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機器人導航精準定位腦出血“堵點”,微創排空血腫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不同於傳統的開顱手術,全新的機器人輔助手術能精準定位顱內病灶的確切位置,切口小,且手術時間短,預計未來會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嘀,嘀,嘀……”伴隨著手術室心臟監測儀的蜂鳴聲,一個手術機器人緩緩地伸出它的機械臂,機械臂內放置著一根直徑不超過4毫米的白色引流管,引流管正通過一個鉆孔,探入一名患者腦內。隨後,醫生借助引流管,用針筒吸出一灘暗紅濃稠的瘀血,正是它壓迫腦神經,加重了這名腦出血患者的病情。

李芬今年61歲,在傢中忽然摔倒後送醫,經檢查確診為小量基底節腦出血,她的腦部左上區域有一塊30ml左右的血腫塊。李芬就醫時意識雖然清楚,但一側手腳明顯無力、發麻,並伴有說話含混不清的情況。經過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手術,李芬腦內的血腫已被順利清除,目前她生理狀態平穩,一側手腳無力情況也已有所改善,講話也清楚了不少。

1月28日,澎湃科技記者觀摩了上述機器人輔助腦血腫清除手術,據手術主刀醫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北部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薑秀峰介紹,不同於傳統的開顱手術,全新的機器人輔助手術能精準定位顱內病灶的確切位置,切口小,手術時間短,預計未來會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李芬術後CT對比圖。澎湃新聞記者 姚易琪 攝

機器人導航,誤差小於1毫米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癥。

薑秀峰表示,腦出血形成的血腫會壓迫正常腦組織造成嚴重損害,有研究指出,腦血腫量是腦出血患者30日死亡率最強預測因子,血腫量大於 30ml與患者不良預後相關,因此大量腦出血患者首選開顱血腫清除術,但對於出血量在10-30ml的患者,其治療方式尚有爭議。

傳統觀點認為,腦出血量在30ml以下的患者,以保守治療為主,比如,服用降低顱內壓的藥物、臥床靜養等,保守治療雖然安全,但治療效果有限,血腫吸收速度緩慢,多遺留偏癱等後遺癥,給傢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若采用手術治療,傳統的開顱手術具有損傷大、時間長、術後並發癥多等劣勢,“所以腦出血量小於30ml的患者時常遊走在‘中間地帶’,到底開不開刀,患者和醫生都很猶豫。”薑秀峰說道。

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解決了開顱手術的弊端。在幾乎不增加額外腦組織損壞的基礎上,精準定位、微創排空腦內血腫,為這類患者帶來代價最小化、獲益最大化的選擇。

薑秀峰比喻,人的大腦就像一個“盲盒”,要找到血腫目標,就需要給大腦設定坐標。首先,醫生要在頭部表面標記數個標記點,接著,將患者的頭部CT掃描數據導入機器人手術計劃系統,再輔以3D結構光全息掃描技術,就可以構畫一張三維立體的“人腦地圖”。

根據這張“地圖”,醫生們可以確定目標靶點,設計引流管穿刺的路徑。以李芬的手術為例,根據她的腦內血腫位置,薑秀峰決定在她的左前額開一個約3厘米的切口。隨後,機器人按照既定方案測算出最佳入顱點,醫生在此鉆孔後,在機械臂引導下置入引流管,並吸出血腫。當天的手術數據顯示,其誤差僅有0.37毫米。

未來應用場景廣泛

據薑秀峰介紹,該技術目前已逐步在各大醫院應用,不過普及率依然有待提高。

薑秀峰表示,患者對微創技術的接受度較高,但設備造價昂貴,另外,有些機器人儀器操作較為繁瑣,對醫生要求較高,增加了技術普及難度。

薑秀峰認為,在設備的進一步完善方面,配套耗材的全面性,以及機械臂的調整速度還可以提升,“目前的引流管和穿刺針的型號還較為單一,後續或許可以根據不同的患者情況,配備不同尺寸的醫療耗材,效果或許會更好。”

在應用場景方面,此微創技術還可以輔助醫生在監護室、CT室,甚至普通病房內開展快速、精準的微創穿刺手術。薑秀峰舉例,帕金森等需要在腦內精準定位治療的病種、胃腸道穿刺、未來大腦深部的腫瘤消融等都可利用這項技術,“它就像一雙眼睛,讓醫生看到那個隱匿在黑暗之中的‘癥結點’。”薑秀峰說。

(文中李芬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