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戰爭14年,總共投入720萬人參戰,為何能回國的僅37萬?

2024年4月8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抗日戰爭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在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一段經歷,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無數普通民眾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僅在1937年底的一個多月內,日軍便在當時的中國首都屠殺了三十多萬無辜軍民,將這座本來繁華的城市變成了一座大型的人間煉獄。

這場戰爭中日本同樣沒能成為最終的贏家,在二戰後期,由於美國的強勢參戰,日本本土遭到了滅頂之災,除了廣島長崎被美國人進行了核打擊之外,其首都東京更是被美國空軍進行了無差別轟炸,無數平民葬身在一輪又一輪的空襲當中。

據統計,在戰爭結束之後,通過交換戰俘等方式,一共有37萬余名日軍回到了自己的國家,與之對比,日本在整個二戰當中一共投入了超過720萬的兵力。這也就意味着每20名參加戰爭的日本人只有一個人能活着回來!那麼那些最終沒命回國的人最終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日本國內在經歷明治維新之後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迅速由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成為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隨着國內的發展,日本統治者也有了稱霸世界的野心。

然而日本隨即發現自身的野心受到了極大的制約。由於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國內各種資源極為有限,隨着明治維新帶來的人口增長,日本在資源方面便愈發捉襟見肘。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則把目光投向了與其一海之隔的中國。

此時的中國已經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威脅之下進入了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落後的體制之下也根本無法有效抵禦外部侵略。這種情況下,日本把中國看作一個廉價的資源攫取地,所以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日本不斷在政治和軍事上對中國進行挑釁,而清廷的軟弱退讓也更加助長了日本人囂張的氣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拉開了十四年抗戰的序幕。由於在開戰之前中日兩國的國力過於懸殊,所以日本軍部在開戰初期甚至放出了「三個月滅亡中國」這樣的狂言。

然而由於中國的國土面積實在是過於廣大,日本實在無法對占領區進行有效控制,加上國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日兩國的軍隊逐漸形成了僵持的態勢。

這種態勢對日本人來說顯然是難以忍受的。由於日本是異國作戰,所以需要從國內源源不斷進行徵兵以維持其在占領區的統治力,這樣的長時間不間斷的兵力輸送,無疑讓本國的人力資源陷入枯竭。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國內共有1600餘萬兵役適齡男子,在整個二戰當中日本則先後向各處戰場投入了720餘萬人的兵力,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夸張的數據。

為了動員國內的適齡男子上戰場,日本以軍國主義思想大肆對民眾進行洗腦,一些本不願意參軍作戰的平民在這種環境之下也不得不拿起屠刀成為了侵略軍的一員。然而在戰爭結束之後,戰敗的日本對回國的敗兵和戰俘進行清點,發覺人數只有區區37萬餘人,只相當於他們在戰爭投入總兵力的一個零頭!那麼其他人究竟身在何處呢?

從數量上來看,二戰中日本軍隊傷亡最多的便是中國的抗日戰場。在抗戰初期,國軍是中國土地上抗擊日軍的主要力量,在當時中日兩國雖然戰鬥力差距較大,但由於此戰對中國軍隊來說屬保家衛國之戰,所以國軍在劣勢之下還是爆發出來了相當的戰鬥力。

例如在抗戰初期所進行的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當中,日軍雖然最終都在正面戰場擊潰了中國軍隊並達成戰略目標,然而戰爭過程對於日本人來講卻並不輕松,幾次大的戰役下來,日軍部隊的傷亡損失也是極為可觀,不得已從本國持續地補充兵力。

淞滬會戰

隨着抗日戰爭的深入,我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成為了抗戰的中流砥柱。由於我黨領導人清醒地認識到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差距,所以我們在和日軍作戰的時候便盡量避免大規模的陣地戰,而是化整為零深入敵後去打擊對方。

在這個過程當中,八路軍、新四軍的部隊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採用游擊戰的方式,輔以地雷戰地道戰的新型戰法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在這樣的新型戰法之下,日軍雖然有着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火炮,但在以廣大農村為主體的敵後戰場當中卻根本無法發揮出來優勢,反倒是占據地利和人和的中國軍民可以持續對日寇造成殺傷。

在游擊戰為主的敵後戰場,抗日軍民每次所能殲滅的敵人數量雖然不多,但在高頻次的打擊之下,還是積少成多達到了極為可觀的數字。

由於日軍急於想要迅速完成對中國全境的占領,所以在正面推進受挫的情況之下按照不同的方向開辟多條戰線,這無疑給自身後勤補給以沉重的壓力,反倒拖慢了其腳步,只能在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當中,這種拉鋸戰式的消耗也時常讓日軍的兵力補給難以為繼。

