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的無價之寶,也許躺在某帝王將相的墓里吧

2024年4月20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國歷史上莫名消失的八大無價之寶,每一件都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它們的失蹤不僅令人惋惜,也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1、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相李斯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物。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孝元太後怒擲玉璽,將其摔破一角,後來王莽以純金包嵌。

東漢末年玉璽再次丟失,後被孫堅在攻入長沙時從井中女屍項下錦囊中的小匣子內取出。孫堅死後,袁術奪得玉璽,然而在他兵敗身亡後,玉璽又歸了曹操

西晉統一後,玉璽歸司馬炎所有。西晉滅亡後,玉璽在北方十六國流傳,最終由濮陽太守戴施獻給了東晉皇帝。

東晉亡後,劉裕得到玉璽,傳國玉璽開始在南朝流傳。

隋文帝滅陳後,得到傳國玉璽。唐初,玉璽由竇妻獻給唐高祖李淵,後在唐傳了三百多年。最後玉璽被朱溫所得,落入了後唐手中。

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結契丹耶律德光進攻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帶着玉璽登玄武樓自焚,從此傳國玉璽下落不明。

後來,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在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多方考證,認定其為秦始皇所制傳國璽。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金國掠走,此後便銷聲匿跡。

明初,朱元璋徐達入漠北窮追遠遁之殘元勢力,順便索取傳國玉璽,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明朝時期,也曾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但多被認定為贗品而未採用。

2、華夏九鼎

九鼎最初是在夏朝初年,由大禹鑄造的。他劃分天下為九州,並命令九州貢獻青銅,最終鑄造了九尊大鼎。

這些鼎上鐫刻了九州的名山大川和奇異之物,象徵着九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成為夏朝的鎮國之寶。

隨後,商朝取代了夏朝,九鼎也隨之遷移。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

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再次遷移至此。

到了西周周武王滅商後,九鼎歸周所有。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雒邑,將九鼎置於該城太廟之內,九鼎的地位在整個周朝空前絕後。

之後九鼎的下落逐漸變得撲朔迷離,具體下落已經無人知曉,成為了千古未解之謎。

3、秦始皇十二銅人

秦始皇十二尊銅人最初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它們象徵着大地的穩固和秦王朝的長治久安。

每一尊銅人都高達數丈,氣勢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隨着秦朝的滅亡,項羽率領楚軍攻入咸陽,焚燒了秦始皇的宮殿和陵墓。

盡管項羽並未毀掉十二銅人,但它們的存在已經不再是王朝權力的象徵,而是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

隨後,漢朝建立,劉邦將十二銅人運到了長樂宮門前。這些銅人成為了漢朝的一大景觀,也是漢朝皇帝的一種象徵。

到了東漢末年,董卓為了籌措軍費,下令將十個銅人熔化成小銅錢,剩餘的兩個銅人也在隨後的歷史變遷中逐漸消失,具體下落已無從考證。

4、北京人頭蓋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學家裴文中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開始挖掘,首次發現了距今約60萬年前的猿人頭蓋骨,這一發現震驚了世界,被命名為「北京猿人」或「北京人頭蓋骨」。

隨後的發掘中,又陸續發現了多個完整的頭蓋骨和大量骨化石,以及石器、動物化石和灰燼等,這些發現為我們了解古人類的生活和演化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當時決定將頭蓋骨等化石轉移到美國保存。

1941年,這些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撤離北京美國海軍陸戰隊。然而,同年12月5日,當載有頭蓋骨的列車駛往秦皇島准備登船時,由於隨後爆發的珍珠港事件日本軍隊俘虜了列車上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

多年來,關於北京人頭蓋骨的下落一直是一個謎團。盡管有一些線索和傳聞,但始終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其具體位置。

5、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由明成祖朱棣下令編纂,初稿於永樂二年(1404年)完成,是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之大成的百科全書,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明朝滅亡後,經過戰亂,這部大典的副本在乾隆時期就已經有幾千冊遺失。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翰林院的部分副本《永樂大典》在戰亂中被搶走,幾乎全部的副本都在這次浩劫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後,翰林院的人甚至偷偷將剩餘的《永樂大典》帶出宮外,賣給了外國人。

到了清末,經過多次的戰火與浩劫,《永樂大典》的副本數量已經銳減至800多冊。

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外國使館的過程中,翰林院也遭到了破壞,許多《永樂大典》的副本或被燒毀,或被搶走,損失慘重。

如今,《永樂大典》的副本在全球只剩下400多冊,散落在8個國家、30多個單位或者個人收藏家的手中。中國國家圖書館中保存有大概200多冊,而其他的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私人收藏中。

6、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由書聖王羲之在公元353年,於浙江紹興蘭渚山下揮毫而就的序文,原是為了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發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

王羲之在創作完《蘭亭集序》後,這篇序文便成為了文人雅士爭相傳閱的珍品。

唐朝時期,唐太宗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他花費巨大的精力尋找王羲之的遺存,然而一直未能得到《蘭亭集序》的真跡。直到後來,唐太宗聽聞《蘭亭集序》真跡在辯才和尚手中,他不惜使用各種手段,最終成功將《蘭亭集序》騙到手中,並將其視為珍寶。

唐太宗臨終前,特意吩咐兒子李治將《蘭亭集序》作為陪葬品,與他一同葬入陵墓。

五代十國時期,盜墓狂潮席捲關中地區,唐太宗的陵墓也未能倖免於難,《蘭亭集序》很可能在這次浩劫中永遠消失。

7、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起源。

傳說中,河圖伏羲所得,洛書由大禹所得。

伏羲在得到河圖後,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領悟到了陰陽五行的道理,進而畫出了八卦,為《周易》的來源奠定了基礎。

而大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得到了洛書的指引,成功地完成了治水大業,並據此劃天下為九州,制定了九章大法來治理社會。

這兩幅圖案在歷史上的流傳記載痕跡很少,很可能遭到損壞或流失。

到了宋代,大理學大家朱熹在其易學著作《周易本義》中,第一次把「河圖」、「洛書」單列出來,並將其圖置於卷首。這標志着河圖洛書在學術界開始得到重視。

然而,關於它們的下落一直不明。

8、廣陵散

廣陵散》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始於戰國時期,與聶政刺韓王的復仇故事緊密相連。

這首曲子最初可能是由琴師們用絲弦琴演奏,流傳於當地民間,以柔美細膩、曲調婉轉動聽為特點,同時注重表達情感和描繪景物等元素。

隨着時間推移和地域擴大,尤其在南方各地區相互交流中,諸多琴師將自己的地方特色融入到《廣陵散》中,使其逐漸形成了更富有層次感和多樣性的音樂風格。

到了魏晉時期,著名琴家嵇康以善彈《廣陵散》著稱。

據《晉書》記載,此曲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由一位古人所贈。

而《太平廣記》中則有一則更為傳奇的故事,說嵇康夜宿月華亭時,受到一位神秘人物的啟發,得以傳授此曲,並約定此曲不得教人。無論是哪種說法,都體現了《廣陵散》在魏晉時期的獨特地位。

然而,嵇康的命運也與《廣陵散》緊密相連。他因反對政敵專制而被司馬昭殺害。臨刑前,嵇康索得一琴,從容彈奏《廣陵散》,以表達他心中的難酬之志,並嘆息道:「《廣陵散》於今絕矣!」

從此,《廣陵散》譽滿天下,並躋身中國十大古曲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