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蘑菇隱藏王者,連雲南都要敬他三分

2024年2月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東北有哪些看著不起眼,但實際上賊貴的東西?鹿茸、人參、林蛙油?都不是,是東北人自己都經常忽略的——

幹蘑。

東北秋日曬幹的榛蘑。

圖/圖蟲·創意

幹蘑,即曬幹了的蘑菇。東北蘑菇在曬之前沒有經過清洗,曬幹後灰突突的一包,還有菌菇特有的“奇怪”味道,看起來確實不值錢。但隻有東北人知道,幹蘑有多珍貴。假如有東北朋友送給你一袋幹蘑,別看不起眼,那絕對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了。東北蘑菇大多都是山林裡野生的,以小雞燉蘑菇常用的榛蘑為例,這個品種的蘑菇至今無法大量人工培育,曬幹後一斤就要上百元。

但東北蘑菇不止榛蘑,東北森林資源豐富,47.2%的森林覆蓋率,讓東北人能吃到阿爾山的小黃蘑、長白山的松茸,樺樹林下的花臉蘑、柞樹林中的猴頭菇,肥美的牛肝菌、“肉頭”的紅蘑等各式各樣的美味蘑菇。

各式各樣的東北蘑菇。

攝影/Stracy1993

東北蘑菇,是你想象不到的精彩。

小雞燉蘑菇,

燉的到底是什麼蘑菇?

說起東北蘑菇,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約是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是東北蘑菇最出名也最常見的吃法,但小雞燉蘑菇並非一道簡單樸實的菜肴,其實非常豐富有趣。比如在蘑菇的選擇上,你若問東北人小雞燉蘑菇,燉的是什麼蘑菇,就會有好幾種說法。

黑龍江大多用榛蘑,榛蘑菌菇香氣濃鬱,傘蓋口感滑嫩,菌柄略硬但有嚼頭,主要吃菌菇香;遼寧則多用紅蘑,紅蘑口感“肉頭”,比雞肉還香;吉林也有用元蘑來燉小雞的,在吉林元蘑叫做黃蘑,是一種黃色寬大的菌菇,燉起來口感滑嫩。

小雞燉蘑菇,東三省各地的蘑菇選擇各有偏好。

圖/圖蟲·創意

東北人燉小雞,隻用幹蘑來做,一方面因為東北鮮蘑的季節很短,隻能把吃不完的蘑菇曬成幹蘑;另一方面,一些菌菇在幹燥後,除了香味變得濃鬱,還會產生新的鮮味物質,讓口感和味道更上一層樓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東北人是不吃鮮蘑嗎?吃,但吃得並不算多。與雲南不同,東北野生蘑菇集中的上市季節僅在秋季的雨後,再加上東北秋天很短,能大量吃到新鮮蘑菇的日子,滿打滿算可能就隻有一個月的時間。

蘑菇上市季節,吉林市臨江市場裡售賣的蘑菇。

圖/視覺中國

大量的蘑菇怎麼儲存?東北人用上了他們儲存食物的老辦法:做成幹菜。上山采摘下來的新鮮蘑菇要在當天處理掉,先把上面的塵土、松針撿凈,然後把小一點的蘑菇對半撕開,大一些的蘑菇撕成四瓣,穿在線上曬幹。撕開蘑菇的作用,一方面是為了快速曬幹蘑菇,同樣也是為了抖落蘑菇裡可能有的小蟲子。

東北秋天曬蘑菇的場景。

圖/圖蟲·創意

在陽光下晾曬後,每一個蘑菇傘的褶皺裡都充滿了東北秋日溫暖的氣息,足以支撐東北人度過漫長的冬天。當然,除了燉小雞,東北人也經常炒蘑菇來吃,泡發後的蘑菇直接炒土豆片或炒肉片,也不需過多調味,原因很簡單,優質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在東北,沒有一座山不長蘑菇

東北為什麼會有如此豐富的蘑菇種類?答案在廣袤的森林裡。人們對東北地形的印象通常是一望無際東北平原,但包裹著黑土地的,還有以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組成的東北林區,這也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

東北地區現有森林占地面積有6000多萬公頃,占了全國森林總面積的27%,相當於100個上海市的面積。在東北,已知食用菌就有300多種,常見和常食用的大型真菌有150種以上,其中元蘑、榛蘑、猴頭菇因獨特的風味,還被人們稱作東北“三大蘑”

雲霧裡的東北林區。

圖/視覺中國

東北森林面積之大,不同的山脈之間,生長的特色蘑菇也有明顯差異。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有一個不是山卻叫山的地方,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是蒙古語“溫暖而聖潔的泉水”的意思,這裡森林覆蓋率超過64%。

