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經濟新消費!85度C、肯德基、麥當勞,老人不該隻去免費地方

2024年2月6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註”成為鐵粉,這樣能優先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也便於您參與討論交流,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 來源/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引言:最近上海又火了!但火的不是上海的年輕人,而是上海的一部分老年人。他們學著年輕人的樣子,在面包店裡喝咖啡以及吃面包等,讓人看著就有點“新奇”,但這是在大上海,也就沒有什麼新奇不新奇。

01、上海85度C常被老年人消費

一般喝咖啡、喝飲料配點心的都是年輕人居多,上海的這一傢面包店,叫做85度C,令人很驚奇,很多消費者竟然是老人傢。

這傢店的產品客單價也不貴,不大像上海的消費水平。咖啡99元9杯,一杯下來也就11元,有些下午茶套餐才15元,還真的令人錯愕,上海的物價這麼低的嗎?

但是,倒也算是良心商傢,對於坐很久的老人,哪怕他們消費的不多,還是允許老人在這裡坐很久,有聊傢常,有聊子女,甚至還有組團一起社交。

這場景除了對象,其他和年輕人一樣,隻是年輕人來到一些咖啡店,多半是打開電腦一坐一下午。

這些老人不同,有些可以發呆一下午,數著時間過日子,有些是沒地方可去,這裡老人多,有人陪伴,他們好像也就知足了。

不過倒是很神奇,別的地方的老人傢不是去公園就是去廣場跳舞,這裡晚上也有很多的老人傢在這裡坐著。

這裡不大,不到100平方米,隻有幾張小桌子,就是一般的面包工坊加飲品的店面,沒什麼特別之處,唯一特別的就是很多顧客都是上海本地的老年人。

這裡的顧客,幾乎全是上海本地的老年人。當然也有年輕人,不過年輕人多是在早上消費,一到下午或晚上,這裡就成了老年人的“領地”了。

有網友覺得,這些上海老人們有房子出租每月收租,有退休工資,還有拆遷補償款,花不完的錢,每天就曬曬太陽打打牌,中午找個大食堂,周末找個海宴世傢這種餐廳吃飯,日子也太爽了吧!

你看到的是少部分經濟條件好的 還有大部分經濟並不好的,並不是人人都有拆遷補償,隻不過上海人不管經濟再不好,還是要保持生活的光鮮亮麗,也許在外地人看來是虛榮,其實那是對生活的一種尊重。

確實,經濟環境好點的上海老人,其實也是穿各種大牌以及環遊世界那種,一些經濟條件一般的,其實,沒有多大的主動選擇性。

不過,彭浦新村屬於原來的閘北區,上海經濟靠後的區,都是產業工人的居住地,住在那裡的很多退休工人都隻有一套老工房,哪裡還有多餘的房子出租啊,如果是老靜安的老年人倒是有生活滋潤的那種情況。

其實,不止上海,現在有很多的餐飲店,都是老人傢的集聚地,與其說是不肯走,不如說是消遣時光,腿腳也不方便,又舍不得花大錢去跟團旅遊,傢裡子女要麼去外地打工,很多都是留守老人。

02、肯德基和麥當勞也是老人的久坐之地

現在的麥當勞和肯德基,也是成了很多老人愛去的地方,就像網友說的,廣州的肯德基和麥當勞,也是有很多老年人。

不過這些老人傢大多喜歡在工作日去,對店傢來說其實也挺好,至少營業額有一點,而且年輕人是周末消費多一些,平時工作日除非是閑職,不然哪有去餐飲店一呆一下午。

還有一些老人是因為需要帶孫子、孫女去吃這些漢堡薯條,關鍵是現在的老人對於電子消費也是非常熟練,一點都不輸年輕人,各種手機自助點餐,那都沒有難倒他們。

久而久之,本來是年輕人多一些的這些店,也變成了很多老人傢的“兒童樂園”。

現在的老人已經活成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不是“網癮少年”就是愛吃“垃圾食品”。

