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茶|山場貴還是生態貴,三款都有自己想法的肉桂

2024年2月6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原創 Y老師 巖茶教室

▲點上方圖片至二泉吟官方公眾號購買二泉吟泡茶水

Y老師最近看了一本奇書,但是如果知道這本書的作者也不足為奇,超現實主義藝術傢達利寫的一本菜譜《加拉的晚宴》。

書中他將自己各種怪誕的想法註入其中,比如“醬油空氣和雲團”、比如加了生薑粉和辣椒粉的“風流浪子雞尾酒”,聽起來異想天開、實際上也異想天開,但據說按照菜譜做出來的菜不僅可以吃,味道還挺好。

▲《加拉的晚宴》/ 圖片源於網絡

對食材有自己的想法的藝術傢,可以帶我們進入超現實主義的感官盛宴,從視覺到味覺上感受不同食材所碰撞出的奇異世界,而對食材有自己的想法的做茶師傅來說,雖不至於達利的奇幻,卻也可以給足了花樣

從烹飪的手法,到山場的選擇,再到茶園的管理就開始踐行自己對食材的想法。生態茶園在生態管理的基礎上又增加的土著菌和益生菌來提升土壤活性和茶樹根系的健康,在地大物博的馬頭肉桂群中專門挑出了十三棵樹單獨采制……

▲山場主人龔劍晨、鄭旭雍

來自山場主人龔劍晨、鄭旭雍的三泡茶,馬頭巖十三棵肉桂、四角巖肉桂以及雲端草堂生態茶園中的肉桂,三個都有自己想法的桂。

*本茶評均采用二泉吟泡茶水(產品克數以文章內容為準)

2023年馬頭巖十三棵老樹肉桂

見過喝酒上頭,但你見過喝茶也上頭的嗎?

記得第一次喝這款十三棵的時候是和龔劍晨、鄭旭雍一起的。當時剛打開泡袋,龔劍晨一手拿起包裝、一手點點了其中的幾行介紹,起初是笑而不語,轉而慷慨激昂“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這就是十三棵的氣勢,是馬頭巖裡最亮的那顆星星。”

▲生在在巖崖狹縫之中的十三棵茶樹

要說的是,這種激昂的狀態與這泡茶的耐泡度並行的,甚至一直持續到十餘水後的回甘當中。末了末了,馬頭巖十三棵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出場即巔峰”

龔劍晨說自己做這款茶的時候全程下來都是自信,面對好的原料做茶的時候都是亢奮的。在這裡,我們一直討論的工藝和山場孰輕孰重其實就是一個悖論,面對好的原料做茶師傅在工藝處理上都會用心翻倍。

▲山場主人龔劍晨

出於對食材本身的信仰,龔劍晨說從管理到采摘自己都是全程跟蹤下來的,在去年5月2日天大晴的時候,肉桂在中小開面時下午就帶著十幾號的工人采摘。可以說,最好的采摘天氣,最磨性子也是最考驗體力的手工處理都留給它

▲5月2日馬頭十三棵采摘稱茶青 /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早些年,肉桂霸氣和馬頭煞口的高度捆綁,馬肉的風格在市場認知上趨於單一。

肉桂在馬頭巖的種植面積廣,而馬頭巖在Y老師看來更是正巖區域中的山場地貌的風味庫,馬肉的性格,絕沒有你想象中的簡單。

▲在五馬奔槽的三馬和四馬之間的巖坳中一片留叢的老樹肉桂

馬頭十三棵老樹肉桂的山場在五馬奔槽的巖坳處,是馬頭陽光普及度的盲區,僅透光植被葉片等漫射光間接送去溫暖。

與龔劍晨的激昂形成反差,也有慣常認知的馬肉不同的是,十三棵老樹肉桂走的是清雅的路線,面上不動聲色,水裡卻滿是勁道

▲2023年馬頭十三棵幹茶

在工藝風格上,龔劍晨保留了老一輩茶人把茶做熟的工藝特點,在焙火風格上又靈活調整為市場接受度更大的中火程度。

熱杯的幹茶中透出的烘烤味和花香,一眼就給人留下了恬淡的印象。

▲山場主人龔劍晨 /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口下去,是灑上了桂皮、香草粉末的冰淇淋,綿密砂軟的口感,能嘗到熟悉的馬頭帶有顆粒的質感。但接著細嚼,花香中帶著淺淺的霧氣感,氤氳朦朧的劃開在周遭的空氣當中,馬頭,你何時這般清秀了。

