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我們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4年2月5日 30点热度 0人点赞

來源:常春藤親子營

作者簡介:劉軒,心理學者,資深DJ,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熱愛音樂和推廣心理學。《我是演說傢》冠軍,兩個孩子的爸爸。最新著作《喚醒內在的學習力》《停止你的精神內耗:先完成,再完美》。

節假日帶孩子旅行,是很多傢庭的頭等大事。而怎樣讓孩子在旅行中有所收獲,真的令人頭疼,要燒掉很多腦細胞……

01

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功課

今年暑假之前,我和太太早早就做了決定,要帶孩子們來一次長途旅行,先去歐洲,再去美國,然後在紐約的傢裡住一段時間。

這個期間要去不少城市,有些相距甚遠,如果沒有直飛航班,還要搭乘火車。這樣算下來,我們會有不少時間在路上。

為什麼要跑這麼久、這麼遠呢?因為實在是“憋壞了”!3年疫情的緣故,之前假期基本是窩在傢裡,或是短暫去離傢不遠的地區,還有各種擔憂和限制。今年總算松了一口氣,可以自由安排活動了。

我和太太都是自由工作者的狀態,隻要有網絡,在哪兒都可以工作。我們可以趁著假期消減一些工作量,集中陪伴孩子。所以,我們就決定在暑假出發!

出發之前,首要任務是提前規劃好旅程。

對於這樣一個大行程,要考慮不同地區的交通路線和方式、當地的旅遊淡旺季、訂到合適的酒店,同時要照顧到孩子們的暑假活動,燒腦程度不亞於做一個線下大項目。所以那段時間我和太太一忙完工作,就在電腦上做各種攻略研究,常常是一邊開著四五個網頁,一邊交頭接耳討論。

坦白說,我們並不想哪裡好玩兒就去哪裡,那樣大人和孩子都可能感覺很“爽”,但整個暑假下來會有點兒走馬觀花,浮於表面。

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11歲,我認為現在每個假期對他們都非常重要。他們不僅是在看、在玩兒,所感受和體驗到的東西也和小時候不太一樣了。

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出去旅行,往往看完一路壯麗的風景、異國他鄉的風土民情後,再問他們有什麼印象。他們的答案往往是吃了什麼好吃的、哪裡有個好玩兒的門之類的,和大人的期待大相徑庭。

那是因為受限於大腦的發育程度,那個時候的他們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懂、記不住,也感受不到。

但到了十一二歲的年紀,同樣的旅行,就會有更深刻的元素進入他們的生命體驗之中。我們這次的計劃中,有一站是法國的普羅旺斯,那裡是塞尚的故鄉。

之前孩子們看畫展,常常會看到塞尚的畫,比如著名的《聖維克多山》,塞尚就畫了有幾十幅之多。他們也從書本、網絡上了解過一些塞尚的故事。

但真正站到那座山前,體驗就會完全不同。身臨其境到了畫傢的人生裡,看到了他成長的地方,看到了他眼中的同一個世界,你再打開這幅畫,感受他落筆時的那份情感、那些內心的悸動,於是,過去讀到的知識開始有了溫度、有了脈動,由點連成線再連成面,成為立體的感受。

這種體驗是我們希望孩子在旅途中能多多獲得的,所以也會建議他們提前做一些功課,看看當地有哪些風俗人情、那些古跡分別有什麼歷史,甚至提出讓他們在旅行時做我們的小導遊(他們非常樂意),這種文化的沉浸感、自然的熏陶會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意義,所以,我們特地安排了不少這樣的行程。

02

旅行也是一種生命教育

我也加了一點兒“私心”進去。去法國時,我們要帶孩子們去尼斯,在那兒的海灘上,告訴孩子們:“看,那就是當初爸爸求婚的地方!一切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想想還蠻有趣的,他們一定會很驚訝,看待爸媽也有了另一個視角。這也算是一種“生命教育”吧。