在日軍發動侵略戰爭初期的時候,其主力部隊多為經過嚴密訓練的精銳部隊,隨着戰爭的深入和士兵的傷亡,這些經驗豐富的精銳部隊自然也遭遇了相當的損耗,為了保證建制的完整和戰爭的持續,日本便要大量從國內徵召適齡男子前往中國,只經過簡單的操練之後便發給武器派往一線戰場。

然而和受過完整訓練的老兵相比,這些新兵往往不具備一個職業軍人所必備的作戰素質和水準,甚至有很多人在上了戰場之後因為心理層面無法接受而且呆若木雞,從而讓日軍的傷亡率直線上升。這種局面導致的後果便是從1941年開始侵華日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無可奈何之下日本軍部只能從本國徵召更多平民從軍入伍,造成了惡性循環。

到了抗日戰爭後期,日軍高層逐漸發現在徵兵當中就連尋找到一個身體健康的壯年男子都成為了奢望,因為連年的徵兵帶走了大量的適齡男子,不得已之下日軍高層只能放寬徵兵的年齡限制,上至五十歲的中年人,下至十四五歲還未發育完成的青年都在這股浪潮當中成為了侵華日軍的一員,這樣的人作為一線士兵,等待他們的也只有充當炮灰的結局。

除了中國戰場之外,太平洋戰場也是日本軍隊傷亡的「重災區」。1941年,日本而不宣而戰的情況下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軍基地珍珠港,成為了將美國直接介入二戰的推手。

其實日本人此舉在當時也有自己「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素,由於美國人為了自身利益減少本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出口,日本人只能選擇用武力打破美國人在經濟上的封鎖。

雖然日本靠着這種突然襲擊占據了太平洋上的眾多島嶼並獲得資源解決了戰略物資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其和美國直接站在對立面舉動卻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偷襲珍珠港

彼時的美國已然是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世界強國,美國的軍隊更是已經達到了現代的水平,用一句「武裝到牙齒」來形容並不過分。反觀日本軍隊雖然能夠在亞洲橫行無忌,但無論是從武器的先進性還是士兵的戰鬥力來說都無法與美國相抗衡。更何況當時日本的主要精力還在亞洲戰場,以分兵作戰的方式來對付美國實在是沒有勝算可言。

接下來的戰況也證實了這一點:美國軍隊各軍種爐火純青的配合水平讓他們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上占盡優勢,日軍往往在用已有設備還無法偵查到美軍動向的同時便已經遭到了對方火力的猛烈打擊,看上去交戰雙方的軍隊甚至不是處於同一時代。

在這種懸殊的火力差異之下,日本方面無法組織有效的抵禦措施,無奈之下只得採取一種殘忍的「人肉戰術」來進行應對。

所謂的「人肉戰術」便是以無數士兵的生命去抵消美軍的強大火力。例如在太平洋戰場當中的硫磺島中途島戰役當中,日軍便主動將自己的退路斷掉進入到近乎封閉的坑洞當中進行死守以求最大程度地殺傷登陸作戰的美軍。

由於沒有料到日本方面會採用這種極端的方式進行固守,所以第一批登陸作戰的美軍吃了不小的虧,但當熟悉了日本的作戰方式之後,美國乾脆直接採用凝固汽油彈和火焰噴射器來對坑洞當中的日軍進行清除,僅僅是在這兩個小島的作戰當中,日軍死亡的人數便數以萬計。

而在空戰層面,日本的「神風敢死隊」也貫穿於太平洋戰爭的始終:在常規戰法無法和美國進行抗衡的前提下,日方乾脆去要求其士兵充當「敢死隊員」,駕駛飛機去直接與對方的軍事目標相撞。所以太平洋戰場對於日本部隊來說堪稱是一座巨大的「絞肉機」。

神風敢死隊

除了在戰場上喪生的士兵外,日軍因被俘而導致的減員數量也同樣不少。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之下,戰爭初期士兵普遍以被俘或者投降為恥辱,甚至會在作戰失利之後剖腹自裁「以謝天皇」,所以那個時候能活捉一個日本俘虜難度不小。

但隨着戰爭的進行,日本軍國主義那套謊言已經被戳破,士兵們內心的極端思想也已經減輕不少,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也不再將自裁視為唯一的選擇:1945年夏,蘇聯向盤踞中國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發起總攻,在鬥志已經消耗殆盡的情況下,這些昔日的精銳在稍作抵抗後便大都淪為了戰俘,在經過了西伯利亞艱苦條件下的改造後,這些戰俘中很大一部分都殞命異國。所以說在多重因素之下,最終能活着回到日本國內的也就所剩無幾。

通過二戰當中日本士兵最終的命運我們也可以明白,在軍國主義挑起的戰爭下,無論是中國一方還是日本一方都深受其害,這樣的事例對於後世來說也堪稱是一種血淋淋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