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價格跌到近年最低,為啥我們還沒“牛肉自由”?

2024年2月5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文|梅姍姍

越臨近春節,菜肉價越高,幾乎是我們已經習慣的“真理”。然而今年卻似乎有些異常。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2024年1月第三周,全國牛肉價格為80.17元/公斤,相比於去年同期下跌9.5%。部分主產省份牛肉價格已經跌破70大關,進入69元/公斤。央視財經說,今年春節牛肉價格可能會降到近幾年來最低。為了一探究竟,我去到北京酒仙橋的一傢菜市場。

“牛肋條啊,37元一斤”,牛肉攤上的大姐告訴我。隻可惜很少去菜場的我,並不知道這價格是多是少。為了參考,我拍了張照給我媽,“這個牛肋條8兩重,你覺得大概多少錢?” “至少45塊錢吧”,我媽按照經驗評估。

倒沒那麼貴,這一條肉花了我32元,老板還附送了一小塊牛油。她大吃一驚:牛肉這麼便宜了?

《手機》劇照

是的,2024年,牛肉罕見地在春節前大降價。但倘若像我這樣不常去菜場,天天隻是吃外賣,沒事兒來碗牛肉拉面,應該根本沒有發現這個現象。甚至,當我問起身邊擁有兩大倉儲超市付費會員卡的朋友,他們近期的買牛肉的價格還是上百,“前天剛買的牛腩,108塊吧好像”。

這也是新聞帶給人的錯位感:很可能是真的,但放大在生活裡,怎麼就是感受不到?

從前的牛肉可沒這麼便宜

對於從小生長在沿海或平原地帶的人,牛肉不算生活的日常。比如我生長的長三角地區,吃牛肉要麼是生病了要滋補,冬天了要貼膘,或者考試滿分比賽拿獎,鐵板牛排館開個葷…… 它通常跟羊肉同時被提及,但比羊肉相對好處理——我至今都記得一年過年,朋友送給我媽一隻內蒙羊腿,她冰箱也放不下,做也不會做,最後轉手送給了我姑媽,我自然是一口也沒吃上。

《桃姐》劇照

但如果給她一塊牛腩,她就可以燉上一份香氣十足的紅燒牛肉:壓力鍋裡逆著紋理切成大塊,加上辣椒八角香葉花椒老抽生抽,再撒上一兩顆冰糖,咕嘟咕嘟上氣之後,空氣裡彌漫的是一種奶油般四溢的香氣。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似乎隻要這棟樓裡有人做紅燒牛肉,整棟樓都能知道。我不止一次的在廚房的附近聞到其他人傢做紅燒牛肉的香氣,那種紅燒微辣的特殊味道,能讓我扒在陽臺聞半天,腦海裡遏制不住的出現香噴噴的面條吸溜畫面。別的菜,比如炒豬肉絲,炒青菜,即便做得頻率更高,就是聞不到。

這大概就是“物以稀為貴”吧。畢竟吃牛肉這件事對全中國絕大部分地方來說,都是非常近代的飲食變革。沿海地區,本身耕地面積少,牛是農耕最重要的工具。養牛成本極高,作為工具自然不可能輕易宰殺;即便是擁有大面積平原的平原地區,能被用以食用的牛也是年老體弱,不適宜耕作的殘次品。英國作傢扶霞在新書《宴請》中解釋,中原地區精耕細作的傳統,使得這裡從未發展出西方吃牛肉,喝牛奶的習慣,而是直接將牛的食物,豆類,發展出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1910年,山東巡撫孫札文在自己上書朝廷的文件裡也寫道“牛牲為力田要需……東西洋人(才)視牛為主要食品 ”。

《紅高粱》劇照

黃河以南,人們吃牛的歷史不過150年,難怪上一代人會有“土豆煮好了,再加牛肉”的美好畫面。牛肉也因稀少,被長輩認定為營養更高的肉中精品,年夜飯桌上永遠有鹵牛腱子的身影;下館子花100多塊錢吃牛排,也沒有人有反對意見。微博上,一個網友吐槽車厘子貴,用的也是“20塊一斤的車厘子怎麼便宜了,40我都能買一斤牛肉了”。無數的細節都在傳遞:豬肉雞肉隻是生活,牛肉羊肉才是精彩。

所以泡面裡從來沒有“豬肉”口味,最火的永遠是畫面僅供參考,味道讓人魂牽夢繞的“紅燒牛肉”。至今我都還會時不時讓我媽給我寄她燉的紅燒牛肉,她總能買到那種帶著奶香味的牛腩肉。每當拆開一袋在傢煮面,就有種回歸小時候最幸福日子的感覺。

漲價積極,降價怎麼從來不積極

明確知道牛肉降價後,我走進了北京一傢著名的牛肉面館。這傢店在大望路一帶開了10多年,門面從來沒有擴張,至今都是老板坐堂。它傢的牛肉面以肉多味足為特色,再加上那勺靈魂辣油,香氣絕了。最初它傢一碗小份牛肉面19塊錢,2020年前後,漲到了21塊錢。當然,那段特殊的時期,牛肉價格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但牛肉跌價後,這裡是否會有不一樣的行動呢?

