厭惡。

可以說在被帝王厭惡之後,就距離死亡不遠了。但此時的兩人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權勢中無法自拔。想着應該怎樣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手也越伸越長,但此時的英宗是再也不會慣着兩人了。

之後英宗恢復了李賢的地位,並且對其更加地倚重,在李賢的幫助之下,英宗終於將石亨處置了。這邊在石亨死後,曹吉祥竟然還沒有看出英宗的態度,竟然想要造反仿造當年曹操自己稱王。

最後的結果當然也是以失敗告終,曹吉祥也被英宗下旨處以極刑。

二、重用能臣

重用李賢是英宗復辟後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最開始的時候是石亨向英宗推薦了李賢,李賢為人正直並且有很遠的政治眼光,值得一說的是在他入仕後,一直都在京城做官,從未被外放,所仰仗的正是他的能力。

石亨推薦李賢進入內閣,本是想要將李賢為自己所用,但是石亨沒有想到的是李賢與徐有貞一樣身上都有着文人的傲骨,根本就不願意與他同流合污。

不僅如此在最初的時候李賢還幫助徐有貞對抗石亨,遺憾的是在這一次的黨爭中以徐有貞惜敗告終。徐有貞被貶官,李賢也受到了牽連。此時李賢平日中積攢的好名聲就派上用場了,當即就有人向英宗進言說李賢可堪大用。

英宗本就欣賞李賢於是就將他放到吏部,不久後李賢在英宗的提拔之下重新進入內閣。

李賢幫助英宗處理了石亨,並且還平定了曹吉祥的叛亂,後期對於大明的朝政進行整頓,可以說是英宗的肱股之臣。

在英宗病重之際將自己的太子也就是明憲宗朱見深交予了李賢,可以看出英宗對李賢的看重。

三、知恥而後勇

知恥而後勇,英宗復辟後正可以用這來形容,大明王朝到英宗的時候已經經歷了五位皇帝。可以說近百年的時間也讓大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而年少輕狂的英宗面對這變化卻並沒有正確地解決從而導致了土木堡之變。在被瓦刺俘虜,回國後被囚禁,這多年的生活讓那個輕狂、幼稚的天子也變得成熟了起來。

重新登上帝位後的明英宗無論是思想還是在處理政務上都變得成熟起來。由於曹石二人的專權,所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處理完兩人之後英宗就開始收拾這爛攤子。

首先是對於吏治的整頓,兩人專權排除異己,大肆地清算異己,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這邊英宗開始重新設置選官制度。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英宗開始整肅朝中不正的風氣,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宗親都不例外,只要是觸犯了律法的一律都是一視同仁。在英宗的嚴厲手段之下,很好地遏制了朝中的不良風氣。

早期英宗寵信宦官從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在重新登上帝位後,英宗開始限制宦官的權力與地位。早期的宦官甚至可以干預軍政,給朝堂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此時在英宗的有意遏制之下,宦官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權利了。大明的朝堂也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結語

可以說在復辟後的英宗行事治理朝政都成熟了許多,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好大喜功的少年天子了。從他處理權臣的手段與重用賢臣就可以看出。

當然英宗此時最大的污點就是當年聽信了曹石二人的讒言導致於謙枉死。對於英宗可以說是毀譽參半吧,究竟如何還是要後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