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乾隆給紀曉嵐白紙讓他宣讀,紀曉嵐張口,乾隆瞬間龍顏大悅

2024年3月12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清朝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他不僅是乾隆皇帝的心腹,更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璀璨明星——他就是紀曉嵐。1799年的一個不尋常的日子,紀曉嵐在一個國家級的祭祀活動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他展開應該密密麻麻記載着祈雨禱文的卷軸時,眼前卻只是一片空白。在萬眾矚目之下,紀曉嵐將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這張白紙背後隱藏着怎樣的故事?紀曉嵐的機智和才華將如何幫助他挽回局面,又將如何影響他的一生?

文采飛揚的清朝才子

在清朝雍正二年,一個將來的文學巨匠紀曉嵐在河北省滄州市的一個書香門第誕生。紀曉嵐的家族歷史悠久,家風深厚,自高祖紀坤開始,家族成員均以學術見長。紀坤的詩集《花王閣眷稿》在學術界享有盛譽,而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作為康熙年間舉人,他不僅在京城擔任要職,還在雲南姚安府任知府,以考據學聞名於時。

紀曉嵐從小就顯示出過人的才智。四歲開始學習,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被父親所發現。紀曉嵐在家中受到嚴格的教育,不僅學習儒家經典,還涉獵詩詞歌賦。他的父親時常告誡他,「貧莫斷書香」,並強調子弟在讀書之餘,應當了解家事和世事,以便於未來治家理政。紀曉嵐不負期望,七歲時參加童子試,便獲得了「神童」的美譽。他的學問和才華開始在當地小有名氣。

十歲那年,紀曉嵐隨父進京,進入了著名畫家董邦達的門下。在這里,他不僅學習繪畫,還接觸到了更多的文人墨客,廣泛涉獵各種學問。他的父親還特地請來了當時的學士如許南金、李若龍等人,教授紀曉嵐各種學科知識。父親的嚴格教導和各位學者的悉心指導,使紀曉嵐的知識面和才華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紀曉嵐的文才在青年時期開始顯露。他的文章和詩詞開始在學術圈內傳播,受到了學者們的贊賞。特別是他的詩作,不僅結構工整,而且意境深遠,顯示出了不凡的文學造詣。他的名聲逐漸在京城中傳開,開始受到文人雅士的關注。

乾隆十九年,31歲的紀曉嵐走上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中了進士,並被選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在這個清朝最高學府里,紀曉嵐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不僅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更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顯露頭角。他對經典的深入研究,對詩詞的創新解讀,在翰林院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逐漸成為了朝中的風雲人物。

在翰林院期間,紀曉嵐的文采不斷飛揚。他撰寫的奏章、詩文,不僅內容深刻,而且文筆優美,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贊賞。乾隆皇帝經常舉辦文人雅集,紀曉嵐在這些場合中表現出的才智和風度,更是讓乾隆對他刮目相看。

紀曉嵐在朝中的地位逐漸穩固。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化修養使他在處理朝廷事務時遊刃有餘。特別是在他負責的一些文化項目中,紀曉嵐展現出了超群的組織能力和深厚的學術底蘊。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逐漸成為乾隆皇帝身邊不可或缺的顧問和助手。

紀曉嵐的生活不僅是學術和政治的忙碌,也充滿了文化的享受。他熱愛書法和繪畫,經常與當時的文人墨客交流切磋。他的書房內藏書豐富,各種文學作品和歷史典籍琳琅滿目。在閒暇時,紀曉嵐喜歡沉浸在這些書籍中,從中汲取知識和靈感。

然而,紀曉嵐的才華並非一帆風順。他在政治斗爭中也經歷了風風雨雨。由於他直言不諱的性格,有時會與其他朝臣產生摩擦。但紀曉嵐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為權勢所屈,這更加增強了他在文人圈和政壇的威望。

紀曉嵐的一生,是清朝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不僅在文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政治和文化領域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和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後世學者研究的重要資料。紀曉嵐的名字,因其卓越的文學成就和獨特的歷史地位,被永久地鐫刻在了中國文化的寶庫中。

紀曉嵐的性格也極具特色。他既嚴肅認真,又風趣幽默,能在莊重的朝廷議事中穿插機智的評論,又能在文人雅集中以詩詞妙語引人發笑。他的智慧和風度,使他在各種場合中都能遊刃有餘,受到同僚和後人的敬仰。

最終,紀曉嵐不僅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文學家和學者,還成為了一名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祈雨之辭

公元1799年,清朝的帝都再次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田野乾枯,民不聊生。這一年,紀曉嵐已是禮部尚書,掌管着朝廷的禮儀與祭祀。在這個極為重要的職位上,他不僅要處理繁復的官務,更要面對各種突發的國家大事。而那年的旱災,便是一大挑戰。

乾隆皇帝深感民間疾苦,決定親臨天壇,祈求天降甘霖。作為禮部尚書的紀曉嵐,肩負着在祈雨大典上宣讀禱文的重任。禱文,作為祭祀活動的關鍵,不僅承載着對天祈禱的誠意,更體現了朝廷的威儀和民心向背。

然而,就在祈雨大典的前夜,一場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紀曉嵐接到了太常寺卿胡牧亭遞來的禱文。按照慣例,這份禱文應該是經過精心准備,每個字每個句都煞費苦心。然而,當紀曉嵐展開這卷禱文時,只見上面空白一片,沒有任何文字。

