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歷史學者馮學榮總結的50個歷史規律

2024年4月10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歷史規律1:歷史既不是純粹由群眾百姓推動的,也不是純粹由單個歷史人物推動的,而是群眾、歷史人物、歷史條件、偶發事件、內力外力、天時地利等各種各樣的合力,共同推動的結果。


歷史規律2:「打江山」和「守江山」到底哪個更難?這是一個偽命題。得看什麼時代,有的時代是打江山更難,有的時代是守江山更難。剝離了時代,單純問「打江山和守江山哪個更難」,等於撇開擁堵時段不論、直接問「汽車和電動車哪個更快」,沒有標准答案,問題沒有意義。


歷史規律3:人類處於無政府狀態時,幾乎無一例外,都會自發形成「變相政府」。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東北地方清政府打烊,張作霖拉起一幫弟兄,組成「保險隊」,收取村民保護費,除暴安良,維持地方秩序,實際上扮演了「臨時政府」的角色。只要人性不變,所謂「無政府主義」,就是一句空話。


歷史規律4:縱觀中國歷史,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心,最好要重疊,即使不能重疊,至少應當鄰近,或者有所交集,這樣才能便於控制,否則,軍事力量不受控制,壯大之後,可能會對政治中心構成威脅,唐朝時期的安史之亂明朝時期的靖難之役,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歷史規律5:在中華文明的早期,人口集中在西北和中原,但是後來人口逐步向東南沿海集中,這事表面上看,是戰爭和王朝更替所導致,但本質上的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不同地區降雨量的變化所導致的結果。人類總是誤以為自己在主宰歷史,但是說穿了,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太陽公公手中的玩物罷了。


歷史規律6: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演化而成,而因為在古代,水路運輸成本最低,所以,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在江河旁邊建起來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絕大多數的城市,市中心都有一條江,或者一條河。


歷史規律7:工業革命專利制度之間,有着非常密切的關系,這事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怎樣才能促使地球上的聰明人和天才們勤奮幹活、努力創造、造福人類?答案是:讓他們發財。讓他們發財。讓他們發財。真理需要說三遍。


歷史規律8:所有王朝的覆亡,都是因為反對派的實力,超過了王朝本身的實力,這個反對派,可以是王朝內部的造反力量,也可以是王朝外部的入侵力量。所以,一個王朝必須要跟蹤內部和外部勢力的增長以及和自己的力量對比,並想盡一切辦法減少彼此的勢差,否則自己就會處於危險的境地,這就是為什麼:閉關鎖國,是一條死路。


歷史規律9:舊式軍隊經常會發生長官剋扣底層士兵工資(軍餉)的事情,所以在戰場上,士兵往往不願為長官賣命,到了關鍵時刻,能潰逃的,都盡量潰逃。旁人不知道內情,會誤以為這些兵源不行,都是怕死的孬種,但其實更貼近事實的答案是:不是兵源不行,而是軍事制度不行。我們說王朝體制的腐敗往往會反映到軍隊戰鬥力中來,這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歷史規律10:說穿了,歷史上的土地兼並,其實就是優勝劣汰的結果。馬太效應。優秀的基因,必然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土地)


歷史規律11:歷史上所有的王朝,推行的啟蒙教育和民間教化,都是導人向善,無一例外。沒有教人作惡的皇帝。王朝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因為君王善良,而是因為導人向善,能降低君王的統治成本。中國歷史上多數的皇帝(例如李世民都接受佛教,甚至推崇佛教,就是這個原因。


歷史規律12:歷史人物沒有認為自己壞的。每個歷史人物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正義的、正確的。


歷史規律13: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歷史上其實沒有哪一個皇帝是希望百姓遭殃的,事實上所有的皇帝都希望百姓安居樂業,那不是出於善良,那是因為百姓安居樂業,對皇帝是有利的。所以從主觀上說,所有的皇帝,都是愛民的,只不過愛民的程度不同,各自的施政能力不同,各自所處的歷史條件不同,所以導致了他們各自的治國行為不同。


