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為啥比肉還貴?為何南北方的購買方式不一樣呢?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一提起排骨,相信有很多朋友便會想到排骨的做法有很多種。諸如紅燒、清蒸、鹽焗、醬鹵等等。但排骨的價格往往要比豬肉貴上許多,所以有很多朋友都隻會在一些重要時刻才買。

比如說發工資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傢中來客人的時候等等。但排骨貴是貴,做出來的味道卻非常好吃。這就使得一些朋友成為了排骨的忠實愛好者。可是南北方間也存在一定差異。

細心的朋友往往會發現南方的朋友們在購買排骨時都是分段來買;北方的朋友卻恰恰相反,總是非常豪氣的一買就是整扇。問題就來了:同樣是做排骨、吃排骨,為什麼差異這麼大?

以至於北方買的總量要超出南方這麼多,其中的原因和奧秘究竟是什麼?其實答案主要與三個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是南北方地區的物價水平有所不同,甚至於可以用差距很大來形容。

北方的物價往往較低;南方的物價相對來說要高一些;二是做法不同。北方吃排骨主要就是用來紅燒和醬鹵,這兩種制作方法都很費調料配料,所以排骨買得多、放得多也就不奇怪。

三是觀念不同。南方地區的人們喜歡吃新鮮的食品,所以對於食物的購買總是特別精確,往往隻是買一頓的量。北方地區就不同了,很多人都喜歡多買多囤,想吃了就拿出來做。

物價影響

我們都知道,北方地區的物價整體上是要偏低一些的。因為北方地區是我國的肉類主要產區。常言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北方地區物價低的原因就是如此,靠近產區的地方一般都比較低。

相反,遠離產區的地區其物價水平都要高一些。這是因為遠離產區的地區在購買食物之上所花費的金錢裡往往要算上相關的物流運輸費與人力成本費。這樣一來,物價就會整體偏高。

故而南方地區的人們便不會整扇買了,而是會選擇切段買。北方地區的人們便不同了,囿於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產區的緣故,基本上是屬於想吃就吃、想買就買的自由狀態之下。

這一點也可以用其他例子來說明,拿海南島出產的椰子來說,椰子在我國的華南地區價格非常之低。基本上十塊錢左右就可以買到一個大椰子。可是在將其運到北方地區之後就會上漲。

因為運輸路途太過遙遠,再加上要使用冷鏈運輸車的緣故,冷凍技術的開銷支出也要由顧客來買單。這樣一來,在北方買椰子吃就顯得非常貴了。同樣的道理,在買排骨之上便是如此。

做法不同

南方人做排骨的做法可謂是種類非常繁多。既有紅燜做法又有香煎爆炒做法;還可以上蒸屜去蒸排骨又可以放到高壓鍋裡去壓然後轉燉排骨湯。故而可能會出於做法考慮而分段買。

其次是南方人對於食物的烹制過程自有一番標準在內。而單一食物量過大的話往往會影響到

人們的口感適宜程度。當然,也可能會考慮串味影響。在這一點上,清淡的廣東最有發言權。

反之,北方地區的人們是以紅燒和醬鹵這兩種方式為主要方式來制作排骨的。這就意味著所用到的調料與配料往往會非常之多,排骨不多無疑會浪費。而且人們的食量體型都普遍較大。

這就使得多做多吃成為了一種常態。像今年冬天去東北城市哈爾濱旅遊的南方朋友們一度被東北菜的驚人分量而驚訝不已。畢竟在南方地區,菜品都是用精致到克的標準來計算的。

所以北方地區的人們基本上都是整扇買排骨的姿態。值得一提的是,排骨由於精瘦部分較多、口感較為細膩的鮮明特征而得以勝出普通部位的豬肉,這說明國人還是喜歡吃帶骨頭的肉。

觀念不同

這個飲食習慣一直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要知道,古時候的人們尤其是廣大的平民百姓便是隻能吃帶骨頭、連著筋的肉。因為容易切的肉基本上都是要給貴族皇族和一些有錢人吃的。

在南方地區的人們眼中,食材新鮮才是做出好菜的首要標準。故而南方人在食材購買之上會非常控制數量,因為他們覺得隔夜菜、隔頓菜的口感相較於剛剛燒制的菜來說要差一些。

反之,北方地區的人們便沒有這個要求了。很多人們都嫌做菜過程十分麻煩,而幹脆就一次性地把中午和晚上要吃的菜一起做好。等到晚上要吃時,隻需要再加熱一下就可以了。

反正就這麼一小會時間而已,口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當然,南北方地區的人們存在著食量差異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多南方人相較於北方人來說,對於食物的需求量沒那麼大。

所以南方人買菜都是按照分量較少的標準去購買。故而在南方菜市場裡,便可以看到即使是一顆大蒜也可以被售賣出去。反之如果是在北方菜市場,那麼還可能會引來矛盾與誤會。

因為一顆大蒜在攤主的眼中根本就不算是一筆買賣,而且如果你買的多的話,還可以捎帶上討要幾個其他類型的菜。北方的攤主老板一般都會給你的。比如說,多給幾顆小蔥等等。


由於平臺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