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類火鍋食材已被列入“黑名單”,很多人不知道,還在食用

2024年2月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進入大寒,火鍋登場的旺季完全到來,一傢人或一群好友圍坐在一起,火鍋熱氣騰騰,配菜鮮香陣陣,令人食欲大動,火鍋成為聯絡感情、驅散寒氣、滋補身體的不二選擇。

火鍋的歷史,可追溯到古代商周時期,發展至今已傢喻戶曉。國內按地域劃分有聞名的川渝火鍋、北方“涮”系列火鍋,粵派豆撈火鍋等。火鍋原料有禽肉、畜肉、植物及海鮮,這些年又加入各種名目繁多的人工食材。火鍋中的油脂包括清油、牛油、混合油等等。火鍋的組織形式和中餐團結、熱鬧的風格相似,是它風靡全國的重要原因。

對於火鍋愛好者而言,食材、入鍋順序、吃法可能頭頭是道,但多久吃一次、哪些是健康的吃法等,可就眾說紛紜了,有的甚至不太清楚,我們從健康角度來分析一下。

一是火鍋進食時間不能過久。傢常飯菜,在冬季可能半小時就涼透了,一般吃飯也不超半小時。火鍋有了熱力加持,可以適當久一些,但也要控制在90分鐘以內,時間太長,甚至通宵達旦,會使腸胃、膽囊、胰腺得不到休息,容易出現腸胃功能失調、紊亂的問題,引起腹瀉、腹脹或炎癥。

二是食材一定要燙熟。有的火鍋肉菜講究入鍋數秒即撈出,可保持鮮、爽、嫩、彈的口感,如果是放心的食材是可以的,但是火鍋店的肉食、海鮮,不一定處理幹凈,含有寄生蟲殘留、病原微生物等,涮的時間不夠,被蟲害侵入的可能比較大,有的動物內臟涮的時間不夠,風險較高。

三是千萬不要吃太燙了。剛夾出來的美味蘸一下就往嘴裡送,舌頭燙麻了,額頭出汗了,卻大呼過癮,對口腔、食道和胃黏膜的損害較大,火鍋燙過的食材,剛出鍋溫度可達120度,但人的食道、口腔耐受隻有50—55度,一定要晾一會再吃。

四是吃得太飽,吃肉太多。火鍋雖然包含有肉、菜、菌等食材,實際上肉類是大頭,含鮮肉、凍肉、丸子、人工食材等,不知不覺進食了比日常多得多的肉類,出現滯漲、脂肪攝入過多、腸胃負擔加重的問題。

五是喜歡喝火鍋湯底。湯底大多是骨頭湯,久經熬煮,會加入大量的油脂、麻辣或辛辣調味料,在涮食過程中新增大量嘌呤成分,對身體無益。經常喝湯底還會引起高血脂、高血壓、結石等問題,肝臟代謝火鍋濃湯後,會產生一些誘發痛風的成分。

六是調料吃得過多過量。喜歡大量吃芝麻醬、香油、花生油、沙茶醬、海鮮醬、辣椒醬等,追求味覺的刺激,不小心食鹽超標,油脂超標對高血壓、腸胃炎患者並不友好。

另外,火鍋除了選擇湯底,配菜是一個主要內容,除了選擇時鮮蔬菜、新鮮肉類,有4類食材已被列入“黑名單”,一定要慎選。

冷凍魚丸,大多是添加劑 香精調配出來,根本沒有魚肉,且保存時間可能會過久,常吃不利健康。

鴨血、豬血,可能會在血食中充入色素增鮮,或加入淀粉保持形狀,實際上是一個“大雜燴”,食用並不安全,不放心的最好不吃。

冰凍海鮮,海鮮入火鍋,以新鮮的為佳,但火鍋店的海鮮並不保證食材的新鮮度,口感不好,且不夠衛生,易致腹瀉。

白毛肚,毛肚一般是呈灰白色,如果毛肚顏色太過亮白,可能是經過甲醛或其他化工材料泡白處理,食用有較大風險。

火鍋,吃好了,會吃,是一種享受;大量吃,亂吃,可能會吃出毛病。從健康角度考慮,冬季吃火鍋的頻率在一周一次為好,最多不要超過2次,太多會引起上火癥狀,出現潰瘍、疼痛、炎癥等問題,影響健康。

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