歷史規律14:中國歷史上頻繁出現的「風調雨順」、「盛世」,多數都是中國氣候變暖的結果。氣候變暖導致農業大幅增產。但是,當時的人們以及後來很長時間內的歷史學家,都沒有想到是這個原因,而把盛世歸功於當時的皇帝了。


歷史規律15:反之也成立,中國歷史上的飢荒、戰爭、亡國,很多(注意:很多並非全部)都和氣候變冷有關。氣候變冷導致農業大幅減產。但是,當時的人們以及後來很長時間內的歷史學家,都沒有想到是這個原因,而把飢荒、戰爭和亡國,都歸罪於當時的皇帝了。


歷史規律16:「胡人無百年運」是假規律,清朝就有268年。「王朝不超300年」也是假規律,漢朝存續了400多年,周朝前後共有800年左右。


歷史規律17:古人平均壽命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醫療水平低下,在古代,以下疾病都能奪走人的生命:肺結核、流感、瘧疾傷寒鼠疫、天花、糖尿病(古稱消渴症)……這個名單很長,但是在今天,這些致命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療的、可以控制的,有的疾病甚至消失了,例如:天花病於1961年在中國消失了。


歷史規律18:從中國古代歷史上來看,如果為民伸冤和衙門的利益有沖突,那麼衙門通常不願為百姓主持正義,只有當上面的壓力下來了,衙門才會有所作為。所以,衙門也是自私的,偶爾出現父母官,只是因為還沒有發生利益沖突,或者還沒有發生足夠大的利益沖突。這個道理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史


歷史規律19:古代中國的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多妾制)確實很不公平,但有趣的是:它並非一無是處,因為它使優秀的基因,得到了最廣泛的傳播,使漢人這個種族,處在不斷改良的軌道當中。


歷史規律20:從古代到近代,富人賺到了錢,滿足了美食、衣着、娛樂等各種欲望之後,最終的、最大的消費欲望,就是買一塊更大的地,給全家人蓋一套更大的房子、院子、府邸,這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社會多數的財富,最終都是沉澱到「房地產」這個行業中來。這個道理到了現代中國,仍然沒有變:富人發了財,吃喝玩樂都膩了之後,還有很多錢花不完,實在沒地方花了,歸根結底,富人還是會想方設法,在城市的便利地段,換一套更大的房子,提高家庭的居住質量,這就是為什麼,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房子,是硬通貨,是最好的投資(理論上如此,極端情況下也有價格下跌的時候)


歷史規律21:「錢」是歷史的隱線。中國歷史上很多王朝滅亡,核心原因是朝廷的財政出現危機,例如清朝、明朝、元朝,都是如此。大到王朝如此,小到個人,也是如此,很多歷史人物走上革命道路或者從軍,也是因為家庭財政出現了危機,隨手舉幾個例子:李自成、彭德懷、李秀成等等,這個名單很長很長,連蔣介石都是如此,蔣介石在上海做股票經紀生意,破產,欠一屁股債,在上海走投無路,恰好此時孫中山在廣州蒙難,向他呼救,他才咬牙南下廣州,重新投奔革命,假設蔣介石在上海做股票經紀發財、生意穩定,他未必會南下。


歷史規律22:通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史,發現有史以來,發動戰爭的那些國家和民族,沒有一個認為自己是不正義的一方,幾乎所有發動侵略戰爭的,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舉例說,當年後金侵擾明朝的邊境,不是打着「侵略」的旗號,而是打的「復仇」的旗號。同理,納粹德國侵略鄰國,也打着「復仇」、「復興德意志」的旗號。早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北美大陸屠殺印第安人,也不認為自己是惡棍,他們(西班牙人)反而認為印第安人是惡棍,他們當時說:這群不信上帝的野蠻人(指印第安人)都該下地獄,我們是上帝派來懲罰他們的。


