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護耳朵健康,避免聽力受損,做好這幾件小事很有必要

2024年2月5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人們實現對外部環境的感知,主要依靠兩個功能,其一為視力,其二為聽覺。從生理機制來看,聽力是人類唯一無法通過身體主動阻塞的感知能力,而這恰好也能說明,聽覺對於人體而言的重要性。

聽覺是人類享受藝術、認知世界的重要依靠,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年輕人的聽力狀況都不容樂觀。

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人群中,大約有11億人擁有長期不良用耳的習慣,其中還有不少人存在患病風險與聽力損傷。

那麼,在此背景下,科學護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做好這4點,或能遠離耳部疾病發作“陷阱”,耳朵健康、聽力好。

1.註意耳膜健康

人體的聽覺系統較為復雜,來自外界的聲波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轉換,才會被輸送至聽力中樞,變成大腦能夠感知到的“聲音”,在這一路徑中,耳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是耳膜受損,情況較為嚴重的甚至可能面臨永久性失聰。

從目前的臨床研究來看,耳膜受傷的誘因主要有外物傷害與內部炎癥兩種。

前者多出現在民事行為能力不完全的孩童身上,往往需要傢長多加關註;而後者則多與感冒引發的中耳炎有關,所以,若有類似病況出現,大傢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2.盡量避免耳朵進水

雖說耳道與內耳之間的防水性能還不錯,但若總是讓耳道內流入含有病原體與菌落群的水分,那麼同樣會增加外耳道炎癥以及其他病癥的發病風險。

此外,若大傢在遊泳、沐浴等日常行為過程中,發現耳朵內部進水了,並且站起來跳一跳也無法排幹凈耳道的水分,那麼此時切忌自行用硬質物品掏耳朵,以免操作不甚,損傷到內耳與耳膜。

3.警惕藥物副作用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而有不少藥物都對耳朵具有潛在的致病風險。實際上,在二十世紀中晚期,世界各地都曾經有濫用藥物而導致許多兒童聽力喪失的事件發生,盡管在事後這些藥物已經被嚴格限制,但其危害卻無法根除。

就比如慶大黴素、新黴素等藥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可能會對聽力造成不可控的影響。

因此,平時在用藥時,也一定要保持謹慎,如果感到身體出現不適,最好及時停藥,並就醫檢查。

4.避免不科學使用耳機

現代青少年之所以耳疾頻發,與噪音增多以及耳機使用之間往往關聯緊密。無論是汽車、飛機的巨大噪音,還是來自電子設備的勁爆音樂,都可能給耳道造成較大損傷。

目前,世界上較為常見的科學用耳建議是“60,60原則”,即不要長時間在60分貝以上的環境中工作,且每次佩戴入耳式耳機的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

如果在工作中,有使用耳機的需求,那麼不妨挑選骨傳導式耳機,這樣既可以減少外耳道的機械壓力,也不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流。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傢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