如何過好老年的生活,確實也是這屆中年人要思考的問題。

03、海南老人都去老爸茶聚會

不過相比較一線城市的老年人,海南的老年人可能過的比較的愜意。

就像網友說,海南老人都去老爸茶聚會。

海南的老爸茶不是“爸爸泡的茶”也不是“爸爸的店”,道理和“老婆餅”沒有“老婆”一樣。

海南的老人不愛喝咖啡奶茶這些,但愛吃茶點,茶點裡面也有一些糕點之類,而且老爸茶也不貴,每件茶點都是個位數的,吃的時候不用著急,可以坐很久。

在海南,上了年紀的人被叫做“老爸”,所以這種上了年紀愛吃愛喝的茶點也被叫做“老爸茶”。

當然,很多店面都有“老爸茶”,就是茶 三角餾、“嘎夏包”、大包等,不過海南人叫這些糕點

為“果”。

其實海南的老爸茶有點像廣東酒樓的一些早茶。

在廣東很多地方,稍微經濟狀況的都會早早去“飲早茶”,像繁樓、點都德、新海利等一些比較出名的早茶店,也都可以看見很多的老人傢一大早就在喝早茶,當然還有一些老式的酒樓,藏在一些低調的地方,也是有很多老人傢的身影。

04、科技企業應該對老人友善些

根據《2022年度國傢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開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

這個比例很高,除了養老機構,市場對這個銀發群體並未有什麼新的產品研發出來。

畢竟,消費主力都放在一些年輕人以及中年人身上,忽略了老年群體。

不要以為隻有年輕人才會追“網紅”以及上網“沖浪”,其實現在的很多老年人在網上也是有很多的“網紅偶像”,而且很多老年人在抖音看著短視頻進行消費的也是很多。

不止是自己參與短視頻時代,甚至也有很多老人自發成為網紅,就拿“銀發網紅”“我是田姥姥”來說,截至2023年年底,她的粉絲數量超過了3500萬,而其中,60歲以上的粉絲超過400萬,而且還不止這一位老網紅,還有20來位老網紅。

根據中移智庫發佈的《中國銀發群體大數據洞察報告》公開數據顯示,老年人使用各種手機應用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也就是手機APP這些系統軟件,比如地圖導航、短視頻、資訊、購物類,在2023年滲透率超過了55%。

但是,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是,應用市場很多APP比較復雜化,比如字太小,或者沒有民族語言等,一些老人一般都會本地語言,他們需要子女去教他們。

經常是等子女回傢,有些手機軟件使用問題才能得到解決,那如果子女不回傢,就隻能尋求鄰居或者一些年輕人的幫助。

所以,老人在學習新技術上是比年輕人要難很多,而很多電子產品,很少會顧及到使用者是老年群體,沒多少貼心的界面設計。

眼下,老年人口這麼多,銀發經濟確實是蓄勢以待,該提上日程了!哪怕是數字化時代,也應該對老人要友好一些吧!

而且,其實很多老年人是有一些經濟能力的,比如退休金,比如子女給的贍養費,老了就想過的舒心一點,年輕時候不敢吃的,舍不得買的,老了之後還舍不得那不是很可惜嗎?

當然,也有一部分傳統的老人,手機還是使用的老年人,因為科技企業越發展,就越沒有把銀發群體考慮在技術的研發范疇中,所以科技企業還是對銀發群體稍微友善一些吧!

現在的消費方式都是線上消費比較多,哪怕是線下的實體店,很多都是二維碼的形式,這對很多老年人來說,他們很多用的老年機。多研發一些合適的科技新品針對年人使用!

05、老年人不應該隻去免費的公園廣場

銀發經濟的吃喝住行!除了科技是塊短板外,新型消費場所也要多開一些給老年群體吧?

在老年群體的眼中,這些年輕化的店,其實別的場所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們去,多少會有一些異樣的目光,顯得好像老人傢就不能來一樣。

其實在他們眼裡,純粹就是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而且也沒有明令禁止說老年人不能來這些地方“久坐”,而且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美德。

他們也有年輕人的社交需求,在這些地方可以享受養老退休生活,可以認識新朋友。

就像網友說的,你在上海的星巴克,也可以見到很多老人。

所以,到底是老人真的無處可去?還是一些網紅店就隻針對年輕人而開設?因為老年人消費不高,翻臺率也不高嗎?

現在的老人還不算多,等我們這一屆中青一代老了之後呢?有什麼地方可以供我們一日復一日的消遣,畢竟旅遊也不能一年365天天天在外面旅遊吧?

除了養老院,也許一些商傢需要想想,在“年邁的客人”這塊可否挖掘一些新的商機?實現雙向共贏。老年人不應該隻有免費的公園,免費的廣場,除了這些地方,那麼多地兒,卻無處可去,無處可消費。

你覺得針對老年人群體經常去這些年輕人消費的店,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或者你有什麼想法,覺得市場是否應該給老年人一席之地呢?請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評論。

由於平臺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點贊、評論、分享、收藏),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優先收到更多好文推送@首席商業智慧