歷史規律23:智人都是同一個祖宗,所以,本無所謂哪個民族比哪個民族更聰明,但是,一個民族能否孕育出文明,取決於本地是否具有可供馴服的莊稼和牲畜、能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農業、社會分工和文明。而文明形成之後,反過來又能促進人的智力的發展。例如說,歐亞大陸在歷史上很早能形成文明,根本原因是因為歐亞大陸具有可供人類馴服的莊稼種子和牲畜,例如水稻和馬,但是,美洲和澳洲這些地方與世隔絕,他們運氣不好,沒有可供馴服的莊稼和牲畜,所以,他們無法發展成熟的農業,所以也就無法形成高度的文明。換句話說,不是因為古代的澳洲原住民笨,所以沒有發展出文明,而是因為沒有發展出文明,所以古代的澳洲原住民笨。


歷史規律24:歷史告訴我們:命運要讓哪個帝國(或王朝)滅亡,時常會先讓它膨脹。同理,命運要讓哪個人滅亡,通常也會先讓TA膨脹。所以,當你開始目中無人,開始膨脹,開始飄,開始任性,開始不自省的時候,你可能離危險,已經不遠了。


歷史規律25: 如果讓歷史重來一次,歷史上的侵略者,還會不會發動侵略戰爭?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所有的侵略戰爭,發動者本身都認為:此仗非打不可。沒有人拿戰爭當兒戲,侵略者也不例外。所有的戰爭,都是深思熟慮之後,不得不做出的抉擇,至少他們主觀上是這樣認為的。


歷史規律26: 從歷史上看,一個國家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決定了它的劇本。從個人看,一個人的基因,基本上決定了他(她)的人生劇本。倘若歷史重來一次,細節會有偏差,但是,大致的劇情不會變。


歷史規律27: 其實在歷史上,西方人也迷信,他們燒死「女巫」,他們相信放血能治病,他們看到人被雷劈死,也曾經認為是上帝在懲罰那人。但是,西方人後來知道自己錯了,他們願意改。是否能做到「知錯就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歷史規律28: 所有歷史都是合理的。如果你認為某一段歷史不合理,那麼只能說明:你還沒有徹底地審視它、研究它、總結它。


歷史規律29: 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多數既有公心,也有私心。不能因為TA有私心,而否定TA的公心。反過來也成立:不能因為TA有公心,而否定TA的私心。不過,每個歷史人物公心私心的比例,不一樣,有的人相對更自私,有的人則更大公無私。


歷史規律30:我們讀歷史所得到的最大教訓是:絕大多數的歷史人物,都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過,反過來說,所謂「吸取歷史教訓」這事,也有它的局限性。就好比說:即使你總結了很多人的戀愛經驗和教訓,你就能做到保證你的戀愛百分百不分手?做不到。


歷史規律31:中國很多省份地盤的劃分,蘊含了歷史教訓、經驗和政治智慧。舉例說:「河南省」按理說是「黃河南邊的省」,但是,河南省有幾個地方是在黃河以北的,它們是:焦作濟源新鄉安陽濮陽鶴壁。為什麼呢?其中一個考慮是防範地方割據。假設軍閥以黃河為界,割據獨立,在黃河岸邊設置重兵防守,那麼,皇帝的部隊去討伐,需要橫渡黃河天險,還要打非常艱苦的登陸戰,這事在古代其實非常困難,所以,要把黃河以北的幾個地方劃入河南省,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舉例說,河南軍閥要造反,那麼,黃河把河南一分為二,削弱了造反力量。假設河南的鄰省造反,那麼,官軍可以從自己控制的河南境內橫渡黃河,出兵繞道平亂。同理,長江貫穿了雲南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的土地,把這些省份的土地一分為二,其中也蘊含了這個道理。你細品一下這裡面的政治智慧,真的很有意思。這事也從側面告誡了我們:政治是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活兒。