《歸路》劇照

掃碼下單,取餐。21元的價格紋絲不動,面上的牛肉數量也並沒有因此增加。我問老板“最近牛肉不是降價了麼”,老板笑著先沒說話,然後仿佛自言自語般感慨:“牛肉降價了,你讓房租降降看,我們用的都是好肉,價格不便宜。”

意料之內的答案,意料之內的現象。當然,這不是借機批判,因為幾乎任何一個我們常去光顧的小店,都很少發生過降價的現象。降價出現地如此不頻繁,以至於倘若真降了,我們都會擔心是不是品質出現了問題。

中國各省都有自己的定價目錄,上面嚴格的規定著糧、油、肉、蛋、禽、菜等重要民生商品零售價格進行監測和信息發佈,但隻要經過多道手續的再加工,這個產品就進入了“市場調節價商品”范疇:隻要你願意花這個錢,它自然就願意出這個價。當人們已經習慣了用21元買一碗牛肉面,老板為什麼要降價呢?借助日常零售餐廳來了解市場正在發生什麼不太現實。

《對你的愛很美》劇照

商超不同,它們作為售賣原材料的場所,會需要受到監管。為了規避定價限制,一部分大型倉儲超市選擇了促銷進口牛羊肉——這便是我那持有倉儲超市付費會員卡的朋友們所經歷的。進口牛羊肉視產地不同,進價天差地別,但一致的是,它們不嚴格接受定價監管。部分商傢可能在前期囤了不少進口肉在冷庫裡,或者部分進口商願意花錢營銷宣傳自己,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型倉儲超市鋪天蓋地的進口肉選擇。

“美國牛肉品種多”“澳洲牛肉便宜”,這些廣告概念深入人心。尤其花錢買了會員卡,為了“回本”,很多人幾乎隻在這些平臺購物,99.8元/公斤的澳洲谷飼牛腩似乎成了中產生活的標配,其他的信息,都因被商超篩選了一道,無從得知。

《這個不可以報銷》劇照

中國的牛肉品質從來不差,價格往往跟進口肉持平甚至更便宜,但對於不愛去菜場,從小沒學會砍價的年輕一代,這些成了生活裡接觸不到的信息。菜場那種所有菜肉堆在一起,沒有名字,不明碼標價,隨口報價帶給人的恐懼深入人心,小時候還能呼喚老媽,成年後隻能硬著頭皮當冤大頭。即便有些地方菜場正在自我革新,相對於友好度和親切度滿級的超市,菜場仍然是一個讓人心生畏懼的場所。

於是降價的國產牛肉賣不出去,高價的進口肉讓人舍不得買,擋在中間的不止是價格,還有經年累月建立起來的消費習慣和認知壁壘。牛肉依舊是那個遙遠的存在,隻有在偶爾願意花21元吃一頓牛肉面時,才會想起它細嫩的肌肉纖維和讓人欲罷不能的軟糯。

今年牛肉為什麼會便宜?

話說回來,今年的牛肉為什麼會便宜?過年真的不會漲價麼?仔細調研一番,你會發現答案也頗有玩味之趣。 這背後,是商業資本的博弈,也是市場不理性的延遲反應。

幾年前非洲豬瘟爆發,又碰上疫情,豬肉價格突然高不可攀,農戶見狀紛紛轉行養豬,而後又導致豬肉價格暴跌……牛肉的故事也幾乎相似。從2021年開始,牛肉價格持續走高,使得養牛農戶開始增加自己的育肥牛數量。以2022年數據來看,我國肉牛存欄量已經突破一億頭,年增長率4.1%,成為繼印度、巴西之後,世界上第三大肉牛養殖國。

《此情此刻》劇照

原本農戶的思路是趁著高價賣出,國傢卻同時開放了牛肉進口量。光2023年1月至4月,我國牛肉進口量就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16.3%,而且價格極低,巴西等國傢的肉牛收購價格甚至跌破10元一斤,所以國內農戶不僅高價賣肉的心願沒能實現,進口牛肉的大批量出現也進一步拉低了自己的性價比。

再加上豬肉價格跌破10元一斤,如果牛肉價格維持在40一斤,更不會有人買牛肉了。一切的蝴蝶效應,都迫使牛肉價格一降再降,甚至進入過年都很難漲回來。

對於我們來說,以這樣的價格進入過年,自然是一件好事:紅燒牛肉是必須的,再配上鹵上一大份金錢肚,燉上一大鍋牛棒骨,來份白切牛肋條,用燉煮好的筋頭巴腦下個面,2024的好兆頭好寓意全都集齊在餐桌上……至於這個價格能否延續,暫且按下不表,且吃且珍惜。

你生活的城市,肉價還好麼?

《我的事說來話長》劇照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