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海派中醫文博館:在千年新場古鎮與中醫藥老物件相遇

2024年4月8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陳靜)清末至民國的中藥厚朴飲片和中藥四連瓶、民國時期浦東三聽堂掛號簽、中西醫匯通流派巨擘陸淵雷先生繪制的書法扇面、民國時期的如意丹和行軍散……

賈楊對海派中醫文博館中的老物件如數家珍。記者 陳靜 攝

記者7日來到有近1300年歷史的古鎮——新場,探訪不久前剛剛開幕的海派中醫文博館。沿着新場古鎮的石板路,記者走進位於新場海派中醫文化基地之中的海派中醫文博館。

海派中醫文博館中展示了中醫的醫療器具。記者 陳靜 攝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醫藥科學和醫療技術。據介紹,海派中醫文博館中的老物件種類囊括了中藥炮製工具、計量工具、醫療器具和徽章證書,是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藥店經營、院校建制、名醫往來的縮影。在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看來,中醫藥老物件是見證中醫藥歷史發展的寶貴財富。

記者看到,仙聖堂的藥方雕版,上面的字是反過來的。賈楊介紹,這是過去的中藥老字號專門製作藥方的雕版,印的時候是倒扣過來印在紙上的。老藥號把藥方印好後,發給老百姓,傳授如何用中醫的方法處理日常疾病。

這位多年研究中醫文獻的專家對館內的諸多展品如數家珍:印有童涵春堂標識的中藥厚朴飲片貨樣表明了交易時貨品的規格;吳縣國醫學會職員證好比如今的工作證,除了醫生的個人信息,還標注了其醫學專長,比如:內科、外科等;民國時期著名中醫陸淵雷除了醫術精湛,還精通琴棋書畫,館內展示的書法扇面畫面簡潔,但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

海派中醫文博館中展示的食藥物質,即:既可以作為藥物,又可以作為食品。記者 陳靜 攝

據悉,海派中醫文博館是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與新場鎮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創辦於1956年的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唯一以館員制為特色、稱謂為「館」的中醫文獻研究機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承擔了大量中醫古籍、醫史及臨床文獻的研究工作,比如,由陳蘇生、董廷瑤等名老中醫組成學術繼承小組,承擔《醫林繩墨》《神灸經論》等5種中醫古籍的校勘;對《喻嘉言醫學全書》《章太炎全集(八)醫論集》《病機匯論》等多部明清及近代醫著進行了點校和出版。因此,該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圖片和資料。

海派中醫文博館特別設立中醫古籍閱讀區,展示清朝和民國時期的中醫原版書籍,同時還設立了中醫古籍文獻電子閱讀區。記者 陳靜 攝

在海派中醫文博館,賈楊為記者介紹了丁氏膏藥紀念盒。「在海派中醫流派傳承中,以內科特色為主的丁氏內科是其中一個著名的流派。」賈楊說,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研究發現,原來,在外治方面,丁氏內科也有使用藥膏的傳統。在海派中醫文博館中展出的是一套丁氏膏藥完整包裝,並配有說明書。賈楊表示,這說明當時海派內科中醫流派涉及病種已經很廣,對外治法也有獨到見解。

《瘧疾專輯》是當年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的老館員們出版的系列叢書中的一本。記者 陳靜 攝

在海派中醫文博館中,有一本《瘧疾專輯》。賈楊告訴記者,這是當年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的老館員們出版的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這本書為後來屠呦呦團隊提供了借鑒。」賈楊解釋,書中講述了青蒿的有效使用方法。《瘧疾專輯》里記載了在《肘後備急方》中青蒿如何充分發揮藥效方法:用水浸後再絞汁給患者服用。受此啟發,屠呦呦團隊探索採用乙醚低溫提取法,提取青蒿素,獲得極好的殺滅瘧原蟲的效果。

海派中醫以「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敢為人先、揚棄創新」為其鮮明特色。海派中醫文博館為何「花落」在新場?賈楊解釋,其實,具有千年歷史的新場古鎮也與中醫藥文化有着很深的歷史淵源。據了解,新場的中醫藥業,在宋元時期初具規模,明清時期漸趨興盛,涌現出《山居要覽》作者楊瑀、御醫沈政、太醫院吏目倪邦奇等中醫界名人,催生了原南匯縣最古老的藥店——新場奚長生藥店。《上海醫藥志》稱其「是上海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民間中藥店,自製的紫金錠在明代後期名播江南」。

海派中醫文博館位於有着近1300年歷史的古鎮——新場。記者 陳靜 攝

到了近現代,新場中醫藥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起伏不定,但始終名醫輩出。據記載,彼時新場古鎮上,在藥號坐堂或私人診所、醫寓行醫的中醫師有近30人,其中不乏張榮伯、陳濟川、顧吉甫、高若溪等名醫。

如今,正值春盛,桃花香溢。做中藥香牌、製作桃花版畫、製作桃花箋紙……一系列與中醫相關的文創活動正在新場舉行。今後,海派中醫文博館將舉辦豐富多彩的青少年體驗活動,進一步開展中醫和傳統文化科普和推廣。據透露,目前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正在開發與中醫藥相關的線上游戲,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

賈楊希望未來年輕人更多地體驗中醫的健康生活。記者 陳靜 攝

據悉,隨着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在新場建設「海派中醫文化基地」,亞洲一流的中醫特色醫學中心建成啟用,賈楊表示,新場古鎮中醫藥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