如圖:河南省有一部分市縣位於黃河以北


如圖:長江幾乎把它途徑的所有省份,都一分為二了


歷史規律32: 古代中國有技術,沒有科學,中國古人的技術,是實用主義的,只要實用就行,不問為什麼,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國的古人知道如何製造火藥,但是,他們對「火藥為何爆炸」的研究沒有興趣,或者說興趣不夠。而西方人在這一點上的顯著不同就是:西方人喜歡刨根問底,結果,西方人掌握了科學。而至於古代的中國人和西方人為什麼有這個不同?這個思維方式的差別,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歷史規律33:正因為古代中國只有技術,沒有科學,所以,科學的缺位,嚴重製約了技術的發展,正所謂:「道之不備,器則奈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古代的中國,沒有一整套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論作基礎,技術怎麼可能有大發展呢?


歷史規律34: 到底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還是得天下者得民心?其實這兩個邏輯並不矛盾。得民心者可以得天下,這個不必解釋。得天下者一旦掌握了是非對錯的解釋權,也可以得民心。


歷史規律35:有一個歷史規律是顯而易見、而且誰也無法阻擋的,那就是:全球最終會一體化。這里的「一體化」是指:最終國界會模糊,語言會趨同,會出現「世界政府」,等等此類,這既是歷史規律,也是經濟規律。道理很簡單:一個鬆散的人類文明,不符合所有人的發展、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不過,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而且中間會有波折,但一定會發生,只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這一代人,妥妥是看不到的。


歷史規律36: 人的本質是獸。所以,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會走向濫用。只是說,不同的人,濫用的程度不同,僅此而已。這個規律在人類過去幾千年的歷史里,被反反復復證明了無數次,所以,真的不必懷疑。


歷史規律37: 歷史告訴我們:在重大利益沖突面前,只有壓力才能迫使人讓步。國家之間如此,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因此,在重大利益沖突的面前,而且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不要指望別人會跟你講道理。


歷史規律38: 讀史最正確的姿勢,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讀,時刻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歷史人物,在當時的條件下,我會怎麼做?只有這樣讀史,你才能把歷史讀明白,也才可以從讀史中增長智慧。


歷史規律39: 以前主要靠絲綢之路開展外貿,輸入漢地的瓜果,都是從中東等內陸地區傳入的,所以帶「胡」字,例如「胡蘿卜」、「胡椒」、「胡桃」,後來歐洲人把海路走通了,於是,外貿開始「海洋化」,後來輸入中國的瓜果,很多是歐洲人從海洋通過商船帶來的,所以帶「洋」字,例如:洋蔥、洋芋、西洋菜。


歷史規律40: 絲綢之路為何會衰落呢?至少(注意:是「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1、氣候變化導致西域沙漠化(例如樓蘭古城,環境惡劣,陸路運輸困難,成本變高。2、中國外銷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產,其實主要是產自於東南地區,離海岸線更近,走海路無疑更方便。3、海路運輸比陸路運輸成本更低,舉個例子:兩餅普洱茶,第一餅從泉州上船,運到法國,售價100法郎。第二餅走絲綢之路,從西安上駱駝,經河西走廊,經中東,抵達法國,售價不得不賣200法郎,價格失去競爭力,所以,絲綢之路的衰落,是必然。


歷史規律41: 從歷史觀察,一個國家的落後,到底是因為人的思想落後?還是因為制度落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制度落後,可以導致人的思想落後。反過來也成立,人的思想落後,也可以導致制度落後。人和制度,是互為因果的。世界上有很多問題,答案並不是「非此即彼」的。


歷史規律42: 歷史上的戰爭,北方勢力通常能擊敗南方勢力,原因是復雜的,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樣的:北亞大草原,是優質戰馬(例如蒙古馬的傳統產地,而漢地農耕區,是不優質戰馬的產地。優質的戰馬是優質騎兵部隊的基礎。


