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評《首爾之春》:全斗光是最後勝利者嗎?

2024年4月27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01


2023年11月22日,由黃政民鄭雨盛李星民主演的電影《首爾之春》在韓國上映,引起轟動,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觀影人次就突破千萬。

考慮到韓國是一個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小國,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首爾之春》還沒有在國內正式上映,但很多影迷已經通過各自的渠道先睹為快,口碑不錯,豆瓣評分為8.8。

《首爾之春》之所以引起中韓兩國影迷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反映了韓國現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1979年12月12日發生的肅軍政變。

通過這場政變,以保安司令官全斗煥為首的一批少壯派軍人奪取了韓國最高權力,建立「第五共和國」。

導演金成洙對參與肅軍政變的眾多人物進行提純,只突出了兩個人物。

一是發動政變的核心人物全斗光(黃政民 飾,原型全斗煥);

二是抵抗政變的核心人物,首爾警備司令官李泰信(鄭雨盛 飾,原型張泰琓),尤其把李泰信塑造成了一位十足的悲劇英雄形象。

在金成洙的鏡頭里,李泰信堅毅沉着,一腔孤憤,雖千萬人吾往矣,在軍政首腦均被叛軍控制,下屬部隊叛變,明知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還要單槍匹馬地跨過層層拒馬,與全斗光一決生死。

這一橋段雖然純屬虛構,但令人感到盪氣回腸!

不客氣地說,在當下中國電影中,很難找到可以與之相媲美的充滿浩然正氣的形象【點擊閱讀】,因為受第五代影響,導演總是忍不住要給英雄人物加一點痞氣、流氓氣。

據報道,有些在全斗煥時期參加過抗爭運動的老人,看到這一幕時當場痛哭失聲。如果當年李泰信的原型張泰琓能夠成功鎮壓全斗煥的叛亂,則此後長達七年的黑暗統治就可以避免。

至於全斗光,則是一副陰謀家的嘴臉,他的所有活動,都是在暗夜和密室中進行的。

全斗光做事不擇手段,順利時得意忘形,遇挫時又驚慌失措。到了最後,政變終獲成功,一夥人在保安司令部丑態百出,彈冠相慶,大跳其舞,完全是小人得志的嘴臉。

還是福柯那句話,重要的是講述神話的年代,而不是神話所講述的年代。

盡管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全、李之爭,主要還是韓國總統朴正熙被暗殺後,韓軍內部為爭奪朴正熙遺產而發生的派系之爭,但李泰信(即張泰琓)所屬的陸軍參謀總長鄭升和系,的確有結束軍人統治的考慮,只是他們存在的時間太短(從10月26日朴正熙被暗殺到12月12日鄭升和被抓捕,只有一個多月),其政治主張還沒有來得及充分展示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決主張鎮壓全斗光叛亂的李泰信,客觀上是站在歷史進步一邊的,《首爾之春》把李泰信作為一個英雄來表現,也是對這一事實的尊重。

02


《首爾之春》也讓觀眾看到,當時韓國的軍政高層,基本都是臣妾主義人格。

在1979年12月12日那個寒冷的夜晚,韓國軍政高層表現得懦弱顢頇,費拉不堪。

國防部長官吳國相(金義聖 飾,原型盧載玄)聽到槍聲後,第一時間帶着妻兒逃入美軍地堡,使本來負有鎮壓叛亂之責的國防部陷入癱瘓。

原本十萬火急的鎮壓叛軍行動,由於找不到國防部長官而大為遲緩。吳國相在為時過晚的時候才前往陸軍總部的B2堡壘聽取匯報,了解情況後,他再次前往韓美聯合司令部,希望美第八集團軍出面干預,由於美軍表明無意介入,吳國相除了東躲西藏,再沒有採取決定性措施。

攻占國防部的叛軍終於在樓梯下捉到了躲在那裡的吳國相。這位國防部長官隨即決定向叛軍投降,一方面,他協助全斗光逼迫總統崔圭夏批准「逮捕陸軍參謀總長鄭升和的簽呈」,使全斗光的「下克上」行為合法化,另一方面,致電首爾警備司令官李泰信,要他停止鎮壓叛亂的行動,在遭到拒絕後,又宣布免除他的一切職務,取消了他指揮平叛部隊的合法性。

為什麼說吳國相(即盧載玄)體現了臣妾主義人格?

這是因為,他在緊急關頭,自己不能做任何有意義的決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主子(美軍),當主子不表態時,就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轉,當大勢已去之後,他很快就投靠新主子。

吳國相的原型盧載玄,在全斗煥政變成功後,雖然辭去了國防部長官職務,但全斗煥陸續把韓國綜合化學工業公司總裁、韓國化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韓國肥料工業協會會長等公營企業的肥缺賞賜給他,讓他賺得盆滿缽溢。

另一位可與吳國相相「媲美」的人物是陸軍參謀次長閔昇培中將(劉成柱 飾,原型尹誠敏中將)。

12月12日晚,鄭升和被綁架後,閔昇培自動成為代理總長,是鎮壓叛軍的總指揮,但他優柔寡斷,在關鍵時刻,幻想能夠和全斗煥用「君子協定」解決問題,撤走了對叛軍最具威脅的部隊,令全斗光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陸軍總部。

全斗煥就任總統後,尹誠敏反而官運亨通起來。他被全斗煥任命為第23任國防部長(1982-1986),退休後轉任韓國石油開發公司會長、韓國纖維協會會長等肥缺,居然活到了92歲。

歷史的經驗證明,在有着長期封建歷史,並在近代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精英階層中最容易出現臣妾主義人格。在這些地方,每到重大歷史關頭,都會出現「竟無一人是男兒」的現象,而敢於破釜沉舟的野心家,則可以屢屢得手。

有趣的是,在影片中,全斗光指揮叛亂的那間辦公室牆上,恰恰掛着寫有「破釜沉舟」字樣的漢字橫幅,這既是對時時念叨着「失敗了就是叛亂,成功了就是革命」的全斗光的心理寫照,也體現了中華文化對處於中華文明邊緣的朝鮮半島的影響。

03

11月30日,也就是《首爾之春》剛剛上映一周後,位於朝韓軍事分界線附近的京畿道坡州市長山裡的十一個市民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強烈反對全斗煥的骨灰落葬坡州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全斗煥三年前去世後,骨灰一直放在家裡。他的遺願是希望葬在朝韓邊界附近的高地,以表示「死了也要目睹南北統一」。

關於出售這塊土地的談判,本來已接近成功,然而面對鄰里的強烈抗議,土地持有人最終改變了主意,收回了出售計劃。

在《首爾之春》中,全斗光似乎成了最後的勝利者,風頭一時無兩。

但現實中的全斗煥,卻死無葬身之地!

全斗煥通過肅軍政變奪權,但他不明白,肅軍政變一方面成就了他,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原罪。

全斗煥應該像他的最有政治頭腦的核心幕僚許和平上校建議的那樣,逆取順守,讓「第五共和國」變成一個真正的「革命政權」,全面刷新政治,如此才能取信於民,洗脫發動「肅軍政變」的原罪。

但全斗煥沉浸在登上「極峰」暈眩與快感中,始終意識不到這一點,他白白浪費了7年執政時間,錯失了推動韓國政治和社會進步的機會,也就無法使自己從一個梟雄變成英雄,最終只能以一個負面人物的形象走入歷史。

相關鏈接:郭松民 | 《第五共和國》人物論:失敗梟雄全斗煥

郭松民 | 《第五共和國》人物論:「孤獨的革命者」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