圍繞這張白紙,紀曉嵐陷入了沉思。這是何種用意?是胡牧亭的惡作劇,還是更深層次的考驗?紀曉嵐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很快鎮定下來,他知道,此時此刻,他不能有絲毫的慌亂。整個朝廷上下,乃至無數民眾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將進行的祈雨大典上,他不能辜負這份期望。

祈雨大典當日,乾隆皇帝率領文武百官浩浩盪盪出正陽門,前往天壇。大典的氣氛莊重而肅穆,樂隊的樂聲悠揚,官員們的神情嚴肅。紀曉嵐穿着朝服,手握那張空白的紙張,站在祭壇的中央。

緊張的氣氛中,紀曉嵐深吸一口氣,平靜地展開了那張白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宣讀。紀曉嵐的心跳加速,但他的面容卻依然鎮靜如常。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紀曉嵐的心中靈光一現,他決定即興創作禱文。

紀曉嵐清了清嗓子,朗聲宣讀道:「帝曰:咨爾龍,歲大旱,用汝行甘雨,汝其往,欽哉!」這十八字禱文簡潔而莊重,既表達了朝廷對民眾苦難的關懷,又顯現出對自然的敬畏。禱文的每個字,每個句子,都充滿了力量和誠意,仿佛能直達天聽。

紀曉嵐的聲音回盪在天壇之上,穿透了沉重的雲層,直達每一個人的心底。全場陷入了一片肅穆的寂靜,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乾隆皇帝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禱文所打動,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他沒有想到,紀曉嵐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即興創作出如此深刻的禱文。

紀曉嵐這一舉動,不僅展示了他非凡的才智和臨場反應能力,也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學素養和對國家民族的深切關懷。在這個關鍵時刻,他不僅挽救了祈雨大典的尷尬局面,更贏得了乾隆皇帝和朝廷上下的尊敬。

大典結束後,紀曉嵐的禱文被廣為傳頌。許多文人墨客對他的才華贊嘆不已,他的聲望在文化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這次祈雨大典,也成為了紀曉嵐一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從此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影響力日益擴大。

風波過後:紀曉嵐的晚年歲月與《四庫全書

祈雨大典後的紀曉嵐,聲名鵲起,成為了朝中的風雲人物。然而,在波瀾壯闊的清朝末期,即使是如紀曉嵐這樣的才子,也難免會遭遇命運的起伏。不久後,紀曉嵐便捲入了波詭雲譎的政治漩渦,命運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公元1768年,紀曉嵐因涉及「兩淮鹽引案」的泄密事件,被貶至遠離京城的新疆烏魯木齊。在這段艱難歲月中,紀曉嵐的心靈受到了深刻的磨礪。他在被流放的日子裡,不僅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過往,更加深入地研究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在這段看似黯淡的日子裡,紀曉嵐的文學造詣和學術思想卻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提升。

流放期滿後,紀曉嵐得以回到京城,但他的政治生涯已然不復往日的輝煌。然而,他並未因此沉淪,反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學術研究中。此時,乾隆皇帝為紀曉嵐安排了一項重要的任務——編纂《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旨在匯集和整理自先秦清代中期的所有重要文獻。紀曉嵐作為總纂官,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他的廣博學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紀曉嵐領導着一群學者,日夜鑽研,對眾多文獻進行了細致的審閱和分類。

紀曉嵐的領導下,《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不僅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加注重文獻的整理和創新。他的努力,使《四庫全書》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座豐碑,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紀曉嵐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的勞累和歲月的侵蝕,使他的體力日漸衰弱。盡管如此,紀曉嵐仍然堅持着對文化的熱愛和對學問的追求。他的身影常常出現在紫禁城的角落,或是埋首於書堆之間,或是與年輕的學者們討論着學問。

嘉慶年間,紀曉嵐的政治生涯得到了短暫的恢復。他曾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並在1805年被冊封為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等職位。雖然這些職位標志着他的政治地位,但紀曉嵐的心仍舊沉浸在學術研究之中。

紀曉嵐的一生,雖然經歷了起伏,但他始終保持着對文化和學問的熱愛。他的晚年,更多地投入到了對《四庫全書》的編輯和校對工作中。在他的帶領下,《四庫全書》最終成書,成為了中國古代最大規模的文獻匯編工程之一。這部巨著不僅是紀曉嵐晚年的傑作,也是他對中國文化遺產的最大貢獻。

1805年3月14日,紀曉嵐在北京的家中安詳地離世,終年82歲。他的去世,不僅是清朝文壇的一大損失,也標志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嘉慶皇帝對紀曉嵐的逝世深感哀痛,親自撰寫祭文,並賜予他「文達」諡號,以表彰他的學術成就和文化貢獻。

紀曉嵐的一生,既是清朝文人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子。他的才華、智慧和對文化的貢獻,至今仍被後人所銘記和敬仰。紀曉嵐不僅是一個文學家、學者,更是一個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者,他的一生,為中國文化的發展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結語

紀曉嵐的一生,如同他在祈雨大典上展開的那張白紙一樣,充滿了未知與可能。面對空白,他以卓越的才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刻,成為了清朝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

從被貶到新疆的沉淪,到回京城後編纂《四庫全書》的輝煌,紀曉嵐的一生是對傳統文化深刻理解與創新實踐的完美詮釋。他的故事不僅是對個人才華的頌歌,更是對中國古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注腳。紀曉嵐的一生,是一個時代文化的縮影,他的才華和智慧,至今仍激勵着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