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朝邑的那些縣長

2024年4月10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朝邑西魏大統六年(540)立縣,管轄今大荔東部、渭水以北、黃河西岸、鐮山上下廣大區域。唐代分置河濱縣、民國分置平民縣,初析即合,到1958年並入大荔,朝邑縣歷時1408年。

封建王朝,曾稱其行政長官為縣令、縣尹、知縣等。民國十六年(1927),改朝邑縣衙為朝邑縣政府,民國時期共歷縣長15人,其中一人為復任、一人為代理。這些人,拋卻歷史局限性,人性的善惡、忠奸、好壞,多面多彩、真實生動俱入史冊,任由後人處不同立場評說。

朝邑縣政府


朝邑首任縣長高耆卿由縣知事轉化而來,在任橫征暴斂、作惡多端,駐軍及民眾多有不滿,遂聯手搜集罪狀、公開宣布、驅逐出境。當時,正是軍閥割據、世道混雜之際,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軍方便委任趙渡鄉紳徐少南為代理縣長。徐少南號為朝邑風雲人物,年少參加推翻清廷的革命活動,辛亥起義後曾任山西芮城知事、陝西白水縣長等職,與井勿幕楊虎城、劉鎮華、李虎臣等亂世梟雄多有來往。代縣長的六個月里,徐少南不負民望,帶領群眾鑿井植樹、建立集會、創立義莊、修建學校……雖為代理然政績超人,甚為百姓景仰、各界好評。

官派縣長王作之、安耀宸、徐必崇、叢嘯侯、周劭華、馬子靜先後繼任,所謂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狗熊」和狂人、癲人。王作之謂其一,任職時正逢大革命炙熱期,他迎合上級指示,鎮壓學生運動,關押學生領袖,造成南寨子小學和農業職業學校罷課一周,為進步人士所不恥。叢嘯侯謂其二,這個江蘇如皋人任職一年壞事做絕。他聚斂錢財「有方」,民眾自發集資修葺東岳廟岱祠岑樓,有困難不聞不問,待到竣工時強令民眾接受手下題贈的牌匾,張口就要200塊現大洋銀元)的潤筆費。富商朱敬堂過壽時也遭如此訛詐,數百元的題匾費與名貴的狐裘俱填其欲壑。他唯利是圖,牟取暴利無所不用其極。修建妓院「永康里」,美其名曰收取「樂捐」,不知毒害了多少百姓子弟。群眾不滿聯名上告,他一面買通上級包庇袒護,一面培植虎狼之徒強力鎮壓,民眾恨之入骨。

徐少南

陝西合陽人宋秀峰是唯一兩度出任朝邑縣長者,任職四年乏善可陳。他接受無良奸商的名譽股東,充當「保護傘」,助其開設典當行重利盤剝,以致造成窯前村溫亮軒質入的明宣德銅香爐被惡意掉包「當典案」,民怨沸騰。兵匪禍亂不斷,為了掩飾剿匪無方之丑,他竟以「私通土匪」的罪名將共產黨員韓增友的父親押在獄中嚴刑拷打,幾欲問成死罪,後吞了1200塊現大洋賄賂才放人。常言道:天狂下雨,人狂天收。一手遮天終有止,民國二十五年(1936),他拒不接納省上委派的南寨子小學校長,遂被以「違抗功令,玩忽教育」撤職處分,落了個咎由自取。

要說真正在民眾心目中有威望者,當數字漢三的「平民縣長」張法傑。他是陝西長安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初任職,時日寇已經攻占黃河對岸山西永濟和風陵渡,河防空虛的朝邑時常遭受飛機轟炸和炮擊,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張縣長着手組織民夫千餘人、大車200餘輛保證河防與軍供,穩定了人心;大力支持「朝邑學生戰時工作團」宣傳抗日救亡,鼓舞了士氣;以身試險破除「抓壯丁」亂象,遏制了無序;創造條件興辦朝邑縣初級中學(朝邑中學前身)等,延展了文脈。民眾對其贊譽有加,奉調離任時在縣城東大操場樹「學士陝西朝邑縣縣長漢三張公德政碑」以誌紀念。

宋秀峰手書


接下來的兩任朝邑縣長都是山西人,陳崇德1940年10月任職,此人文采頗佳,能文章、善詩賦,且中醫造詣頗深。續儉又名續約齋,山西崞縣(今原平)人,他先前擔任平民縣縣長,組織42名精壯青年編成平民縣渡河殺敵游擊隊,東渡黃河作戰47天,收復永濟全境,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民國三十三年(1944)春,陝西三原人辛俊明就任朝邑縣長,其喜好騎馬、豢養狼狗,兩年裡政績平平。繼任的程如垣家在江蘇阜寧,據說曾任蔣介石侍從室侍從。任職朝邑後,極力搜求地下黨活動情報,曾逮捕共產黨員韓增友、揚海潮等,於馬王廟嚴刑審訊無辜百姓多人,民憤極大。繼任者卜儒英山西河津人,是程如垣一手提拔的「狼狽二人組」小兄弟,屁股尚未暖熱位子,即被1948年10月6日爆發的「九三起義」席捲入監,後在押赴韓城途中倉皇潛逃。

劉鍾諧

問尚賢(右)

朝邑縣城第一次解放後,出於整體戰略布局,起義部隊開赴韓城整訓,國民黨力量趁虛而入,並派來「民國末任縣長」劉邦治收拾殘局,妄圖東山再起。此人外貌和順、內心毒辣,為邀功請賞,將參加「九三起義」的數名勇士解送去了西安。1949年3月,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他丟盔棄甲逃往商洛山區,終被擊斃。

朝邑縣人民政府成立於1948年10月9日,先後在韓城澗南村(今金城街道)、朝邑東高城村(今兩宜鎮)辦公,1949年3月二次解放朝邑時才遷入朝邑縣城。此間至並縣,十年時間6位縣長。1948年10月至1950年3月的縣長是當地人(今兩宜葫蘆莊)劉鍾諧,「老牌」革命家。1950年5月至1951年7月的縣長馮德厚是陝西子長人,自平民縣縣長調任而來。1951年7月至1952年6月的縣長許增華,陝西宜君人。1952年6月至1952年9月,縣長是陝西延長人王志堅。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的縣長是陝西澄城人問尚賢,曾代理中共朝邑縣委書記。最後一任朝邑縣長馮思弟是陝西延長人,任職五年,直到1958年12月朝邑並入大荔。

撫今追昔,多少千古事,都付笑談中。朝邑的那些縣長如同朝邑故縣般,已經漸為消逝在歷史的視線中,唯有那應「時」而起乘「勢」而興、恢宏博大的精神氣質依然橫貫長空,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

作者簡介:王小民,大荔羌白人,1971年生。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地情專家庫專家;渭南市作協理事,渭南市政協特邀文史委員,渭南市地方志專家庫專家;中共大荔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大荔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出版有《風情同州》《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家在大荔》等19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