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見兩頭牛打架,讓曹植作詩,不能出現“牛”字,結果流傳千古

2024年2月6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謝靈運一句自誇的話,將曹子建推到了天下才子之首的位置。

即便曹子建才高八鬥,他的一生卻過的十分坎坷。

有人說:曹子建是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弟弟,怎麼會過的不好呢?

曹子建的人生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曹操在世的時候,他作為丞相愛子,是許都風流俊逸的少年郎;一部分是曹操去世後,他作為奪位失敗者,活得戰戰兢兢。

曹操喜愛曹子建的文采,因此對他多有偏愛。但曹操的這份偏愛,助長了和曹丕不和的朝臣的野心,也為曹植埋下了禍患。

作為曹植的同胞兄長,曹丕在文學上頗有建樹,但卻比不上父親和弟弟。

自從長子曹昂在宛城戰死後,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就回了娘傢,與曹操斷絕了關系。曹丕和曹植的母親卞夫人被扶正,兄弟倆成了嫡子。

曹操早年為了培養曹昂,對其他子嗣並沒有投入太多關註,曹丕和曹植在小時候受了很多欺負。

小時候的曹丕總是將弟弟護在身後,為他遮風擋雨。曹植性子太軟,曹丕就必須強硬,隻有這樣他才能護住弟弟。

年幼的曹丕不會想到,未來他會對呵護備至的弟弟舉起屠刀。

曹丕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點是曹昂之死,費心培養的兒子為救自己死了,曹操不得不重新培養繼承人。

曹丕對曹植的嫉妒起源於一篇文章,那是曹操銅雀臺建成的那天。

曹操雖然是一代雄主,但他有個致命的缺點,曹操喜愛美女。當初建銅雀臺,也是為了將天下美女收入囊中。

三國時期美女眾多,最出名的是二喬和甄宓。當時人們稱贊她們:“江東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曹操早就垂涎二喬的美貌,銅雀臺建成之後,曹操專門舉行了慶祝大典。在大典上,曹操讓自己的兒子們當眾比試。

曹丕的文章最先出來,眾人看完後直誇曹丕和曹操相似。曹丕接受眾人的誇獎,內心不禁有些飄飄然。

“兒子寫完了,請父親過目。”曹植的聲音傳來,一下子把曹丕打回了現實。曹操看著曹植的《銅雀臺賦》心情大好,將曹丕的文章晾在了一邊。

曹丕看著被父親扔下的自己的文章,嫉妒扭曲了他的內心,他第一次恨上了自己的弟弟。

眼看在文采上敵不過曹植,曹丕就在政治上使勁鉆研。曹植不知道兄長心中存著和自己較勁的心思,每天隻是讀書遊玩好不熱鬧。

曹操在繼承人的事情上也犯了難,自從曹昂、曹沖早逝後,他最看中的就是曹植、曹丕。曹丕政治手段夠,但是太過心狠手辣;曹植最得他心,但不務正業。

曹操想立曹丕為世子,卻又怕他在自己死後殘害兄弟。可立曹植為世子,他絕對鬥不過曹丕。

曹操思慮良久,還是決定將曹丕立為世子。

在曹操即將下定決心的時候,曹植突然開始進入朝堂,他想和兄長爭奪世子之位。曹植的行為,也是曹操的謀士在身後出謀劃策的原因。

讓曹植沒想到的是,他的後半生會因為這個行為處處受限。

心愛的兒子想上進,曹操非常高興。他對曹植委以重任,希望曹植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可曹植骨子裡的文人書生氣改不了,他依舊每天飲酒作樂,曹操派給他的任務經常完不成。

曹操看在眼裡,對曹植一次次失望。尤其有曹丕在旁邊對比,更顯得曹植行為浪蕩。曹操徹底對曹植死心,將曹丕封了世子。

知道曹丕成了世子,曹植非但沒有沮喪,反而十分高興。

他就像小時候那樣,風風火火進了曹丕的院子向他道喜。曹丕看著這個自小被自己保護的弟弟,內心有了一絲觸動,可一想到他和自己爭奪世子之位,內心卻隻剩下了厭惡。

“以後沒事就不要來找我了,子健,你已經長大了。”

曹植看著兄長臉上的不耐煩,不知道事情怎麼就變成了這樣。明明他們曾經那麼好,為什麼現在要變成這樣呢?

曹植找不出答案,曹丕也不想給他答案。曹植不知道的是,曹丕嫉妒他,嫉妒他光風霽月,自己卻滿心算計。

嫉妒他可以憑文采獲得曹操的寵愛,自己馬上就要得到的世子之位也因他差點失去。曹丕除了嫉妒,還有埋在內心深處的自卑。

明明在幼時是需要自己保護的弟弟,怎麼長大之後要處處和他爭搶呢?

兄弟倆從第一次心中埋下芥蒂開始,就註定他們回不到之前了。

曹操死後,曹丕成了漢朝的丞相魏王。曹丕不想繼續做漢臣,他逼獻帝禪位自立為帝。曹植聽說了獻帝被廢,披麻戴孝為漢朝傷心。

曹丕得知此事後,對曹植更加厭惡。後來曹丕在朝堂上逼曹植作詩,不然就要處死他,曹植悲憤之下寫出《七步詩》,令曹丕無地自容。

《七步詩》之後,曹植以為曹丕會放過自己,可他等來的卻是一次次貶謫。

他們的母親卞太後以命相逼,曹丕沒法殺曹植,卻也不會讓他好過。他把曹植貶的遠遠的還不夠,還經常去看他,防止他在封地做小動作。

有一次曹丕看到兩頭牛打架,就讓曹植在馬走的一百步內作詩,不然就要殺了他。

曹丕為了能名正言順處死曹植,還不許他詩中出現“牛”這個字。

看著曹丕陰險的笑容,曹植終於死心了。他按曹丕的要求做出了詩,也按曹丕的心思做了個紈絝王爺。

曹植身邊一直有曹丕派來監視他的人,曹丕死後,侄子曹叡繼續打壓這個叔叔,曹植在41歲時鬱鬱而終。

雖然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曹植在文學成就上卻是父兄都比不了的,這可能就是有失必有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