當然,旅行歸旅行,我們並不想讓孩子因此丟掉規律的生活狀態,每天該學習時仍要學習,該練琴時仍要練琴,該休息時就上床睡覺,讓孩子能保持他們的時間體感。

這樣在假期結束時,他們能很快進入新學期的狀態。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是由於時差的緣故,歐洲天黑的時間非常晚,生活節奏也完全不同,不過我們還是盡力去安排。

我的兒子川川現在熱衷於足球,每天都要踢幾腳。周末,太太還要送他去訓練。那麼在旅途中,我們也希望他保持這個習慣,所以在規劃行程時,就會特別留意這些城市哪裡有青少年訓練營。

畢竟歐洲也是足球的大本營之一,有很多川川喜歡的球隊和明星。在這樣一種氛圍下,他去參加當地的訓練活動,和當地的孩子們一起上夏令營,肯定是一種非常新鮮的體驗,也讓他對足球這個愛好有更多認知。

像這一類孩子感興趣又可以持續練習的活動,我們都會想辦法安插在旅途中。當然,我們在安排的過程中也會讓孩子們參與,讓他們知道什麼時間去做什麼。

對於他們自己要親自參與的事情,我們也會把決定權給到他們,看到底要不要去做。

讓孩子參與決策,也是我們很看重的一種教育手段,特別是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已經有能力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一些決斷。如果什麼事情都是由父母決定和規劃,他們隻是跟著體驗和享受的話,留下的印象反而會比較少,所以要給他們一些主導權,親身體會大人做決策時在思考些什麼。

比如川川很想去足球場和足球用品店,但是我們的行程沒法完全滿足,還有一些當地的訓練營,時間上如果不合適,就不得不放棄。

這個過程中所做的功課、所做的權衡和比較,等到了實地再執行和驗證,會讓孩子獲得對於他們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的經驗。

還有旅途中的各種準備工作,我們也都讓孩子分頭去做功課,比如他們的行李箱要怎麼收拾、背包裡裝什麼,需要提前去了解當地的氣候和民情再做決定。

像有的國傢汽車比較小,有的地方坐火車要登臺階,還有的地方小偷不少,要特別保護好自己的背包。這些都需要提前了解,知道要做什麼樣的準備,就可以防患於未然,到了實地後不會手忙腳亂。

03

旅行教會我們的事

去英語國傢旅行,當然也有對於練習外語的考慮。千千、川川雖然上的是公立小學和初中,但他們口語發音很標準,有美式英語的腔調,這得益於從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讓他們參加一些假期夏令營,和當地的孩子一起生活和玩耍。

不用刻意去教什麼,你會發現一個假期下來,他們的腦袋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到非常非常多的語言養料。

有一項語言研究認為,人在13歲之前,可以很容易在一個環境裡學會一門語言,並且像當地人一樣沒有所謂的口音。

所以,我們現在把這個事情重新撿起來,帶他們去多多接觸不同的文化,在裡面浸泡和感受。而且,會一些當地的語言,在旅行的時候也會獲得更多不一樣的體驗。

這就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在做假期規劃時腦袋裡的各種考量,在充滿期待的同時,也想讓孩子不中斷學習,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當然,再完美的計劃也趕不上變化,在各位讀者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們已經面對了旅途中的各種大小狀況,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幾乎沒有任何事情是按計劃來的。

比如,一場大雨讓千千的網球課臨時改了場地,而川川的足球課在沒人通知我們的情況下被取消,我們造訪了3個足球場都沒上到課,最後不得不退費。在異國他鄉,這都是讓人手忙腳亂的狀況。

千千生日那天,我和她大半夜登上遊樂園的超級天空秋千,從不知道離地面多高的地方來了個無敵大鐘擺,讓事後才得知的媽媽直接驚呆!

這些計劃外的經歷帶來了手忙腳亂,但也讓一切都變得很新奇有趣,孩子們在處理問題時也不會有任何抱怨。

這讓我意識到,在一種生活裡待久了,雖然有習慣上的便利,但也容易讓行為僵化,讓小事累積成大事,積攢出壞情緒,反而在新的環境裡,人很容易找回初心,充滿能量地面對各種問題,從而展現出自己的生命力!這大概也是旅行帶來的最大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