歷史規律43: 歷史上有一個例外:朱元璋是北伐成功的,是南方打敗北方。如何解釋?原因也是復雜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元朝統治者(蒙古人)統治中原98年,為了偷懶,他們在中原、江淮等地,開辟了大量的養馬場,把先進的馬種、育馬技術、馴馬技術等等一整套的看家本領,都教會了漢人,目的是讓漢人幫他們幹活,但不料在無意中,幫助漢人打造了優質騎兵部隊的基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元末農民起義部隊的騎兵部隊,和蒙古騎兵部隊不分伯仲、甚至超過了蒙古騎兵。例如,朱元璋起義,控制了蒙古人開辟的江淮養馬場,獲得了大量的優質戰馬和馴馬人員,為起義軍打造了一支非常強悍的騎兵部隊。


歷史規律44: 「國運」這個東西,到底存不存在?答案是:既存在,也不存在。說它存在,是指從科學角度看,不確定事件(無論好壞)的概率是客觀存在的。說它不存在,是指我們沒有證據認為宇宙中有哪個地方寫好了哪個國家的運氣。從「不確定事件的概率」這個科學概念說,「國運」和「人的運氣」一樣,都是存在的,出門中1000萬大獎,還是被失控的車撞死,這些都是不確定事件,只要你身處這個混沌系統中,概率永遠是客觀存在的。


歷史規律45: 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南侵,多數不是因為人壞,或者因為要復仇,而是因為氣候變冷,草原三災(雪災、旱災、沙塵暴導致牲畜減產,遊牧民族活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向南侵擾,掠奪財富,順便侵占土地,沖擊漢人王朝。


歷史規律46: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意思舉例說明:滿清入關成為統治者,藉由漢族士大夫向百姓解釋,滿清的行為就被正當化了。可是假如滿清在關外被明軍或者被李闖軍消滅了,那麼,滿清在歷史上的定位,其實就是一群野蠻無知的東北野生土匪。


歷史規律47: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到底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是說,王朝興盛的時候,需要大興土木、對外征戰、圈養大量官僚……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壓榨百姓,否則無法取得財政支撐。王朝淪亡的時候,天下大亂,各種兵匪,也會對百姓進行掠奪。所以無論王朝興亡,被壓榨的、被欺負的、被掠奪財富的、被搶奪資源的,都是老百姓。所以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歷史規律48: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性不變。舉個例子說:清朝的貪官明明知道明朝有很多貪官被殺,但是,清朝的貪官仍舊敢貪,為何?因為人有僥幸心理。人類總是無法戰勝人性的弱點,這就是為什麼,歷史在很多時候,都會驚人的相似。


歷史規律49: 忽必烈逮住文天祥,直接殺了不就完事了?為何要苦苦勸降?答案是:像文天祥這種南宋大臣,對元朝是很有用的,首先,如果文天祥投降了,他可以提供很多寶貴的情報。其次,忽必烈可以讓文天祥出面,利用自己的威信,幫忙勸降南宋其他的抵抗力量,再次,忽必烈將來平定天下,像文天祥這種有豐富行政經驗的大臣,可以幫助忽必烈治理天下。古往今來的戰爭史,「抓活的」,道理都是大同小異。


歷史規律50: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上帝送給你的每一個禮物,背後都悄悄標注了代價。老天爺把東亞大地最優質的、最適合耕種的一塊耕地,賦予了漢人,漢人得天獨厚,告別了朝不保夕的漁獵採集生活,過上了相對穩定的農耕生活,然而,漢人也因此,消磨了鬥志和尚武精神,開始演變成一個琴棋書畫的文人民族。

但是,崛起於東北亞森林和北亞草原的苦寒民族,則在漁獵和遊牧生活中,把自己鍛煉成了天然的武士,這就是為什麼過去兩三千年以來,漢人一直疲於應付北方南侵的壓力,曾經幾度幾乎抵擋不住,要依靠長城來擋,然而終究在宋末、明末兩次亡於苦寒民族的南侵。同理,日本1895年接收台灣之後,發現日本人的體能,根本比不上台灣以漁獵為生的原住民,一直到1930年霧社事件都是如此,號稱「亞洲第一」的日本陸軍,硬是無法戰勝躲入叢林的賽德克族,最後不惜違反國際公法,搬出毒氣彈,才最終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