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戶外踏青,謹防「跌」出危險

2024年4月8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隨着天氣轉暖,老年遊客也迎來了出遊潮。我們常說:「人老腿先老,樹老根先枯」。到了65歲以上,不少人腿腳沒有勁兒了,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跌倒。

在我國,

老年人傷害死亡的

頭號「殺手」就是跌倒。

生活中,不少看上去身體還不錯的老年人僅因為一次跌倒,便臥床不起,甚至丟掉了性命。無論是老年人自身,還是是家屬、社會,對跌倒的認識依然不足。正值踏青出遊季,老年人更要注意預防跌倒和骨折,以免「跌」出危險。

據統計,全球每天都有老年人跌倒,65歲以上老年人中每年有28%至35%的人發生跌倒,72歲以上老年人每兩年跌倒一次,80歲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老年女性跌倒風險比老年男性高20%。

其實,

老年人的跌倒本質上是一種疾病,

跌倒也是最常見的

老年綜合征之一。

跌倒是骨折的首要原因,90%的髖部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髖部骨折又有一個別名——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發生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病死率可以達到20%,30%的人會留有終身殘疾,近80%的人會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表現,比如日常的買菜、洗澡、做飯等,不能自主完成。因此,骨折不僅會導致老年人的死亡,也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進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生活和經濟負擔。

老年人的骨折多為骨質疏鬆性骨折,它的特點是瀑布效應,即第一次骨折以後,第二次骨折的風險會增加3倍,第二次骨折了以後沒多久,又會發生第三次骨折,呈遞增瀑布式的級聯效應。

臨床上常遇到這樣的老人,不小心跌倒後發生骨折,繼而住院進行手術,術後躺在床上休養生息,進一步導致肌肉萎縮甚至患上肌少症,骨量也會流失,骨質疏鬆再度加重,導致老年人患上衰弱症。得了衰弱症後,老年人從醫院回到家後,發生跌倒的風險增加,容易再次骨折、再次入院、再次手術。如此循環往復,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死亡。

除骨折外,跌倒還可以引起重度軟組織損傷,包括關節積血、脫位、扭傷及血腫。老年人跌倒時如果直接頭着地,易導致顱腦損傷甚至直接死亡,或引起腦血腫、腦疝等危及生命。跌倒還可以引起老年人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值得關注。

老年人跌倒首先與疾病相關,老年人往往多病共存,當患有以下幾類疾病時更易跌倒。

骨骼肌肉疾病:骨質疏鬆、骨關節炎、肌少症等。

神經系統疾病:腦卒中腦梗死腦出血等導致的偏癱及後遺症、帕金森病小腦疾病(如小腦腫瘤、受損、共濟失調等)、痴呆(如血管性痴呆阿爾茨海默症等)、抑鬱症等。

前庭疾病:梅尼埃病、前庭功能失調等相關疾病。

心血管疾病體位性低血壓、心源性暈厥(如心律失常心肌病心髒瓣膜病等)。

足底疾病: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血管炎等都會導致跌倒風險增高。

還有一些老年人易發生低血糖導致暈厥跌倒,眼部疾病導致走路看不清楚,如白內障偏盲青光眼、黃斑變性等。合並這些疾病的老年朋友要特別注意。

其次與用藥相關。老年人不僅合並疾病多,同時普遍存在多重用藥。比如,不少老年人服用的安眠藥、降壓藥、降糖藥等,如果服用不當,可能引起降壓不良綜合征、夜間低血糖等,引起跌倒。此外,感冒藥、抗過敏藥、鎮痛藥、抗抑鬱藥等,會引起嗜睡、乏力、頭腦不清等,在這些情況下也容易跌倒。

因此,老年人在服用多種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咨詢相關醫生,避免不當藥物使用而引起跌倒。

堅持「四慢」原則

注意環境中的「陷阱」

老年人踏青出遊,如何保障自己的健康安全?首先要排「雷」,找出環境中易使人跌倒的「陷阱」,請注意以下四個關鍵字。

濕:春季雨水多,濕的地方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區域。尤其當老年人在外住旅店,在浴室洗澡要特別注意。有時地上水跡沒有擦乾淨,或者洗澡時水蒸氣造成地面濕滑,再加上浴室環境封閉,當洗澡時溫度逐漸升高,會導致血管收縮、出汗增多,造成一過性缺氧、頭暈、目眩,十分容易導致滑倒。

暗:老年人視力不好,到相對幽暗的地方觀賞,要小心腳下,避免跌倒。

亂:老年人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都不建議在空地上放多餘的物品,如地毯、小凳子、雜物、小孩子的玩具等,應盡量保持整潔,避免被障礙物絆倒。

梯:景區的台階、酒店的樓梯等都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區域,應格外留意。出遊時,穿着一雙合適的鞋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老年人穿底部防滑的鞋子,底要軟一點,最好有一點鞋幫,可以保護腳踝。

老年人預防跌倒

比較重要的一點是,

堅持「四慢」原則:

慢臥、慢起、慢坐、慢行。

躺下時要慢慢躺下,否則容易增加脊柱骨折的風險;起床或下床也要慢起,起床後可以在床邊靜坐3分鍾再起來;坐下時要慢坐,看清凳子位置,盡量不要坐帶滑輪底座的椅子以及矮小的凳子;在雨水天氣路滑時,路過有台階的路段或上下樓梯、上下坡時,注意放慢腳步,有扶手的盡量依靠扶手保持身體穩定,在蹲下或站起時更要小心。

祝老年朋友快樂出遊,盡享春光。

記者:郁婷藶

圖片:圖蟲創意

編輯:路景斕

資料:華東醫院骨松科主任醫師洪維 著

可能你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