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抗春困?醫生支招:試試這樣做

2024年4月9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惱人的春困來襲,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也受到影響。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董貽奇主治中醫師提醒杭州網網友,不妨試試按揉一些穴位,調整人體髒腑經絡整體氣血,通達陽氣,振奮精神,讓你春天不再困。

按摩這些穴位能緩解春困

太陽穴:位於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凹陷處。太陽穴位居眼睛周圍,按揉刺激可以活血通絡,補益氣血,有效改善眼疲勞,緩解頭痛、頭暈等春困症狀。

風池穴:位於頭後頸部兩側凹陷處。可平肝熄風、清頭明目,對內風、外風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通過點按揉刺激,能促進氣血經項部上注頭部,祛風散邪,通利頭部諸竅,緩解春困諸症。

百會穴: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簡便取穴為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具有醒腦開竅、升陽益氣的功效。刺激百會可以暢達頭部氣血,醒腦提神,緩解春困。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本穴具有健脾化濕、培補肝腎、調經活血的功效。按揉三陰交,可以強健脾胃,增強運化水濕能力,同時醒腦明目,益氣養血,改善春困症狀。

太沖:位於足背第一、二跖骨接合前的凹陷處,肝經的原穴,所謂原穴就是髒腑原氣經過和留止於12經脈的腧穴,刺激太沖穴主要可以疏肝解郁,平肝息風以緩解春困。

常做三個小動作保持精力

一提肩。頭正、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雙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注意不是縮頸),讓頸肩有酸脹感。雙肩聳起後,保持1~2秒,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提一沉為1次,7次為一組,每天早晚各做3~5組。

二提肛。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緩慢放鬆肛門,一提一松即為一次提肛運動。每日堅持做2~3遍,每次持續5~10分鍾。

三提腳後跟。雙腳對齊並攏,身體保持正直,然後慢慢提起腳跟,至無法再提高的高度,保持幾秒鍾後慢慢放下腳跟,動作應舒展。

藥枕助眠

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人體機能得到有效調整,可以緩解「春困」。睡眠過程中藉助合適的藥枕來達到安神入眠的目的,是種不錯的方法。

枕包DIY教程:

合歡花60克、石菖蒲50克、燈芯草30克、白檀香15克,共研粗末,以及冰片8克(單獨紗布包裝),裝入50×40厘米的布袋內,縫口後鋪上枕巾。一般3個月更換一次藥物。

緩解春困這樣吃

山藥紅棗粥

材料:山藥50克,紅棗25克,粳米100克。

做法: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丁,紅棗用溫水泡軟去核洗淨,粳米淘洗干淨。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粥食。

山藥扁豆煲雞腳

材料:山藥、白扁豆芡實薏苡仁各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隻),生薑絲少許。

做法: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指甲,與山藥、扁豆、芡實、薏苡仁和薑片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滾,然後用文火煮2小時,然後加入食鹽等調味即可。

茉莉花茶

做法:茉莉花若干(約5克),放入透明玻璃杯里,用開水(90℃左右)沖泡(八分滿為止),隨即加蓋以防香氣散失,約10分鍾後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