就在這片森林裡,有一種特色蘑菇,叫小黃蘑,顏色鮮黃,外形小巧,正如其名,口感細膩柔軟,還帶有清香。隻可惜阿爾山的小黃蘑隻在初秋那一個月生長,如果有機會在9月底到阿爾山旅遊,迎接你的,除了滿山的黃葉秋景,還有鮮嫩的小黃蘑炒肉。

東北森林裡的野生榆黃蘑。

攝影/常建儒

而在一千多公裡外的長白山,則生長著另一種風格的蘑菇——松茸。松茸,學名松口蘑,因其生長在松櫟等樹林地,菌蕾狀如鹿茸而得名,菌體厚實、肉質鮮嫩,有種獨特的濃鬱香味。在日本,松茸還被奉為“神菌”,隨著一些紀錄片的傳播,也讓松茸成為最近幾年最被熱捧、也最貴的蘑菇品種之一。

松茸,因菌蕾狀如鹿茸而得名。

圖/視覺中國

人們提起松茸,第一時間大多會想起西南的香格裡拉松茸,在中國東北的長白山,也同樣有著美味的松茸,而且長白山松茸是全世界發生期最早的松茸,可以從7月中旬一直吃到9月上旬,甚至可以說,東北人是世界上每年都能第一批享受當年新鮮松茸的人。位於長白山山脈附近的延邊,也是松茸之鄉,松茸產量還曾居全國之冠,在延邊人的手裡,松茸可以做成石鍋飯,可以煮參雞湯、黃牛肉湯,美味至極。

美味的松茸飯。

攝影/朱夢菲

蘑菇的分佈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氣候條件、土壤因子、寄主植物種類等自然因素,也就是說,在東北,即便是同一座山,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樹下面,也都可能長有不同的蘑菇。還是以長白山為例,在海拔500米左右的闊葉林帶,樺樹林、柞樹林、雜木林裡分佈著東北人常吃的花臉蘑、猴頭蘑、榛蘑和牛肝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牛肝菌,東北的牛肝菌品種多以美味牛肝菌為主,個頭極大,傘蓋直徑甚至可以達到20厘米,菌柄粗壯,可以曬幹了吃,但是鮮食口感更佳,肉質肥美,簡單跟辣椒同炒即可

長在長白山闊葉林帶的榛蘑。

圖/視覺中國

往上走是針闊混交林,這裡是蘑菇數量最多的地方,杉樹和松樹下生長著一些更珍貴更稀少的菌菇,靈芝、松茸、松樹傘就生長在這段海拔裡。靈芝和松茸大傢都很熟悉,而松樹傘其實就是紅蘑,顏色艷麗但無毒,很少鮮食,通常都是曬幹了食用,與土豆同炒,比肉還鮮美。

松樹傘,也叫紅蘑,顏色艷麗但無毒。

圖/視覺中國

東北也不隻有森林蘑菇,在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上(這三個草原在地理劃分上屬於東北),還有各種草原蘑菇。在內蒙古的草原蘑菇裡,最好吃的,要數內蒙口蘑(如今也叫蒙古百麗蘑),因是“張傢口運來的蒙古蘑菇”而得名。內蒙口蘑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口感十分脆嫩,十分適合用來炒菜。汪曾祺還曾寫,“我曾親自采到一個白蘑,晾幹了,帶回北京。一個白蘑做了一大碗湯,一傢人都喝了,都說:‘鮮極了!’”

隻可惜如今人們在菜市場買到的口蘑,並不能還原汪曾祺曾體會到的“鮮極了”之感,不是因為物種退化或者人工種植等原因,而是因為如今超市裡的“口蘑”並非真正的蒙古口蘑,其實是一種雙孢蘑菇,因長相類似蒙古口蘑而得名。而真正的中國特有物種蒙古口蘑(蒙古白麗蘑)由於環境破壞和過度采挖,已經被列入二級瀕危保護物種了。

大興安嶺腳下早市兒上的蘑菇。

攝影/黃雪峰

即使最近幾年東北野生蘑菇數量減少,蘑菇的價格也越來越貴,但是東北人還是會在傢中常備當年的新幹蘑,雖然不常吃,可傢裡有,也就有了過冬的底氣。

在東北人的辛勤勞作之下,蘑菇這種美好的秋季山林饋贈,它們的香味可以陪伴人們度過漫長的嚴冬,給予金錢也換不來的舒適與富足。

東北已步入深秋,今年的第一頓蘑菇,你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