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味道丨臘肉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鎮安臘肉,是保留在鎮安西部的傳統食制品。臘肉制作最佳地點是在海拔高度1500米的地區,在石板房和草房中醃制熏制最好,豬肉應該采用本地天然無污染草料圈養、生長周期較長的黑色純種豬肉。

臘肉最早記載見於《易經·噬嗑》《齊民要術·脯臘》,制作歷史悠久。據民國十五年(1926)的《重修鎮安縣志》載:“年節時,傢稍寬裕者,無不宰豬,醃以鹽、熏以煙,即為臘肉。”

鎮安木王臘肉的制作方法是:逢年冬臘月“進九”前後,選用當地圈養的本地黑色三元豬,用鹽、大茴、八角等五香大料粉入缸醃制10天左右,掛之石板房或草房用內,用柏樹疙瘩及以及枝葉、椿樹皮、甘蔗皮,加上硬柴火慢慢熏烤烘幹而成。木王臘肉具有開胃、祛寒、消食、健腎、安神的功能。按照傳統方法,推出的精品菜肴有:豆醬炒臘肉、砧板肉、豆腐乳蒸臘肉、臘肉炒洋芋粉餅子、青椒炒臘肉等。

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高的特點,具有健胃活血、補脾益腎的作用。鎮安木王臘肉中富含磷、鉀、鈉,具有調節脂肪、蛋白質、膽固醇、碳水化合物之效,常食之具有開胃祛寒、健脾強身等多種功能,是深受當地人們喜愛的美食。

來源:鎮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