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食“豫”:燴面的江湖

2024年2月5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2023年12月14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與方城縣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共建“中國燴面之鄉”戰略合作協議,向方城縣頒授“中國燴面之鄉”匾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河南關於“中國燴面之鄉”的爭論便甚囂塵上。

作為河南美食的資深代表,燴面其實分佈於河南近17萬平方公裡的18個地市的土地上,憑借中正平和的口味、營養豐富的食材,俘獲了一億人的胃。

在面食的世界裡,河南燴面獨樹一幟,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燴面裡,承載著河南人打在DNA裡的味蕾記憶。

每一位遠離傢鄉的遊子,對燴面都毫無抵抗力。而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原兒女,大抵也都會做一頓傢常的燴面。

燴面之源,眾說紛紜

面食是北方人伴隨一生的美食信仰,一天不吃,便無歡樂可言了。但河南燴面起源於何時?又來源於何地呢?

相傳秦王李世民在外領兵打仗時,偶感風寒,落難於一個農戶。這戶人傢拿出自傢養的四不像(麋鹿)來燉湯,並且打算在湯中下面。

但追兵將近,形勢危急,隻好將面團草草扯成面條下鍋。這一鍋情急之下做成的面條,連湯帶水被李世民吃下後,精神大振,寒疾痊愈。

後來,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命人尋訪恩人,並且命禦廚拜師學藝,從此宮廷禦膳上多了一道面食——麒麟面。

因麋鹿稀少,後人便以山羊代替,口感並不亞於麒麟面,於是羊肉燴面便成為宮廷名膳,沿襲下來。

還有一種說法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長垣廚師趙榮光,據說他偏愛面條,但戰爭時期鄭州城經常遭遇空襲,一遇到空襲人們立馬四散而逃,就會剩下飯菜。

而戰時糧食物資也緊缺,趙師傅便想到把剩飯菜加上湯一鍋燴燴再吃,沒想到這樣燴過的面食也別具風味。

有了食客的好評之後,趙師傅便想新招,把加了各種原料的羊肉湯用來煮面,再輔以黃花菜、木耳等配菜,一鍋羊肉燴面就出鍋了。久而久之,羊肉燴面便成了這個店的招牌餐。

除此之外,人們杜撰出來的還有豫籍京官廚子自創說、豫籍羊肉泡饃師傅改造說、慈禧逃難“欽點”美食、張飛行軍生熗扯面等等。

燴面的歷史淵源眾說紛紜,但有一種比較可信,它是來源於古時的餔飥。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哺飥這種技法,“餔飥,捋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捋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也就是將活好的面,每二寸為一小段,用手扯薄撐開,用大火將水燒沸後放鍋裡煮熟。

這種做法較為接近現在燴面的做法,同樣將面分為小段,手勁均勻地扯開,由粗到細,薄而不斷,水開後放鍋裡煮。這樣的扯面要求面要筋道,扯不斷,煮不斷。

雖說傳說中的餔飥沒有實物,但與文字記載相近的燴面卻在中原發揚光大。它根植於河南人的土壤,成為河南重要的地域文化符號,構建了屬於河南人的文化標簽。

會合眾味,派系林立

在河南的面條江湖裡,燴面老大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它以滋補為底色,以較豐富的食材為基礎,試圖給人營養全面的健康飲食。

它是經過人們日積月累研磨出的美味,一種葷、素、湯、菜為一體的河南傳統美食,關鍵在於“燴”。

所謂“燴”,它能融全國各地食材,是集四面八方食材制作的美食;它也能在不同地域做出調整,適應各種人群的口味。因此,經過漫長的發展,呈現出派系林立的特點。

就燴面之城鄭州來說,就分為傳統派、滋補派、三鮮派和咖喱派。

大眾所熟知的傳統類燴面老字號莫過於合記,湯色如金的合記燴面是上世紀90年代來鄭州出差人們的念想,吃完口留餘香。

滋補類的燴面以惠豐源為代表,在傳統羊湯的基礎上加入了黃芪、當歸,湯底多了一層醇醇的藥草香。

蕭記的三線燴面則選擇雞湯、骨湯、羊肉湯三味打底,食材中加了海參、魷魚等海鮮,陸海的鮮味交融,留下不一樣的口味。

上世紀60年代,大量的外來人口湧進鄭州,他們也帶來了咖喱味融合的四廠燴面,喜歡的愛到極致,不喜歡的享受不了。

除了配料口味上的差異,燴面在不同地域在不同手藝下也產生了不一樣的流派燴面。

位於南陽的方城燴面它的配料沒那麼復雜,湯更醇厚,配上大塊的牛羊肉,靈魂在於羊油煉制的辣椒油。在南陽人的朋友圈裡,把這種熗鍋味愛到了極致,一度有了“方城之外無燴面”之說。

開封尉氏的燴面,出挑點在於碗底一定要放芝麻醬和蔥花,燴面的主料面坯是加了雞蛋和鹽的,因此面更為筋道、彈滑。

據說因為羊肉成本較高,漯河的一些飯店便發明了雞丁燴面,這種做法先將雞丁炒熟做鹵,來客時隻需要將面煮好,澆上鹵便好了。

無論是哪一種燴面,都“燴”到了兼收並蓄的意味,將紛繁復雜、多樣的食材中和在一起,構建出大碗裡的“和諧之美”。

它不屬於某一個小的地域,而是中原人在文化碰撞中呈現出來的熱情與智慧。

它在人們的生活記憶裡唇齒留香,也成為一代代人心中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