▲2023年馬頭十三棵第五水湯色

清秀卻不孤傲,或許是它長年身在山林裡卻緊靠煙火氣的原因,桂皮褪去了新銳,加之周身婉轉的小白花香,在細密的粉感中變得溫潤和熨帖。

比之細節的填充,它更像是畫意的水墨。濃淡就像是皮相,有色彩與質感的協調,對這泡茶來說色彩是帶著灰調的淺粉感,質感上帶著朦朧的霧,鋪面而來的香糯細膩。

▲2023年馬頭十三棵葉底,葉底上起滿了蛤蟆背卻依然鮮活

厚薄更像是骨相,對於老樹來說、同時又深處巖壑之中,湯水的棱角並不銳利,走向圓潤,搭配著溫潤的木質氣息,真“淡妝濃抹總相宜”。

2023年四角巖肉桂

四角巖山場在水簾洞范圍之中,山場從名字上大致畫出它的地貌輪廓,在山坳巖壑中四面被巖崖峭壁圍繞。

▲緊挨著巖壁下的茶園,就是四角巖肉桂山場

從衛星圖上看,又像是隆起的崖壁形成一個四邊形的圖案,四邊形的中心開辟均為茶園。龔劍晨、鄭旭雍所承包的四角巖肉桂就在這個四邊形北面一角。

▲四角巖肉桂山場衛星圖

三面緊挨著崖壁內凹形成一個環狀的半球形,山風回旋其中,加劇巖壁的風化作用,也讓茶園環境更為通透。在半球形的地勢中,有規整的磊石梯段茶園、又有挨著塌落巖石錯落壘起的老茶地。

▲四角巖肉桂生在在磊石夯建的茶地當中

山場主人告訴我們,老茶園磊石除了就地開鑿巖壁取材,而且磊石之間的孔隙密度大,尤其對於多為風化土壤結構中的坡地茶園來說,磊石茶地固土的同時也是留存營養物質讓茶樹根系更好地深入生長。

▲圍繞著一塊塌落的巖石種植的肉桂

這是一片數量在30年左右留叢管理的老樹肉桂,山場主人說環境偏陰的緣故肉桂的葉片都相對較小。

▲四角巖老樹肉桂的葉片

在中火偏上一些的火功下,比起馬肉的俊秀,四角巖肉桂更多的是豐腴

從幹茶清新的果味,到後幾道杯蓋上的藥香,裹攜著花香,透著奶香層層遞進,不同於平常肉桂的霸氣直接明了,卻以飽滿的果味和甜度、點綴絲絲桂皮充盈著口腔。

▲2023年四角巖老樹肉桂幹茶

一入口便是十分的妥帖,茶湯的所到之處把每個味蕾都照顧的恰如其分,溫潤的甜,柔糯的質感,輕輕滑過喉間,恰似傍晚的餘暉慵懶又平靜,所有的美好都在這杯茶湯裡紛至沓來。

▲2023年四角巖老樹肉桂第三水茶湯

不同前幾水的溫和,二水忽然的明朗讓人提了神,略帶膠質感的茶湯在訴說著山場的底蘊,伴隨著甜,帶著點年輪的老樹味,卻不老道,在高溫的浸潤下,熱騰騰的沁涼直奔心尖。

▲2023年四角巖老樹肉桂葉底

當你覺得它尾水將至的時候,不妨試上坐杯一會,有額外的驚喜。

肉桂的本味變得濃鬱,溫厚的茶湯帶著桂味,帶著脾性向口腔鋪散開來,侵襲著每一寸味蕾,不過分張揚,但有態度。

小葉金蟾

2023年雲端草堂生態肉桂

生態化的思路與傳統農業信奉的“簡化、優化”的模式不同,生態化農業更相信自然法的進化推動力,恢復生命純然的多樣性。

▲雲端草堂生態肉桂山場

不同山場有不同適植和生長的草木植被,也造就了環境上的多樣性,與之共生的茶樹也或多或少地帶上了環境上的豐富度。

▲沿途佈滿了青苔和植被枯落物的山場

生態給一泡茶帶來的健康和幹凈之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饋著更為純粹的環境氣息,可以是帶著豐富的純粹、可以是某一特征表現鮮明的純粹。

▲2023年生態肉桂幹茶

對這泡茶來說,就是錘擊口腔的野味,帶著不甘被馴化的苦,索性化的快。這種苦的激發其實也關系著沖泡手法,下午被困意繚繞的Y老師,采用中年糙漢的狠手,於是目的達到了,一口即醒。

▲2023年生態肉桂茶湯

當然若不是為了功能性需求,建議大傢第一水可以稍降一些水溫沖泡,而後再采用用快進快出的手法。你會得到肉桂的刺激、薔薇科植物的花香,溫柔對待會有全面地生態所帶來的豐富回饋。

▲2023年生態肉桂葉底

來自馬頭十三窠肉桂的清透俊秀、四角巖肉桂的溫柔豐腴,生態肉桂的自然野味。

三款肉桂,單喝你會發現桂的獨特,放在一起又能感受桂的豐富,重要的是桂的還很有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