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如果長期幫忙帶娃,需要在這5個方面「留一手」

2024年4月24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年紀大了,離開工作崗位,去兒女家幫忙帶娃,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畢竟,兒女的困難,能 幫一點是一點。

從某種角度看,老人帶娃,也能讓兒媳、女婿騰出時間去工作,從而感化了他們,為以後反哺,打下基礎。

但是我們要學會「理性待人」,長期帶娃,和短時間帶娃,做法是不一樣的。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老人們,連續帶娃五年,十年,這就需要做人的遠見了,最好是學會留一手。

01

金錢方面留一手,養老還得靠自己。

有的老人退休了,退休金還花不完,有的老人退休金只有一點點,還有的老人一輩子不退休,靠為數不多的存款過日子。

在帶娃的過程中,難免要給娃買零食、小玩具的錢,外出還有花車旅費。

無形之中,老人花小錢的地方,就多了。

若是老人大方一些,還幫孫子外孫交學費,動不動就是 好幾百。

有一部分老人,還幫兒女承擔了房貸。

給娃花錢,其實是變相地幫忙了兒女,減輕了兒女的經濟壓力。

可是老人有沒有想過,萬一兒女以後不孝順,自己靠什麼養老呢?或者兒女很孝順,但是經濟上很困難,無法給父母養老的物質,又如何?

金錢對於老人來說,不能少。生老病死都得花錢,並且數量不少。

把錢放到兒女的口袋裡,很容易;要兒女把錢掏出來,就難了。尤其是有幾個兒女的家庭,兒女會互相攀比和推諉。

還是把錢放在自己口袋裡吧,千萬別掏空了錢袋子。不給兒女帶娃了,也不要看兒女的臉色過日子。自己有錢,慢慢花,有底氣。

02

言語方面留一手,少管兒女養精神。

「兒孫自有兒孫福」,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認知不同,機遇不同,婚姻不同,老人不能用自己的觀點,要求兒女如何。

都是成年人,做事有分寸,不要老人指指點點。

看到兒女的日常,有意見,也要放在心底,而不是和小區里的人交流。

「惡語傷人六月寒」,若是老人說家醜,暴露兒女的婚姻的瑕疵,工作的漏洞,就更可怕了。

管住自己的嘴,言語留在心底,此處無聲勝有聲。

03

老伴方面留一手,夫妻恩愛過餘生。

和我同小區的劉阿姨,長期和老伴有矛盾,鬧離婚多次。

劉阿姨去兒子家幫忙帶娃後,對老伴就再也不聞不問了。

畢竟,劉阿姨有打算,餘生就跟着兒子過,老伴是靠不住了。

七年時間,一晃而過。劉阿姨的孫子也上學了,兒子要去她離開。

無奈之下,劉阿姨回到了老伴身邊。沒想到,老伴感動地說:「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

哦,原來,一個老奶奶,在兒女家是一根草,在老伴的眼裡,就是一片天。

曾經吵吵鬧鬧的夫妻,在老年的時候,性格、習慣、態度、情感認知,都是會改變的。

最好是,在五六十歲的時候,要修復夫妻感情。人老了,折騰不了多久了,也會慢慢習慣平淡。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是每一個老人最好的活法,也是最應該打造的活法。

若你去帶娃,也要常常問候老家的老伴,也隔三差五回到老伴身邊,增進感情。若是有條件,老兩口都去帶娃,也是可以的。

老夫妻,容不得長期兩地分居,需要攜手同行。

04

鄰里方面留一手,互幫互助促和諧。

現在的城裡,鄰居之間,互相不打招呼,不認得,也是常態。

一些年輕人,可能和鄰居相處七八年,都喊不上名字,更不知道互相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作為帶娃的老人,別把鄰居變成陌生人。

老人帶娃,往往不能時時刻刻盯着娃,也有脫控的時候。鄰居之間能 互相關照,就好辦了。畢竟,遠親不如近鄰。

「醒目視頻」網絡平台上,講了一件暖心,又扎心的事情。

佛山南海獅山一小區中,一個女孩,住在14樓。因為貪玩,從防盜網的逃生窗口爬出去,到了13樓的防盜網。

13樓的鄰居發現後,馬上把女孩抱住,並且喊來一大群鄰居,把自家的防盜網鋸開,讓女孩回家。

閒來無事,和鄰居走動,大家混熟了,以後帶娃就會方便一些。

有時候,幾分鍾的事情,鄰居是可以代勞的。萬一老人遇到急事,也可以求助鄰居。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樣的情況,不可取,還是要平時留一手,以備不時之需。

05

老屋方面留一手,打道還能回自家。

總有一些老人,去帶娃了,老家的老屋、土地,都丟棄了。

老屋漏雨,然後倒塌;門口有野草,雜亂無章;菜園都荒蕪。

當老人不能帶娃了,不得不回到老家,發現真的一無所有了。這是不可取的。

老屋也許在後來,用不上,但是不能沒有。

萬一和兒女談不來,或者兒女在外頭混不下,老屋就是人生的退路。

就是在小城裡有套房,是老人的資產,最好是留下來。畢竟以後和兒女分家,自己有地方住,不要寄人籬下。

06

老人處處留一手,不是薄情,而是給自己一份情感,也給大家庭更多的退路。

當然,我們也希望年輕人在請老人幫忙帶娃的時候,要學會理解和關照,不要處處算計老人,用以後是否反哺來道德綁架老人。

一家幾代人,你幫我,我幫你,眾人拾柴火焰高。

作者:布衣粗食。

關照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